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现状分析

2016-10-11 07:23甘琼童斌张胜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4007湖北省武汉中学4006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5806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市州体育考试分值

甘琼童斌张胜(.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4007;.湖北省武汉中学,4006;.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5806)

湖北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现状分析

甘琼1童斌2张胜3
(1.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430071;2.湖北省武汉中学,430062;3.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518106)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体育中考”)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具体要求,本研究报告依据原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1997]1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等一系列体育中考的相关政策,对湖北省13个市、州2015年体育中考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为湖北省改革完善体育中考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体育中考内容设置

(一)各地体育中考内容结构

通过对表1《2015年湖北省各市州体育中考内容汇总表》分析,湖北省2015年各市州体育中考内容的结构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现场测试得分作为体育中考成绩;二是现场测试得分加过程性评价,综合评定体育中考成绩;三是现场测试得分作为体育中考成绩,过程性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各地体育中考将现场测试得分作为体育中考成绩的有襄阳市、宜昌市、黄冈市、荆州市、孝感市、十堰市、荆门市、黄石市、潜江市、江汉油田等10个市州,占比76.9%;将现场测试得分加过程性评价综合评定体育中考成绩的有武汉市、仙桃市等2个市州,占比15.4%;将现场测试得分作为体育中考成绩,过程性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有咸宁市,占比7.7%。说明目前绝大多数市州以现场测试成绩作为体育中考成绩,只有少数市州将过程性评价纳入中考总分。

(二)各地现场测试项目设置

各市州现场测试项目设置有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1000m跑(男)/800m跑(女)、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握力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足球运球(男)/篮球运球(女)等10个项目。涵盖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四类,设置频数排列前三的项目为1000m(男)/800m(女)跑(占比100%)、1分钟跳绳(占比76.9%)和坐位体前屈(占比69.2%),有8个市州(61.5%)的现场测试项目由各项身体素质组成,说明目前各市州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评价。而大多数市州未设置运动技能项目的测试,只有江汉油田设置了运动技能类项目,占比7.7%。各市州现场测试项目数量为3~5项,大多数的市州现场测试为3个项目。

二、体育中考分值权重

(一)各地体育中考分值权重

湖北省各市州体育中考分值区间设置在20~40分。其中黄冈市、荆州市、十堰市、黄石市、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等7个市州中考体育的分值设置为40分,占比53.8%;襄阳市、孝感市、荆门市、武汉市等4个市州中考体育的分值设置为30分,占比30.8%;咸宁市为25分,宜昌市为20分,两个市州占比15.4%。

表1 2015年湖北省各市州体育中考内容汇总 单位:分

武汉市、仙桃市2个市州将现场测试与过程性评价分值一并计入中考体育总分,现场测试和过程评价各占15分,其过程性评价与现场测试的权重各为50%。咸宁市将现场测试得分作为体育中考成绩计入升学总分,过程性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其现场测试权重占62.5%,过程性评价的权重占37.5%。

(二)各地测试项目分值权重

各市州现场测试项目的分值权重分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其测试各项目的分值权重相同,有武汉市,荆州市,江汉油田等3个市州;另一种是其测试各项目的分值权重有所区别,有襄阳市等10个市州。通过分析,大多数市州设立分值、权重的顺序为,身体素质权重〉身体机能权重〉身体形态权重,而在身体素质的权重分配中,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13个市州的现场测试项目全部设置了1000m跑(男)/800m跑(女),分值区间为0~5分,权重区间为25%~50%,在各市州测试项目中分值和权重排列第一。其中权重达到50%的有5个市州,有10个市州的1000m跑(男)/800m跑(女)的权重大于各地测试项目平均权重,有3个市州1000m(男)/800m(女)跑的权重等于其平均权重。

以上分析说明,在我国青少年耐力素质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湖北省各地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耐力素质。设置了“身高标准体重”项目的3个市州,分值区间为3~10分,权重区间为10%~25%,有两个市州的权重小于其平均权重,1个市州的权重与平均权重相等。由于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先天遗传、营养、生活环境等,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情况,所以大多数市州对“身高标准体重”项目持谨慎态度。

三、体育中考评分标准

(一)各地体育中考评分标准

各地体育中考评分标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初三年级的评分标准作为本地体育中考评分标准,有江汉油田、宜昌市、仙桃市、荆门市、十堰市等5个市州,占比38.5%。第二种是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初三年级的评分标准,结合本地初中学生的总体水平,自行制订了本地体育中考评分标准,有武汉市、潜江市、咸宁市、黄石市、黄冈市、孝感市等6个市州,占比46.2%。荆州和襄阳2个市州未提供成绩评价标准。

表2 各地体育中考分值权重统计

表3 各市州自定测试项目满分率、优秀率、合格率、不及格率情况

(二)各地体育中考评分标准分析

6 个自行制订体育中考评分标准的市州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初三年级的评分标准。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分析,6个自行制订本地体育中考评分标准市州的满分标准取值区间为:1000m跑(男)在75~94分,800m跑(女)在75~94分;1分钟跳绳(男)在81~96分,1分钟跳绳(女)在81~96分;坐位体前屈(男)在78~96分,坐位体前屈(女)78~96分;立定跳远(男)、(女)均为96分。表明各市州下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满分标准的幅度差异较大。

四、体育中考成绩运用

(一)各地体育中考占中考总分权重

各地中考总分区间为510~740,体育中考分值区间为20~40分(见表2),12个(荆门市缺数据)市州中,体育中考分值权重区间为3.6%~6.3%,超过5%的有8个市州,占比66.7%;低于5%的有4个市州,占比33.3%。依据《教育部印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基[1999]5号)“体育考试分数一般应为中考总分的5%”,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的要求,表明湖北省部分市州体育中考占中考分值权重偏低。

(二)各地体育中考成绩运用分析

各地体育中考“满分率”区间在8.2%~71.7%,“优秀率”区间在22.7%~97.4%,“合格率”区间在89.4%~99.9%,“不及格率”区间在0.1%~10.6%(见表3)。在9个提供体育中考成绩“优秀率”数据分析的市州中,有5个市州的“优秀率”超过90%,占比55.6%。在6个提供体育中考成绩“满分率”数据分析的市州中,有4个市州的“满分率”超过50%,占比66.7%。这说明:一方面可能是学生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取得体育中考优秀成绩;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各市州降低评分标准幅度较大,导致满分率、优秀率过高。同时,也显示湖北省各地体育中考评价标准差异性较大。

五、对体育中考工作的建议

(一)对2015年体育中考的总体评价

湖北省各市、州以国家、湖北省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主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结合各地学校体育工作实际,考虑测试项目的操作性,便于考试的组织管理和考试评价标准的统一量化而组织开展体育中考。各市州体育中考基本能够体现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但也显现出体育中考占中考总分的分值权重偏低;测试项目较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展示;部分市州评分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比下调幅度过大,导致满分率、优秀率过高;绝大多数市州未实施学生体育学习过程性评价,不利于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各市州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评价,但未设置运动技能项目的测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生运动技能等问题。

(二)对体育中考工作的建议

1.加大体育中考分值权重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提出的“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以及《教育部印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基[1999]5号)“体育考试分数一般应为中考总分的5%”等有关要求。湖北省各地现行体育考试分值设定区间为20至40分,目前各省、市体育考试分值大多设置在45分~60分。表明湖北省体育中考分值权重偏低,应增加体育考试分值权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坚持过程评价与目标考试的结合

根据《教育部印发<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基[1999]5号)“要严格体育课的考勤制度,积极试行将体育课成绩和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计入体育考试总分,折合分数建议占体育考试成绩总分的40~60%,具体分值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以及《教育部关于认真做好200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教体艺[2004]1号)提出的“要积极推行将初中学生平时的体育课成绩和参加体育锻炼情况按一定比例计入体育考试总分的做法,以此推动初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的要求。目前,绝大多数省、市坚持将统一体育现场考试与学生平时体育学习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体育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而湖北省只有武汉市、仙桃市实施了体育中考过程性评价与现场统一测试的结合。建议湖北省体育中考明确“将体育考试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与学生日常锻炼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办法,并进一步加强对过程性评价的管理,使体育考试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

3.设立学生兴趣特长选考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按照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提出的“为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各地要采取建立题库的方法实施考试。每次考试项目不超过三项,但要设立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以及《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基[2000]10号)“体育应着重考核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锻炼习惯、一定的锻炼技能。考核项目的设置应给学生留有选择余地,标准要合理”的要求。建议湖北省体育考试应设置项目题库提供学生选项考试,一方面有利于改善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体育教学应试现象;二是有利于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使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4.增加运动技能类项目考试

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考试项目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主要依据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以反映体育学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目前,湖北省只有江汉油田将反映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项目设置在体育考试中,外省市绝大多数省份将运动技能设置为体育考试内容。因此建议湖北省体育中考改革应将运动技能纳入到体育考试内容,并供学生选考。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二是有利于学校坚持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完成《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初中生体育学习的基本目标。

5.坚持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明确指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湖北省各地现行体育中考评分标准中大部分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且各地下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满分标准的幅度差异较大,部分市州的“优秀率”超过90%,满分率在50%以上。目前外省市绝大多数是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体育考试标准。建议明确湖北省体育中考评价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予以评价。

6.坚持考试项目简便易操作原则

针对体育考试规模大、开放程度高、组织工作复杂等特点,按照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提出的“选择可量化、易于操作的项目”的要求。湖北省应在认真总结各地现行体育考试项目,并参考外省市体育考试项目设置情况,外省市考试项目以身体素质项目和运动技能为主,身体素质项目设置频数排列前几位的项目分别是1000m跑(男生)、800m跑(女生)、立定跳远、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男)、1分钟跳绳、仰卧起坐(女)和50m跑;运动技能项目设置频数排列前四位的是篮球、足球、排球和游泳。按照简便易行,易操作的原则建立考试内容题库。同时,鉴于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先天遗传、营养、生活环境等,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情况,建议将身体形态类测试内容安排在平时考核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实施。

甘琼,湖北省教学研究室体育与健康教研员,湖北大学专业硕士兼职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和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事。

猜你喜欢
市州体育考试分值
第15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五人操成套难度动作分析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2017:市州报社长在谋划什么?
宜春市推进中考体育考试改革
第一次体育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