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呼唤工匠精神

2016-10-17 11:43朱婷
江西教育B 2016年7期
关键词:洪都江西省境界

朱婷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不朽之作《人间词话》中曾用形象的比喻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我认为“为师”也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把教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为经验型教师;第二种境界,把教书当成一份追求的事业,是为事业型教师;第三种境界,把教书当成生命存在的态度,是为研究型教师。

处在世纪之端的我们肩负着继往开来、教书育人的重任,如何为师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人重点思考的问题,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应该是每位为师者的终极目标。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我们的产品就是学生,如何让学生卓越,如何让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工作焕发光彩,课题研究就是很好的手段!每位教师都应有课题意识,都应坚持进行课题研究,小到解决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大到助力学校的发展,每位教师都应努力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就一直做课题,大到教育部的国家级课题(获教育部课题成果一等奖),小到个人小课题,工作20年,就研究了20年,我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成长,也深深地体会到做研究型教师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一、选题——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常常有人问:怎样选课题?什么样的课题是好课题?我想说,基于自我发展的需要,不跟风、不随波逐流,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课题就是好课题。课题的选择可以是问题导向式的,你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选择它作为课题来推进。

洪都小学全省内涵式发展优秀课题——“开发航空航天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的研究与实验”就源于学校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只可以用规模大校来形容,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在一校一品的大背景下,学校也开始了内涵发展的深刻思考。如何找准特色,打响品牌呢?我们想到了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来助推学校发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选题上颇费了一番功夫。实践证明:选题很准,方向很正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洪都小学创办于1952年,原隶属中航工业洪都集团,原名320厂子弟小学。60多年的航空文化积淀,赋予了洪都小学独特的地域文化——航空航天文化。洪都小学的孩子从小听着飞机的轰鸣声长大,父母都在航空战线上辛勤耕耘,这样的文化背景,长期熏陶着他们,提炼航空航天文化,有机地融合在校本课程当中,能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热爱航空,立志蓝天的远大志向。为此我们提出了“开发航空航天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的研究与实验”研究主题,确立了蓝梦文化办学特色,开发了航空校本课程,经过扎实而富有成效的研究,收获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实验基地”,被评为江西省优秀课题;学校因卓有成效的办学,成为全国科技体育传统学校、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示范学校、全国特色学校、江西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江西省实施素质教育示范校、江西省首批义务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体育项目(航模、足球)传统学校、江西省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南昌市文化魅力校园、南昌市名校等。航空校本课程教材《航空梦 飞无垠》获得全国、全省多项大奖:2011年获全国校本教材评选三等奖(全国等级奖共5个)和唯一一个最佳表现形式奖。2012年参加第一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获二等奖,也是江西省唯一一件获奖作品。2013年参加由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校本教材评选获一等奖。2013年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评选,获一等奖。2015年获江西省百门出彩课程一等奖。

二、研究——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确立研究课题后,如何有效开展研究呢?研究中常常存在热热闹闹开题,草草率率结题,纸对纸、空对空的现象。做课题就要做真课题,要真真正正地促进教育教学,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洪都小学“开发航空航天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的研究与实验”的课题研究,经历了如下阶段:

第一阶段:成立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了以课题主持人刘红英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员由教导处主任、学管处主任和任课教师构成。教导处:负责课程方案的落实和实施以及日常教学管理与评价。学管处:负责课程延伸部分的活动设计和组织。任课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阶段:进行顶层设计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课题研究的整体架构和课题具体实施。学校界定了蓝梦文化的内涵,梳理了办学体系,进行了课程总体规划,制订了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总方案,涵盖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纲要、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

1.阐释蓝梦文化

2.梳理办学体系

3.优化学校课程

第三阶段:建设课程资源

1.建设无声课程资源——打造立体化、具象化的蓝梦校园

校园就是无边际的讲台,是无声的、立体的教科书,我们着力打造了具有蓝梦特色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浸润在航空文化之中,潜移默化接受航空文化的熏陶。

2.建设有声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及教师用书

校本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是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组织了一批骨干教师成立校本课程研发团队,负责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从对洪都集团的厂史及主要产品的了解到资料的搜集再到资料的筛选,从编写体例到呈现方式,采用使用和编写同步的方法,完成了4册校本教材《航空梦 飞无垠》、4册教师用书及2本配套读物的编写工作。

面对全新的课程,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建设的精髓,学校同步编写了课程内容标准及教师用书,加深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解决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完善了课程资源。endprint

猜你喜欢
洪都江西省境界
模拟成真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让文化根植于企业发展沃土中
——航空工业洪都文化建设回眸
李克强考察航空工业洪都
风雨无阻 洪都逐冠 2018CSR中国汽车短道拉力锦标赛南昌湾里站顺利落幕
打造中航工业学习样板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