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门山三坝乡林盘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探索

2016-10-14 06:23薛飞党安荣朱战强杨锐
风景园林 2016年5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景观规划景观

薛飞 党安荣 朱战强* 杨锐

成都龙门山三坝乡林盘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探索

薛飞党安荣朱战强* 杨锐

将地理信息与空间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地理设计理念为乡村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探索该理念对乡村景观规划的适用性与优缺点,本文利用了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多尺度空间分析和多景观要素分析的方法,将量化的信息与规划的空间紧密结合。通过对地理信息的整合处理,提取出了林盘样本场地的量化特征以指导规划;确定了研究对象在集水单元与汇水区两个尺度的边界;综合叠加了“山水林田路居”六项景观规划要素。规划过程显示,以地理设计理念展开的多尺度、多景观要素的空间分析可以对信息少、面域大、边界复杂、地理环境有特色的乡村地区展开更加深入的规划研究,对我国类型多样的乡村规划提供更广泛的规划支持。但地理设计理念的多情境管理、循环评价等内容亟需在乡村规划中配合开展参与式规划以发挥其优势。

景观规划;地理设计;乡村景观;景观要素;林盘

修回日期:2016-04-17

1 引言

地理设计(Geo Design)的理念自诞生以来便具有很强的面向应用的生命力[1],逐渐被应用于诸多类型的研究与实践当中。但现阶段,无论是国际还是在我国,利用地理设计理念尝试进行乡村规划,尤其是山区乡村景观规划领域的研究和案例都比较少。将地理数据信息与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支持乡村规划的研究也比较缺乏。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极速发展,乡村的景观面貌、人口规模、生产生活方式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乡村规划在这一挑战中亟需将多领域的知识以及优秀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应用起来,以促进对乡村的合理保护与发展。

地理设计是一种设计和规划方法[2],它将多类型的规划设计内容与地理环境信息融合,并将系统性的量化与模拟同规划设计的创作进行耦合[2、3]。在规划设计领域的技术方面属于新兴的方向。该名词最早在2008年美国举办的“地理信息系统和设计中的空间概念会议”中被明确提出[4]。近年来有大量新的研究和成果出现在地理设计的前沿,例如新的软件和插件,多专业融合的工作平台,规划设计模型,参与式规划设计服务平台,教学等[5、6]。正如美国ESRI总裁杰克•丹哲芒(Jack Dangermond)所言,“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需要一种常规化和标准化的过程、整合所有的数据类型、使视觉叠图的操作向真正的空间分析进展”[5]。此外,地理设计还可以贯穿规划设计项目的始终,包括:项目概念建立,基地分析,规划和预测,诊断,方案比较,影响模拟及评价和技术、政治、社会要素的综合决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6]。可见,我国多种类型的规划设计可以尝试地理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展开地理信息与规划设计结合的研究与应用。

在诸多关注于我国乡村景观的研究中如:哈尼梯田、皖南古村以及川西林盘[7]等,都明确指出其景观特征源自不同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因为乡村是最能够体现人类在自然地理条件下,在“生存、生产、生活、生态”方面的一种适时适地,人地和谐的景观[8]。正因为自然地理特征与乡村各方面的重要联系,所以有必要将地理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乡村景观规划中。我国乡村类型众多,分布广泛,地理情况各不相同,所以非常适宜利用该方法依据大量科学的地理信息在研究和实际操作层面进行探索。

本研究尝试通过将地理设计的理念与多尺度、多景观要素的空间分析结合,在地理信息技术的平台下,对成都西部龙门山浅地区的林盘乡村规划进行研究探索。目的是为了解地理设计在乡村景观规划中应用的适用性与优缺点,以提高结合地理信息新技术对当前乡村景观规划的支持。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的龙门山浅山地带,是成都市大邑县江镇下游的三坝乡范围。坝子在当地方言中意为平地,三坝也就是三块由河流冲击形成的适宜居住和耕种的平地。该地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浅山区乡村地带,平坝周边山地起伏,江蜿蜒流淌,自然景观优美。随着公路交通和2008年地震灾后建设的投入,村庄发展逐渐贴近公路,严重影响县区的交通安全以及江流域的自然生态景观。

通过对规划问题的分析,结合区位和旅游特色,规划定位了将乡村规划与当地特有的林盘乡村景观结合,为三坝乡提供分散而聚集的空间规划策略。川西林盘是指由农家居住院落与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以及外围农田耕地所构成的聚居及劳作场所,其基本单元由宅地和林园组成,呈分散分布的方式,形式上属于典型的自然村落[7、9]。通过对林盘乡村景观的建设,可以为该地区乡村规划带来旅游发展,生态农业,交通安全,景观提升等多项利好。此外,由于当地乡村缺乏规划资料,所以准确的地域面积、空间边界等信息均需借助于地理信息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2.2研究方法

2.2.1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多尺度林盘景观要素空间分析方法

为了对三坝乡进行适宜当地的乡村景观规划,本研究利用了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多尺度空间分析方法。在三坝乡下游区域选取当地典型的林盘乡村景观空间进行了两个尺度的林盘特征分析。并对林盘样本区和样本场地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量化计算与整理,以指导乡村景观规划。该研究过程借助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绘图软件AutoCAD进行多个尺度的分析与绘图,收集整理了量化的空间信息。

杨锐 / 1965年生/ 男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4)YANG Rui, who was born in 1965, is a Professor, Ph.D. supervisor and the Chai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i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2.2.2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景观要素空间分析方法

因为乡村规划的内容与城市规划不同,需要更多注重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生产生活现状。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整理,本研究选取了“山、水、林、田、路、居”六类乡村景观要素进行基于地理设计的多尺度空间分析。并以这六项景观要素作为三坝乡乡村规划的线索,提出结合地理信息数据的规划方案构思。规划设计过程在两个尺度展开,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完成。

3 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多尺度空间分析

3.1尺度一林盘样本区空间分析

为了选取当地最为典型且临近的林盘乡村景观样本区,本研究在三坝乡下游东南15~45 km位置选取了大邑县江和斜江两河流间的灌溉区作为最为接近规划场地的林盘空间分析样本区,对林盘乡村景观进行空间分析(图1)。利用当地提供的土地利用资料,结合Landsat5和谷歌地球遥感影像数据,配合分类和解译方法,提取出了林盘的分布和位置。在166km2范围内,去除200m2以下和30 000m2以上的建设用地斑块,得出共计6 019个林盘对象,计算出该地区林盘建设用地的平均面积为3 804m2,林盘密度为36.2个/km2。通过对样本区内林盘的统计分析发现,三类林盘的面积相对比较集中。分别为:小型0~500m2,中型500~3 000m2,大型3 000~30 000m2,其中中型林盘数量最多。这对乡村规划中居住建设用地组团的面积分级有帮助,也对现有规划只注重大林盘忽略中小林盘有一定借鉴意义。

3.2尺度二林盘样本场地空间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样本区内典型林盘聚落详细的空间位置关系,需要选取与研究对象特征相似的林盘聚落样本场地,进行景观要素空间分析和信息提取。通过解译谷歌地球高清卫星影像的方法,选取与规划场地外部特征相似的位于大邑县安仁古镇以北一处具有单一水渠约2km2的范围作为林盘研究样本场地。通过对水系、间距、建筑数量、林宅面积比例、斑块分级和面积6项指标的详细分析(图2),得出指导三坝乡林盘景观规划的6项林盘景观要素空间特征。

(1)林盘水系特征:

林盘一般多在河流相对直缓的位置形成近水林盘,在河道分叉的地方也会形成林盘。少量林盘跨越河道(占比2/16),个别林盘内有池塘水体(占比1/16)。规划中可以结合该特征,注重林盘与河流和池塘空间位置的规划设计。

(2)林盘距离特征:

通过逐个计算林盘建设用地形心之间的距离,得出诸多林盘之间的平均距离为:223m(存在卫星影像和解译误差)。新规划林盘之间的距离可以参考以200m左右为距离为宜。

(3)林盘建筑数量特征;

通过分析林盘内建筑的数量,得出单个林盘内建筑数量为:3~53个。林盘内部建筑平均数量为18个。新规划林盘内建筑物数量和户数可参考以上数据进行控制。

Linpan Rural Landscape Elements Analysis (The Figure shows the following six analyses of the features in Linpan rural landscape sample site: 1 water system, 2 Linpan

distance, 3 building quantity, 4 ratio between forest and buildings, 5 level of the Linpan patches, 6 Linpan area)

(4)林盘比例特征:

通过计算林盘中建筑面积与林面积的比率得出在林盘中的林宅面积比值约为1:2.6。该数值可以指导新林盘建设中林地面积和建筑占地面积的比例设定。

(5)林盘分级特征;

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该样地内共拥有16个林盘,其中小型林盘8个(面积0~500m2,户数小于5户),中型林盘11个(面积500~3 000m2,户数5~10户),大型林盘5个(面积3 000~30 000m2,户数大于10户),没有独户林盘。此外还有多个无建筑的独立林地斑块,面积约为200m2左右。规划中应注重小林盘和小林地斑块在林盘乡村景观中的数量和空间联系。

(6)林盘面积特征

通过统计林盘建设用地的面积。其中最大的面积为:9 868m2,最小面积为:416m2,平均面积为2 542m2。结合在样本区计算得出的平均面积为3 804m2,可以指导新林盘的规划面积为2 000至4 000m2左右为宜。

4 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景观要素空间分析

4.1尺度一规划研究区景观要素空间分析

4.1.1研究边界的确定

由于研究对象三坝乡地处浅山区,相关详细的规划资料较为缺乏,研究边界、规划边界并不清晰。虽然这为规划研究、调研和具体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但是这也说明了乡村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一些差别。本研究通过对大邑县高程地理信息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经水文流域计算得出了大邑县境内江流域区三坝乡所在的集水区分布。通过分水线的位置,划分出了相对清晰的研究边界,而且这一边界从生态学研究角度来看,具有相对独立的集水区及生态单元特征。

4.1.2景观要素的提取与分析

通过对研究边界集水区内“山水林田路居”,6项景观要素的地理信息和空间分析,利用ArcMap 9.2制图得出6项要素在集水区范围内的景观要素分析图(图 3)。

研究区地处浅山区,具有明显的西高东低,从山区变为平原的高程过度特征(图3-a)。水要素方面,江水系自西向东蜿蜒而下,由于小型水利设施的存在,对现状水量有较大影响。此外,保护上游的河床、河滩以及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对集水区的生态安全非常重要(图3-b)。研究区内林地分布集中在山区,为山区带来了良好的景观和生态背景,平原区相对缺乏较大面积的林地景观要素(图3-c)。农田在研究区主要分布在浅山区和接近浅山区的平原地带,农田景观在山区可以结合山林形成独特的山林乡村景观(图3-d)。道路在山区和平原区都较为密集分布,沿着江水系的道路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连线还是该地区重要的景观路线(图3-e)。整个集水区内的集体建设用地比较分散,沿河沿路而建,具有很强的线状聚集特征(图3-f)。

以上分析建立在地理设计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应用基础之上,有利于对乡村景观规划的准确定位。综合“山水林田路居”6项景观要素在集水区尺度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针对三坝乡规划的指导内容:

(1)集水单元内高程、坡度、坡向变化复杂,可利用的建设用地十分有限,但是在三坝乡地区集中了较为完整的建设用地,发展潜力相对较大。

(2)三坝乡的农业在集水区的上游占很大比重,乡村景观旅游和乡村农业生产需要并重,应鼓励生态农业,减少对下游的面源污染,是本区域的规划重点。

表1 规划区景观要素现状分析与规划策略汇总表Tab. 1 Existing landscape elements with strategy analysis on Planning Area

(3)三坝乡在旅游产业的协调关系中,通过沿河道路的连接,处于山区和平原区以及旅游景点的中间位置。这为开发三坝乡村旅游,连接旅游专线确定了乡村特色林盘景观的规划定位。

(4)三坝乡位于该集水单元内的上游部分,在生态安全和环境协调的关系上,其土地利用,水土保持,以及农业生态等都会对下游产生影响。

4.2尺度二规划范围景观要素分析

在规划研究区的基础上,通过尺度下推(Down Scaling)的方式对集水区进行细分。以山脊分水线划分出较小的与三坝乡面域更为接近也便于规划操作的汇水区作为具体乡村景观规划区。该范围面积为6.5km2,利用高程资料和遥感影像(三坝乡谷歌地球仅显示为30m中分影像)的现状解译,利用地理设计的基础数据并通过对“山水林田路居”6项景观要素的提取,形成基于地理信息规划的现状分析和规划策略(表1)。

5 结合地理设计理念与景观要素分析的规划

通过以上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多尺度、多景观要素的空间分析,可以获取大量规划范围的地理数据及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结合当地特有的林盘乡村景观特征,并利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景观格局指导三坝乡的乡村景观要素规划。将这些景观要素的规划图与现状图进行对比叠图可以发现,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乡村景观规划在内容、深度、量化和生态与景观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规划支持作用(图4)。

6 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通过对三坝乡林盘乡村景观的规划研究,以地理设计理念和景观要素分析相结合的乡村景观规划,可以对现有资料缺、信息少、面域大、边界不明晰、地形地貌复杂的乡村地区开展规划研究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地理设计理念对于乡村规划在多尺度空间分析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结合景观要素空间分析,可以直接提取对乡村景观规划有价值的信息,并综合进行空间与量化分析。其优点包括,将地理数据信息整合,多专业知识融合,多尺度分析,便于开放数据与规划工作的对接等。缺点包括,对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地理设计有一定要求,多格式数据间转换相对比较复杂。数据源的不足是乡村地区应用地理设计的挑战。此外,由于规划过程和数据等原因,地理设计中依据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多方案比较、多情境管理及循环评价的重要内容,亟需在乡村规划中配合参与式规划展开,来发挥地理设计的优势。

6.2讨论

因为“地理设计以科学管理和改变地理环境为重要目标,其落实必须制定具体的规划策略,并将策略与地理要素的实际空间分布挂钩”[10]。所以本研究结合了地理设计理念在数据、信息和科学分析方面的特征,对乡村景观在量化分析及多尺度、多景观要素的空间分析方面进行了规划研究探索。地理设计理念的多尺度空间研究也支持了规划方案的信度,可以将地理学知识和相关多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此外,在数据的获取和尺度推移方面,地理设计显示了以往规划方法与技术平台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软件在规划方面相比AutoCAD平台具有更强大和深入的分析能力。

但是由于乡村规划的项目一般规模小、投入少、现场调研往往时间短暂,此外村民认知和规划体系差距较为明显。所以需要更多的现场工作和乡村社区工作协调才有可能逐步展开参与式规划。我国当前乡村中,村民随着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等靠要”思想严重,对规划调研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是,地理设计的平台有潜力对以社会学为代表的多专业参与的规划,以及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规划提供支持。在参与式规划、多情境管理和循证评价等地理设计的优势方面,乡村规划和城市规划面临相似的困难,在当前亟需逐步开展相关研究和工作,这也是地理设计对规划支持的巨大潜力。

6.3研究的限制

史提芬•欧文(Stephen Ervin)提出地理设计具有“复杂性、计算、合作参与”三个重要特征。本研究针对前两个特征进行了探索,但是在“合作参与”方面因为时间和过程的限制还未展开。研究中发现,地理设计在信息平台搭建,多专业多方合作方面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如果与当前的移动互联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联系,有潜力为我国乡村中村民共谋共建的参与式规划提供技术支持。此外,数据的不足对地理设计方法在规划过程的实践效果是最为基本的限制条件。

6.4研究的展望

地理设计与乡村规划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的研究和应用潜力。尤其在地理环境情况复杂,研究边界不清晰以及多尺度规划方面为乡村地区的大型和中型尺度的景观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地理设计可以使用现有和潜在的开放数据服务于乡村规划。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多尺度空间分析和景观要素空间分析,也可以应用于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复杂且景观类型多样的乡村景观规划。同时,随着开放地理数据与信息的增多,地理设计在风景园林学中的应用前景将更为巨大。

注释:

图2底图为谷歌地球影像,表1“图片及影像”列的第2、3、4张图片改绘自谷歌地球图片,其余图片及照片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

(References):

[1]党安荣,李娟,陈介山.地理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 2014,(10):5-8.

Dang Anrong, Li Juan, Chen, Jieshan. Research Progress of GeoDesign Application in Planning and Design[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4,(10):5-8.

[2] Steinitz C. A Framework for Geodesign: Changing Geography by Design[M]. Redlands, California: Esri Press,2012.

[3]陈介山,党安荣,许怀群.地理设计方法在无锡地铁概念性规划中的应用[J].风景园林, 2015,(3):24-30.

Chen, Jieshan, Dang Anrong, Xu, Huaiqun.The Application of Geodesign in Wuxi Railway Conceptual Planning[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5,(3):24-30.

[4]杨言生,李迪华.地理设计:概念方法与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 2013,(1):94-97.

Yang Yansheng, Li Dihua. GeoDesign: Concepts,Technology and Practices[J].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2013,(1):94-97.

[5]马劲武. 2015地理设计峰会综述[J].风景园林,2015,(3):16-17.

Ma Jinwu. 2015 Geodesign Summit Review [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5,(3):16-17.

[6]Campagna M, Matta A. Geo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sustainable spatial planning: a Geodesign approach to local land-use planning[J].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 AND GEOINFORM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RSCY2014),2014,9229(92290T).

[7]薛飞,朱战强.川西林盘文化景观保护研究[J].中国园林,2013,(11):25-29.

Xue, Fei, Zhu, Zhanqiang. The Research of Linpan Culture Landscape Conservation[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3,(11):25-29.

[8]杨锐.境其地——风景园林学范畴伦: 明日的风景园林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2013:59-68.

Yang, Rui. Jing-Qi-Di Categorie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nder Chinese Language Contex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Tomorrow international Forum Proceedings, [C]. 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2013:59-68.

[9]郑建刚,朱鸿伟.关于对川西农村林盘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2):71-74.

Zheng Jiangang, Zhu, Hongwei.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for Chuan Xi Linpan Villag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J]. Zhong Gong Chengdu Dang Wei Xue Bao, 2008,(2):71-74.

[10]马琦伟,刘溪.地理设计视角下的空间管制规划与应用——以张家界市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3):281-289.

Ma, Qiwei, Liu, Xi. A New Attempt of Spati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Desig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Geographical Unit in Zhangjiajie[J].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15,(3):281-289.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Research on the Sanba Village in Chengdu Longmen Mountain

XUE FeiDANG An-rongZHU Zhan-qiangYANG Rui

Geo Design brings a new research approach for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and 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in rural planning,our research examines the method of multi-scale and multi-factors landscape elements analyzing, which are based on the Geo Design approach. At the same time,the methods combine the quantitative geo-information with the physical planning spaces. Both the sample Linpan landscape features and multi-scale research boundaries are achieved by the GIS analysis. Six landscape element layers (mountain, water system, forest, farmland, road system and settlements) are mapped and integrated. They provide the possibility of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target area and planning object. The conclusion shows the advantages of the Geo Design in rural areas, which has limited of planning information, huge area (including mountains) as well as, the inexplicit planning and research boundaries. Geo Design would obtain open geo-science data for both further rural planning research and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pplications.

Landscape Planning; Geo Design; R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Elements; Linpan Rural Landscap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277):“无定河流域典型村落文化景观演化机制研究”

TU986

A

1673-1530(2016)05-0106-08

10.14085/j.fjyl.2016.05.0106.08

2016-03-25

邮箱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zhuzhq@ gmail.com

薛飞 /1980年生/男 /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生(北京100084)

XUE Fei, who was born in 1980, is a Registered Architect (Grade I), Registered Urban Planner and he is also holds a Ph.D. candidate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党安荣 /1964年生/ 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4)

DANG An-rong, who was born in 1964, is a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i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朱战强 /1979年生/男/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综合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广州 510275)

ZHU Zhan-qiang, who was born in 1979,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at Center of integra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alysis in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Fund Item: Supported by “Research on the Typical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in Wuding River Basi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378277)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景观规划景观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城市景观规划中地域性文化元素的设计与应用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乡村规划专家研讨会
《景观平面图》
别让乡村规划变成简单的山寨城市规划
城乡空间统筹规划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