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课改

2016-10-17 02:32马得清
江西教育B 2016年7期
关键词:供给新课改教学方式

马得清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先生说:“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程改革和教学变革密不可分,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然而,在新课改进行了十几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是否需要一场深度课改,以此来推动教学多方面发生更大的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自从推行新课改至今,新课改成了我们年年都学习、讨论、实践和总结的话题。事实上,虽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新课改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认识和成功的经验,在某些方面为深度课改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新课改已进入到需要深度变革的阶段。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到,一场有温度和有深度的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纵使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还是让教学回归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意识、态度和思想看课改,就是回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原点。而从学生主体出发的深度课改,是有温度和有深度的改革。也就是说,课改要有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意识和思想,要把学生的今天和明天放在首位。这样,课堂教学中人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凸显出来。

要“更有温度和有深度”,就是要我们的眼里完全有人,要把着眼点始终放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这个原点上,要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完全转变,要吸引教育以外的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深度课改。

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改要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有对深度课改所需要的方方面面资源的创造性整合、全方位供给和教学实践支持,否则,我们的新课改依然会徘徊在浅层次的探索中,难以深入下去。深度课改,离不开理论认识资源的供给,离不开教育改革配套资源的供给。假若唯分数评价方式不变,假若一卷定终身不变,深度课改仍然会遭到阻遏。

推动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度课改最缺乏的是什么?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吗?其实,我们真正缺乏的是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供给。例如,学生选择性学习所需要的走班制,就需要学校去行政化而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就需要学校重建课程结构并革新教学方式;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个性化学习,就需要相应的课程供给,就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支持;学生对多种职业的学习需求,就需要职业教育做出深度变革;学生对网络化学习的需要,要求政府和学校共建优质网络教室等。

深度课改和深度学习都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客观需要,需要多方面的制度支持和资源供给。有了多方面的支持和资源供给,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需求及创新发展的需要,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新课改才能完全围绕着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润物细无声地丰富学生的素养。这样,“教就是为了不教”这一理想的教学境界才有可能达到,教育改革才能借课程改革,成功到达彼岸。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供给新课改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