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通识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DIY视频制作》为例

2016-10-18 13:54刘纳杨翠张大林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年16期
关键词:通识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刘纳,万 佳,杨翠,张大林,李 静

(北方民族大学,宁夏银川7500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通识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DIY视频制作》为例

刘纳,万 佳,杨翠,张大林,李 静

(北方民族大学,宁夏银川750021)

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也存在课时有限,学生差异性较大等问题。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从通识教育的改革重点入手,探究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通识教育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并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识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比较知名的有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清华大学的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等,这些高校主要是通过借鉴国外高校的优秀经验,并融合自身发展进行了创新,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而根据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目前国内比较认可的一个概念内涵认为:“从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从内容而言,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从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来看,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这些培养目的在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很难实现。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是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起源于美国林地公园学校的Jonathan Bergman和Aaron Sams两位老师[2],他们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上课听讲,课后回家做作业的模式,变为学生课前在家看视频,课堂中讨论做作业的新型翻转模式。目前这一模式在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成功教学案例,其解决了传统课堂中的很多问题:如学生差异性问题,对于看了一次视频没理解或者开小差的同学,可以回放视频或多看几次,直到听懂理解为止。而不像传统课堂中,老师无法多次重复为学生讲解;理解力强的同学可以只观看一次就进入习题环节或下一知识点的学习,使得学习更加个性化、自主化;此外,这种模式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选择自己最适合的方式在课前学习新知识,而在课堂中可以有更多时间与同学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便于思维的碰撞、学生情感交流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其他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因此,将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引入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中,可以解决目前通识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面临的很多问题,如课时较少,学生缺乏实践操作,仍沿用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学生的情感等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等问题。[3][4]目前在国内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已有较多成功案例,本文将结合通识类课程《DIY视频制作》的教学大纲、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特征等,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通识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二、《DIY视频制作》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DIY视频制作》是学校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的一门工程技术类通识选修课程,授课对象是全校各学院各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视频制作的一般流程以及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和其他处理音视频素材的软件。学生选取感兴趣的题材,从视频拍摄、录制到视频编辑、字幕添加、最终输出发布视频作品。根据课程性质、授课对象以及教学目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授课学时相对较少

在高校中,通识类选修课程一般是每周2学时,一学期开设16周,共32学时,传统的《DIY视频制作》课程教学模式中多以教师讲授和演示为主,没有额外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上机实践、讨论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完成通识教育中所提倡的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学生差异性较大

通识类选修课程《DIY视频制作》面向全校各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开设,学生的专业背景、计算机水平等也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同学仅仅通过课堂中教师的演示,很难掌握软件的相关操作,而且还有很多同学没有购买电脑,无法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或者完成课程作业。这些均对课程的教学效果造成了较大影响。

3.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的通识类选修课程多采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如学生提交报告或小论文等,由教师作为评价者进行成绩的评定。《DIY视频制作》最终需要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交视频作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仍是教师独自观看评定,评价方式相对单一,而且对于优秀有创意的作品,其他学生也无法观摩学习。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通识课程多种教学目的的实现,阻碍了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进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根据《DIY视频制作》通识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来改进现有教学模式下的不足之处,从而发挥通识类课程改革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设计

根据现有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及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张金磊等人(2012(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及翻转课堂的内涵,在Robert Talbert教授设计的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型(见图1)。[5]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该模型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借助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连接两个部分,这也是大多数典型翻转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模型。然而对于没有信息技术平台支撑以及学生没有太多课余时间来投入的课程来说,该模型还需要因地制宜,按照具体课程性质对现有信息技术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与改进,结合翻转课堂常用的教学模型和其他成功教学案例,以及学校学生的特点、硬件条件和《DIY视频制作》通识选修课程的性质,设计了针对本课程的具体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流程(见图2)。

图2 《DIY视频制作》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图

1.课程设计阶段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在课前课程设计阶段,首先由教师进行课前教学资源的开发,包括课件、视频、作业等素材的准备。在《DIY视频制作》课程的课前设计阶段中,采用Prezi制作动态课件,效果绚丽,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转换为PDF格式,便于学生查阅;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录制教学内容的讲解及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其中根据讲解内容要点和操作点将视频分割为微视频,便于学生对自己没理解的要点或操作演示进行回放或多次观看,而不用重复观看其他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内容,更有针对性和高效性。根据讲解内容和操作内容设计练习题目并提供练习所需的图片、音效等素材内容。

2.课程实施阶段

在一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程设计好之后,在课前,学生需要利用课下时间提前观看视频,完成作业,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另外,还需要在硬件上借助其他信息技术平台,教师上传视频及作业、素材,学生需要在网络畅通的环境下在线观看或下载视频,对于没有电脑的同学或者没有相关信息技术平台的学校,就需要因地制宜进行适当改进。此外,作为一门通识类选修课程,学生没有额外的时间进行课前学习,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就显得极为重要。

结合以上情况,我们在《DIY视频制作》的翻转课程中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原有课堂的两个课时分为课时1和课时2,其中课时1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机房电脑上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局域网教师共享视频资源以及学生下载视频,可以解决网速限制以及学生没有电脑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观看视频完成操作练习,教师还可以进行个别化指导。在课时2中进行协作学习的知识内化,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作业题的操作展示,或根据所学内容进度完成小组作品,减少占用课余其他时间,还可交流展示课程中没有介绍到的其他视频制作技能。

3.课程评价阶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与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评价方式也有很大不同,提倡多元化评价方式。在《DIY视频制作》的课程评价阶段采用同伴互评的方式。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就应告知学生评价方式以及最终作品的具体评分标准,便于学生参照标准完成作品。

在期末,由各小组成员进行作品展示,并汇报作品中使用的视频制作技能,由其他小组的学生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教师也参与打分。在所有作品汇报结束后,对打分结果进行汇总,并根据不同模块的得分,颁发不同的趣味奖项,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最佳编辑奖等等,并用一些文具等奖品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与学习的乐趣。

此外,鼓励学生将视频发布到网络上,让自己的亲朋好友观看,或者参加一些视频制作的比赛,真正掌握一门技能,并使用这门技能记录学习中、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掌握视频制作的知识技能外,还可以潜移默化地锻炼其他能力,如通过小组交流学习,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讨论以及作品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胆量和自信心,这些能力都有助于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能适应社会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应用效果分析

本研究以学校通识选修课程《DIY视频制作》为例,对选修了本课程的63名学生,通过填写网络问卷和扫二维码手机端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回收有效问卷56份,调查了解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通识选修课中的应用效果。

问卷设计了19个客观选择题和1个主观问答题,分为三方面:(1(自主学习阶段,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及其他素材,完成操作练习等;(2(协作学习阶段,与其他同学和教师交流,小组讨论展示等;(3(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程度与意见反馈。

1.自主学习阶段

对于以视频为主的自主学习形式,有57.14%的学生满意和28.57%的学生非常满意,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也愿意接受这种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自主学习的方式,视频长度和视频的难易程度分别是85.72%满意和82.14%非常满意,62.5%的学生能通过视频学习全部掌握和部分掌握所学知识,学生还希望能增加更多的操作视频和案例作品。55.36%的学生愿意和非常愿意通过网络查找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75%的学生愿意和非常愿意在自主学习阶段通过QQ群或面对面的方式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82.15%的学生愿意和非常愿意在该阶段与老师面对面或通过QQ群交流。说明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除了按照个人节奏观看视频学习外,还希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及时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因此利用课程中的一部分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而不占用课外其他时间。

2.协作学习阶段

对于课堂协作学习,71.43%的学生觉得满意和非常满意,66.07%的学生认为课堂的操作和练习时间合适,23.21%的学生认为时间较少;对于课堂活动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愿意采取的方式依次是请教老师、回看视频、与同学交流等。说明在协作学习阶段学生还是认为请教老师是最有效方便的方式,而不太喜欢与同学交流讨论,其主要原因可能因为通识类选修课程面向全校不同专业开设,所选学生来自大一、大二各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并不熟识,因此分组协作讨论的效果不是很好。

3.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

图3 应用效果分析示例饼图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依次是: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能够学到更多东西、有利于知识掌握的更加长久。60.71%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对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比较有利,26.79%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利,71.43%的学生喜欢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41.07%的学生很愿意在其他科目中也开展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32.14%的学生在有些科目愿意,有些不愿意(见图3)。说明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还是愿意接受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更多的技能,学到更多知识,当然还要根据不同科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行。

五、结语

本科高校通识类选修课程因其不同于其他基础课与专业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应该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的力度,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通识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力,培养更多、更有能力、更能适应社会的人。[6]学生很愿意接受这种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认为这种模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当然在实施翻转课堂时,还需要根据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学校软硬件设施等因地制宜地设计出适合本课程的最佳教学方案。[7]本研究中有待改进之处,是在协作学习阶段,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年级,相互之间的不熟悉影响了协作学习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采取一些措施改善这种状况,如学期之初采取一些破冰活动,[8]使学生熟悉,对于翻转课堂协作学习的效果可能会更有帮助。希望通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通识类课程中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研究经验。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18.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3]张立鹏.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J].大学(学术版),2011(5):15-22.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6]桑新民.创新学习文化回归大学精神——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新探[J].教育研究,2010(9):1.

[7]Baker,J.W.,The“classroom flip”: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R].Jacksonville,Florida:Paper presented at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ege Teaching and Learning,2000.

[8]Theflipped classroom[EB/OL].http://digitalsandbox. weebly.com/flipped-infographic.htm l,2013-10-01.

(编辑:李晓萍)

G434

B

1673-8454(2016)16-0061-04

猜你喜欢
通识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