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动态决策模型下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2016-10-21 12:10李灿灿
山东青年 2016年8期
关键词:决策情绪

李灿灿

摘要:本文参阅的国内外研究,总结整理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以期提高决策的质量。文中主要从静态-动态模型下对情绪对决策的影响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情绪与决策关系研究的发展(2)静态决策模型下,情绪对决策的影响(3)动态决策模型下,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静态模型;静态模型;情绪;决策

1.引言

决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上至国家大事,小到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不同的决策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作出正确的决策对我们的生活非常的重要。自2001年,美国著名的决策专家R.hastie在《心理學年鉴》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情绪是决策领域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目前越来与受到重视的问题[1]。研究者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有关情绪对决策的影响的研究大量涌现。“人类如何进行决策”是近几十年来行为科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极为关注的重大课题。继2013年8月“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cision Making and Brain Research”(第一届决策与脑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后,国内对于决策的研究也大量涌现。

本文参阅的国内外研究,总结整理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以期提高决策的质量。文中主要从静态-动态模型下对情绪对决策的影响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主要是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情绪与决策关系研究的发展(2)静态决策模型下,情绪对决策的影响(3)动态决策模型下,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2.情绪与决策关系研究的发展

从早期的观点来看,大多数的研究决策与情绪的心理学家常常将情绪拒绝在决策研究的门外。Daninel Bernoulli[2](1954)提出了效用理论,效用是指人们在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企图将效用最大化。Bentham[3](1984)又将效用的概念发展为愉悦与痛苦之差。简单的从概念来讲,情绪已经在决策中崭露头角。

Kahneman和Tversky[4](1979)在对“偏转反转”这一反常现象进行解释时提出了“前景理论”,偏好反转现象是指,例如,在有100%把握拿3000元和80%的机会拿到4000元之间进行选择,多数人选择前者。而在有100%的可能损失3000元和80%的机会损失4000元之间进行选择时,大多数人选择后者。 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的还有“等级信号依赖理论”。这些理论中情绪在决策中起着部分参与和干扰的作用,但并没有把情绪作为一个影响决策的参数进行考虑。

Loomes[5]等人(1982)在前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并说明预期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但该理论中并未对预期情绪对决策的影响进行直接的验证。几乎同一时期,Johonson和Tversky(1983)提出情绪泛化假说,认为决策者当时的情绪状态会泛化到对决策的判断中,以及Isen和Patrik(1983)提出的情绪维持假说,认为决策者做出决策时候为了维持当下的情绪状态[6]。个体的情感因素在决策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3.在静态模型下,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采用文字材料情景或将备选项一次性呈现给决策者,这样的决策设计叫做静态决策模型。

在探讨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时往往分成三个方面:预期情绪的影响、决策后的影响、决策时的影响。而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决策时的情绪,为了解释决策时情绪对决策的影响,研究者们主要提出了两种假设,一种假设认为决策时情绪是直接作为一种认知线索间接影响认知过程而改变风险偏好的。Clore和Schwarz(1983)的情绪信息等价说认为,决策者在作出风险决策时不是基于任务特征而是基于任务特征对于风险目标的情绪反应作出的判断。而另一种假设则认为决策时情绪无需经由认知的调节而直接会影响风险偏好。Isen和Patrik(1983)提出的情绪维持假说,认为决策者做出决策是为了维持当下的情绪状态[7]。

Schwarz(2000)通过对中性、愉悦、悲伤三种情绪所诱发的决策偏好进行了比较,中性和愉悦情绪比悲伤情绪会诱发更高的风险偏好,但中性与愉悦情绪间没有差异。Johnson和Tversky研究发现,人们当阅读悲伤的内容的报纸时会高估各种原因导致的风险。Yuen和Lee(2003)的研究中也使用问卷的方法,结果发现悲伤情绪下的人相对于愉悦和中性情绪下的人更不愿意冒险。似乎大量的研究均表先悲伤情绪下人们更倾向于规避风险。而刘永芳[7](2010)等人在使用问卷法进行实验室,引入了任务框架效应和自我与他人这两个变量。在实验结果中发现,不同的框架下,相同的情绪引发的决策行为是不同的,获益框架下,悲伤情绪比愉悦情绪诱发更强的风险偏好。自我决策比预期他人决策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偏好;在损失框架下,愉悦情绪比悲伤情绪诱发更强的风险偏好,预期他人决策表现出更强的风险偏好;在自我决策时,愉悦情绪在损失框架下比在获益框架下诱发了更强的风险偏好,悲伤情绪自获益框架下比在损失框架下诱发了更强的风险偏好;在预期他人决策时,无论是愉悦情绪还是悲伤情绪,损失框架均比获益框架诱发更强的风险偏好。在静态模型下,对于情绪对不同决策模型下、对自我与他人的研究日渐成熟,然而究其原因还需进一步的进行考证。

4.动态模型下,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王重鸣等[8](1998)发现,框架效用具有动态特性,其发生与否受到任务性质、任务内容和所处情景的共同影响。现实生活中,许多决策任务的信息并非是一次性全部出现的。人们一边观察一边对序贯决策任务进行多阶段的决策的模型叫做动态模型。

庄锦英,陈明燕[9](2005年)通过交换有奖卡片的方法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了愤怒与恐惧这两种消极情绪对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情绪对决策具有不同的影响,愤怒组诱发了更高的风险规避倾向,而恐惧对决策的影响不显著。

毛华配[10](2014)通过掷筛子游戏的方式,考察了静态和动态模型情景心境、即时性诱发情绪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静态决策模型和动态决策模型下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有着显著不同,相对于静态决策,动态决策模型下被试更倾向于,规避风险。诱发情绪在动态决策模型中对风险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恐惧情绪促使被试在动态中趋于保守。这与庄锦英的研究结果,恐惧情绪下对决策的影响是不同的,或许是框架效应引起的,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

5.小结

已有的研究表明,相比静态模型下动态决策模型下,情绪对决策行为的影响有着显著地不同。静态决策模型下的研究在现实中很难具有普适性。因此在研究中使用动态决策模型对不同情绪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不仅仅是不同的模型下相同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决策行为,同样在动态模型下,相同的情绪也会产生不同的决策行为,因此在动态模型下引入框架效应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实验中的结果往往都能找到合适的假说来解释,然而每一种假说却不能解释所有的结果,因此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的考证。

[参考文献]

[1] Hastie R. Problems for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Annu Rev Psychol, 2001, 52: 653-683.

[2] Bernoulli D. Specimen theoriae novae de measurasortis[Exposition of a new theory on the measurement of risk]. Econometrica,1954,22: 23-26.

[3] Bentham J.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1984(Original work published1789).

[4] Kahneman D,Tversky A.Prospecttheory.Econometrica,1979,47:263-292.

[5] Bell D E. Regret in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Operations Research, 1982,30: 961-981.

[6]毛華配,廖传景,黄华毅,童辉杰.( 2014).动态决策模型下情绪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12( 2),244-248.

[7]刘永芳,毕玉芳,王怀勇.( 2010).情绪和任务框架对自我和预期他人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心理学报,2010,Vol,42,No.3.317-324.

[8]李劲松,王重鸣.( 1998).风险偏好类型与风险判断模型的实验分析.人类功效学,4,17-21.

[9]庄锦英,陈明燕. ( 2005).论消极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Vol.29, No.5,7-10.

[10]毛华配,廖传景,黄华毅,童辉杰.( 2014).动态决策模型下情绪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12( 2),244-248.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0)

猜你喜欢
决策情绪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