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016-10-18 13:54钟雪萍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16期
关键词:笔者互联网+班级

钟雪萍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浙江 嘉兴 314051)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钟雪萍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浙江 嘉兴314051)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文章从“互联网+”个性化学习、创新作业形式、展示学习平台、转变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利用互联网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的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互联网;自主学习

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性质和联系。”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在线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打破了传统的以学校、教室为界限的学习空间,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无时空疆界的自主语言学习环境。在学习资源如此便捷获得的“互联网+”时代,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真实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一、“互联网+”个性化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互联网打破了以教师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学由师生互动走向生生互动、人机互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更多机会。更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方式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增强学习自觉性和创造力。学生刚进入初中,无论对于学习环境,还是学习内容都有着一定的新鲜感,也满怀着学习热情。作为初中英语教师,非常清楚初中英语学习内容增多,学习难度加大,如何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为弥补教科书有限的文本材料,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听读材料,搭建交流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以下网络资源,进行有趣、有效地个性化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载APP英语学习软件,如“英语流利说”训练英语口语;访问英语学习网站,如“Englishclub”、“大耳朵英语”、“可可英语”等;阅读英语电子杂志,如“二十一世纪报”等;下载英语学习视频,如通过“优酷”、“youtube”等获取丰富的学习视频;参加网络听课学习,如名师在线课堂等;下载电子词典等学习工具,如“有道词典”等。下面是班级学生小余同学利用“有道词典”的学习感悟点滴:“我经常会在网易有道词典里学习英语,有一些不会的单词可在里面查,并记住;我有时会在里面看一档栏目叫《老外看东西》,是一档用英语交流的栏目,会教观众一些单词或词组,也有一些口语交际,可以帮助我提高英语。”

二、“互联网+”创新作业,创设语言环境

为什么中国学生花大量时间学英语,真正要进行英语交际时,却难于启齿。西方有些国家的学生从中学才开始学英语,为什么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本国语一样自然娴熟?主要原因是他们随时随地处于英语语言环境中:电台节目、电视节目、学校教育、街头广告……。语言习得需要语言环境。中国学生除了在校每天40分钟的英语课堂,课外几乎接触不到英语环境。背课文、默词汇、做练习等传统的英语作业既不受学生欢迎,也是低效的、机械的英语学习方式。为创设积极的语言学习环境,笔者利用网络技术,创新作业形式,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自主学唱英文歌曲

英语歌曲的学唱可以从简单的儿歌到经典歌曲和最新排行榜歌曲。儿歌易学易唱,但只有少数几首迎合初中学生的口味。经典和流行歌曲,从歌曲创作背景的了解到真正学会,对于词汇量有限的初中学生来说需要一至两周。为了鼓励学生学唱英文歌曲,笔者每两周在班级QQ群上传一首英文歌曲,学生可以在家自行学唱,学唱后可在班级群中分享。有一名家长在班级群里分享说:我们家孩子唱中文歌曲五音不全,现在对英语歌曲这么感兴趣,唱得还这么投入,不知老师使了什么法子。

2.看电影,写影评

看电影也是学语言的好方法。然而,电影看一遍不可能学会其中的语言。所以笔者每一个月会选取一部电影上传到班级QQ群,或者让学生在QQ群分享自己喜爱的英文电影。要求学生在每个周末至少看两遍,一个月下来,学生至少看了8遍。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从故事情节、演员、音乐、文化等方面进行描述,表达自己的感悟,可长可短,重在积累。这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了英语,也充实了学生的闲暇生活。下面是班级学生小石同学分享看电影学英语的点滴感悟:“我觉得歌曲和电影能增加我对英语的兴趣,但是电影比歌曲更为重要,电影可以积累平时的生活用语,适用于口语交际,在了解电影情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英文来猜测英文,也可以培养语感。”

图1 笔者邮箱里收到的影评作业若干记录

3.搜集英语国家背景知识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本内容,拓展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了解,笔者在布置预习作业时,经常会让学生通过Internet搜集英语国家的地理、文化、历史等相关背景知识。如在教授外研版八上Module 11Way of life一课时,笔者拓展了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学习,让学生课外搜集相关文字或视频材料,然后在班级QQ群中分享,选择了一个视频在课堂上分享,并让学生进行了模拟表演。上完这一课后,学生不仅了解了西方文化,更是接受了一次礼仪教育,在食堂用餐时的说话声音也更小了,餐桌卫生也不用人为管理了,平时的行为举止也更具“绅士风度”了。

4.编辑生活素材为学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现在的教材中,许多话题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材源于生活提供了便捷和技术支撑。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才能真正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源于学生生活的学材让英语学习充满生活情趣,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有一种开口表达的欲望和冲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经常让学生拍摄生活素材,并用英语进行描述,上传到班级QQ群分享。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还增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情趣,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激发了学习热情。如,在教授八下Module 6 Hobbies这一课时,学生拍摄并编辑了各自兴趣特长项目的表演视频,有玩魔方、变魔术、弹钢琴、吹笛子、集邮、集门票、剪纸、素描等,并用英语介绍了发展兴趣特长缘由、所花时间、收获、感悟等情况。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提高了孩子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又让班级的全体家长和学生了解了不同孩子的个性特长和家庭教育氛围,增强了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意识。

5.双基落实网络化

为更好地巩固课内所学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笔者经常将课后习题和相关资料整理上传到班级网站或QQ群,学生们放学回家也能在网上学习和作业,如:课堂上没时间完成的听力训练题、练习试卷的答案、语法讲解的微视频……,让学生可以在家里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和理解能力,反复学习,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效果。此外,任教的2014级学生从七年级开始使用了“口语100”英语学习网站(http://www.kouyu100.com),学生可以在家通过该英语学习网站训练朗读、听力,完成单词默写自我检测,进行《新概念英语》等拓展性阅读,收效极佳。另外,本学期还尝试使用了“句酷”作文批改网,学生在该网站注册后,在网上提交作文,“句酷”平台可以自行对学生提交的作文进行批改,学生可根据网络批改情况,进行反复修改,多次提交。这不仅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也让学生在快速批改反馈中,学会自主修正错误,巩固了基础知识,提升了写作水平。

三、“互联网+”展示平台,增强学习成就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合作中获得新知,提升能力。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操作获得知识。”互联网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课内外参与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为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每周笔者会选取一段或一篇短文,让学生在一周内抽时间把朗读录音发给笔者,每个周末把由学生评委评出的“十佳最优美英语”的录音分享到班级QQ群。这样的方式不仅帮助孩子们练习了发音的正确性和流利性,练习了连读、弱读等语音要素,还培养了他们开口的习惯。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经常把优秀的作文上传到QQ群,让学生批改点评。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会把作文分享到群里,供同学们一起点评修改。同样,有时学生会在群里“秀”生活趣事,聊生活感悟,虽然中英文相夹,至少他们还是尽可能在努力用英语表达。有时,孩子们在课堂上的Role play等展示实在太精彩了,笔者会情不自禁即时拍下来,课后分享到班级群里,让家长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的英语课堂,一起享受英语课堂的快乐,点赞孩子们的出色表现。这们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成功感,更促进了孩子们在成功中不断的进步。

四、“互联网+”评价方式,促进主动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评价的内容有这样的表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互联网为多元化、多样性评价提供了技术保障。笔者每天把学生的优秀作业、出色的课堂表现、各类获奖等,甚至是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会通过校讯通发送到家长手机上,或通过QQ群、微信群等及时反馈给家长。这种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了自信,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期待。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及时的鼓励会促进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样,笔者也经常通过班级网站、QQ群、微信群等途径,让全体家长为孩子们的优秀作业和点滴进步进行点赞。每个长假,要求家长把孩子们在家的优秀表现在群里分享,以起到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作用。利用互联网,评价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课堂表现等。学生也可以根据老师、家长或同学给出的评价作出及时的自我肯定或自我反思,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升。

其次,有些网络学习平台本身具有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及时做出评价的技术支撑。如:学生在使用“口语100”在线学习时,网络会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通过评选“一周之星”或即时打分等形式,激励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自己所希望的评价等级。

实践证明,“互联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方式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不足,使英语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听英语、说英语、用英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了有力保障。对比同年级组其他英语教师,笔者通过“互联网+”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所任教的2班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在年级中的优势逐渐提升。在英语“希望之星”嘉兴赛区比赛中,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在七年级时只有2名同学进入决赛,本学期八年级有7名同学进入了决赛,其它9个班总共有3名学生进入了决赛。图2是10个班学生的七年级入学英语测试成绩和三个学期全市期末统考的英语成绩汇总表,数据来自学校课程教学部。

图2 

以上数据显示,入学时10个班级的平均分相差在一分之内,之后每个学期,2班和其它9个班级的平均分差距在逐渐增大。从分析结果看,“互联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www.edu.cn/20010926/3002911_2.shtm l.

[2]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EB/OL].http://www. zbfjzx.net/UploadFiles/2009-1/113137981.doc.

[3]张丽.互联网模式下的初中英语教学[J].信息技术与教育,2016(1).

[4]聂瑜.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英语教师,2015(17).

(编辑:郭桂真)

G434

A

1673-8454(2016)16-0032-03

猜你喜欢
笔者互联网+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老师,别走……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班级被扣分后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