基于产业融合的新农村景观生态规划
——以重庆种苗科技城为例

2016-10-10 05:16
关键词:规划区种苗绿化

娄 娟

(1.重庆文理学院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8; 2.重庆文理学院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 重庆 永川 402168)



基于产业融合的新农村景观生态规划
——以重庆种苗科技城为例

娄娟1,2

(1.重庆文理学院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永川402168; 2.重庆文理学院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 重庆永川402168)

在“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的前提下对重庆种苗科技城进行调研和论证,提炼出了种苗科技城的“三级形象”规划理念,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种苗科技城进行景观规划,旨在创造新型的基于产业融合的新农村景观,为今后农业园区的建设提供参考.

产业融合;景观规划;种苗科技城

1 重庆种苗科技城项目概况

重庆种苗科技城规划区域地处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新建村,紧邻重庆至泸州公路,距成渝高速公路永川出口15 km,距重庆主城区约75 min车程,交通便捷.规划区位于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新建村港桥大道五间段,东以圣水河为自然界限,北以现代农业园区上游路为界,南以圣水河为界,西以现有至朱沱方向的市政道路为界.规划区域总面积约100 hm2(1 500亩).规划范围内有王家石坝、上游村等,住户约110户,常住人口约600人, 2010年人均收入低于永川区平均水平,总体经济形态属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区域内传统农业特色鲜明,气温、雨水、土壤等资源适合农业发展,地形、地貌、水利等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吻合.

2 种苗科技城规划理念和总体定位

2.1规划理念

种苗科技城的规划理念为:秉承独有特色,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确保特色植物种植服务的科技含量,积淀特色植物产业文化形成独特文化品质,建成一流特色植物生态农业休闲体验园.

2.2总体定位

2.2.1功能定位

为了贯彻科技创新的理念,种苗科技城园区功能定位为:构建现代种苗科技研发中心、现代种苗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现代种苗产业展示区、现代种苗技能培训与物流基地、现代生态体验区、新农村幸福家园示范区(如图1所示).

2.2.2市场定位

(1)以科技创新为竞争力的特色种苗产业中高端苗木市场

重庆种苗市场与周边省市比较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特色种苗高端市场的培育更是前景广阔.种苗科技城的市场竞争力源于科技创新与占领特色植物种苗市场的独有性,因此将其市场定位在特色植物产业中高端种苗市场,保持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

(2)特色植物生态体验市场

种苗科技城顺应主题化生态农业体验这一市场发展趋势,开发特色植物生态农业体验市场,打造生态体验高品质产品.

图1 总平面图

3 种苗科技城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

3.1一体化产业布局

种苗科技城采取产学研用一体化布局,将现代种苗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展示、技能培训与物流、生态休闲体验、新农村幸福家园示范等功能设施合理布局在规划区,最大限度地利用园区空间关系高效组织产业发展各项活动,同时兼顾物流、交通、观景、休闲体验和新农村建设等要求.

种苗科技城采用“一带两轴五片区” 的布局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

图2 景观结构图

一带:海清湖——圣水河滨水景观带—天沛湖生态景观林带

“一带”为规划区东部边界区域.东部边界区域主要为名优水果种植林带,种植特色名优水果,起到边界绿色防护屏障、名优果木涵养、果木衍生产品储备等作用.

东部边界区域靠圣水河,主要为生态防护基础园林带和特色植物绿色景观林带.以圣水河为界,规划区内25 m宽边界带,种植高大的银杏、桂花、香樟.其余地块种植景观效果突出的大型珍稀植物.

两轴:纵向主轴、横向主轴

以西主出入口和科研区为基点,构成规划区纵向主视线轴.视线主轴贯穿东西两个区域,使整个规划区景观透视确定了基准坐标,并与周边环境形成较好的视觉效果.纵向主轴为规划区景观视线主通道,布局核心区、生态休闲体验建筑等.轴线两边相对平衡地布局其他功能区.以现代农业生态区景观大道为界的南出入口、科研区和西侧水体为基点,并与纵向主轴几乎垂直相交,形成横向轴线.建成特色植物绿色生态防护林带,并以此为轴线南北两侧均衡分布各功能片区.

五片区:5个功能片区

产学研用5个功能片区包含科技创新与技能培训区、产业展示区、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生态体验区、新农村建设幸福家园示范区等.

3.2功能分区

种苗科技城共分为5个功能片区.

3.2.1科技创新与技能培训区

主要功能为规划区核心功能布局片区,集成办公、科研、教学、辅助设施、园区形象塑造及种子资源基因库等功能.

3.2.2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

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位于科技创新与技能培训区周边.主要功能是完成植物种苗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3.2.3产业展示区

在规划区域横向轴线东侧,除科技创新与技能培训区和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外,剩余地块主要用于规划种苗产业展示片区.其主要功能为展示植物种苗科技创新方面的成果,为科研、教学、种苗推广应用、科普教育、观光体验提供样本和环境.

3.2.4生态体验区

规划建设生态体验区,位于规划区北部区域和科技创新与技能培训区后侧.主要功能是提供生态体验、科普教育等.

3.2.5新农村建设幸福家园示范区

规划新农村建设幸福家园示范区(含公共设施)1处,位于规划区内永川朱沱方向市政道路旁.其主要功能为通过种苗科技城产业发展,带动当地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科技致富及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

4 种苗科技城的用地规划

种苗科技城用地规划按照农业园区用地标准,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合理规划.其中绿地占地60﹪,面积最大,充分遵循农业、旅游业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生态种苗科技城.为了园区灌溉,在充分利用原有水体的基础上建设了圣水河天然河道、天沛湖、海清湖等湿地景观,用地面积约为8.121 hm2,如表1所示.

表1 规划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5 种苗科技城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景观绿化

5.1景观绿化

种苗科技城的整个规划区划分为植物种植区域绿化、行道与规划区边界绿化、广场与建筑物周边绿化、景观绿化等4种类别,实施一定的绿化植被提升.通过不同树种的搭配产生四季不同季相的变化,营造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绿地规划图

5.1.1植物种植区域绿化

满足规划区内特色植物成果转化与展示等功能分区要求,按植物类别分类种植或间种以达到绿化效果.植物种植区域绿化服从科研、生产需要,同时兼顾景观审美要求.

5.1.2行道与规划区边界绿化

以规划区特色植物种类为主,选用高大乔木绿化行道两侧和规划区边界.如樟树、桂花、玉兰、银杏、蓝花楹、栾树、红榕、速生桉等.其间可间种慈竹、小叶榕、果木等,如图4所示.

图4 种苗科技城景观鸟瞰图

5.1.3广场与建筑物周边绿化

广场与建筑物周边绿化确保景观视线通畅和建筑物采光需要,采用乔灌草搭配,并选用分时分季花木配植.

5.1.4景观绿化

在生态休闲体验区、天沛湖周边、生态湿地、植物涵养区、圣水河水岸等景观区,选择株型、色彩、高低、花型、花期等各异的特色植物绿化配景.

5.2生态环境规划

根据规划区资源和环境的有关属性和价值,遵循完整性、真实性和适宜性原则,采取分区保护措施,妥善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确保规划区可持续发展.规划区环境保护分区划定为生态保育区、水域控制区.

5.2.1生态保育区

保护范围:除功能划分为开发用地外,整个规划区域其余部分均为生态保育区.

保护措施:通过种植特色植物、名优果木实现区内突出保护的目的.规划要求基本保护地形、地貌和山林景观的整体完美,保持天际线的自然形态.以恢复植被、涵养水土、维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制定早期预警系统以检测生态特征变化并对其采取行动.

5.2.2水域控制区

保护范围:主要以圣水河生态环境保护为对象,同时兼顾其他人工水体的保护.

保护措施:保证游人亲水机会的同时控制污染水体,增加水体溶解氧,保持水质.对圣水河进行定期水质监测.各功能区产生的污水需进行污水处理达标后方能进行排放.对固体垃圾进行搜集运至规划区外专用垃圾场处理,确保区内的河流水质不受到污染.

6 结语

重庆市种苗科技城是现代种苗科研生产与生态园林相互融合的建设项目,是现代农业“产、学、研、用”的综合项目,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生态规划的典型.园区设计理念及景观实施以不破坏现有环境为基础,以实现助农增收为目标,是新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善项目区和周边村民居住条件,增加项目区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提高村民幸福指数,对项目区及周边区域发展有带动作用.

[1]李宾,张象枢. 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研究[J]. 生态经济,2012(4):77-79.

[2]黄莉. 浅析台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经验及其启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1):17-20.

[3]秦晓薇,朱天舒. 韩国新村运动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之比较[J]. 学术交流, 2012(7):81-84.

[4]时玉芹, 陈东田,高燕青,等. 产业链支撑下的山地农业园规划研究——以淄博聚相山农业园规划为例[J]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936-940.

[5]王丽,冯维波. 山地传统民居经济功能提升及路径选择——以中山镇龙塘村为例[J]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2):15-17.

[6]王京鹏. “农业—教育—经济”视角下的都市农业示范园的规划与设计 [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3):87-92.

[7]卓美行.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沈阳:东北农业大学,2012.

(责任编辑穆刚)

New r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 based on industry integration——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city seed technology

LOU Juan1,2

(1. Department of Forestry and Life Scienc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8, China;2.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8, China)

Under the premise of mutual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the article extracted the “three images” planning concepts by full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 and planed the landscape to Chongqing 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theory. The article aimed at creating a new typ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of new rural landscape, and provided certain significances for the future of Agriculture Park’s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integration; landscape planning; 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2016-01-10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课题: 基于产业融合的新农村景观生态补偿设计的研究与探索(KJ121212).

娄娟(1981—),女, 河南新乡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方面的研究.

X321

A

1673-8004(2016)05-0088-05

猜你喜欢
规划区种苗绿化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研究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塞罕坝林场森林草原生态保护规划探讨
城市规划区内涵的演进及其多元化解构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要点研究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