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作文

2016-10-21 10:48孙凤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

孙凤军

摘 要:辛弃疾有词曰:“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我的学生也是这样想的吧,而为了作文能震撼人心,学生们是真“ 敢”下笔呀,针对这种现状,我认为对作文教学应该进行一些创新探索,改进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采取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提倡“绿色作文”,即真情作文。

关键词:绿色作文 情感教育 真情写作

一、案例描述

在一次作文课上,要求学生以“家庭生活”为话题,选取日常生活镜头,融入自己的感悟写一篇作文。首先,教师做了如下提示:“家”是一个温馨可爱的场所,因此以家为题材的文章总是热情讴歌家的幸福美满,表达对家庭的无比热爱之情。作文时宜从小处着眼,以生活小事来反映家庭生活的意趣,最后写出自己的感悟。在教师提示后,学生开始作文,40分钟后,全班同学己全部交卷。看他们一副气定神闲、游刃有余的样子,我想学生作文中一定是饶有趣味地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突现家的温馨与和谐,能颇有意趣和韵味,这也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有利时机。然而,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在全班40多名学生中,竟有半数以上的同学讲述的是家庭的辛酸事:父母残病、家庭贫困;父母离异、孤儿寡母;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我在大跌眼镜之时,望着眼前朝气蓬勃、笑脸如花的学生们,不禁惊呼:好一伙“情感骗子”。我把科代表找来,问他:“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凄凉呢?生活果真如此吗?”她则一副坦然:“虚构呗。叶文玲不是说作文离不开借鉴与模仿吗?再说了,文以情动人,这样写才能感人呢。”听着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二、分析与思考

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欠缺。刘勰称文学为“情文”。强调“为情而造文”,而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却多是“为文而造情”,很少让学生在理趣、情趣的熏陶中接受美育。写作文已经成了令师生都头疼的事情。学生不愿意写,要么生拼硬凑,要么照搬照抄。教师不愿意批,因为学生作文要么千篇一律,要么是让人看了摸不着头脑的“糊涂帐”。如果用一句戏言来概括,学生是“满纸荒唐言”;教师是“一把辛酸泪”。

1.立足诚信教育,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书写真实的情感体验,过去作文总是教师命题,即使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也难免束缚学生的创作思维。学生毕竟都 是涉世不深的孩子,教师必须从诚信教育出发,引导学生从身边生活入手,积极观察,思考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鼓勵学生写生活随笔,自由记录他们亲身经历,表达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可以写自己和亲人、和朋友、和教师之间发生的故事;也可以写对学习、对友情、对未来的思考;甚至是写自己对人生的困惑、对早恋的朦胧情感等。因为这样的作文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主动去感受生活。所以作文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不管内容多少,语句是否通顺,都让学生感觉有话可说,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培养了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不再觉得写作文是个苦差使,这样乐于去写,自然就会有进步。

2.通过课上练笔,锤炼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天地,决不能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分裂开来。要围绕所教教材,让学生能“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老师通过深情导入,表情朗读,真情调控,紧随学生情感变化,自然形成情溢课堂的妙境,师生灵感火花相互闪烁,笔下生花也就指日可待了。

3.指导学生参与作文评改,以评促写

培养良好的写作心习惯。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的机会,可先由老师根据实际组成评点小组,让学生在组内宣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学生自我评点,组内成员互评,并写出恰当的评语,再推荐佳作全班宣读。

4.教师不妨亲身示范

写“下水文”是许多语文同仁都提倡的做法,教师完全可以参与到学生作文实践中去,这也是“治标治本”的好办法,更是对学生情感教育最有效、最有说服力的办法,勿容质疑。

5.创造良好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感

俗话说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景,一定的场合下产生发展的,列举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便能从中受到陶冶朗读感人的文章,使学生产生想象的联想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在爱中。参加有益的团体活动,访问英雄模范人物,能促使学生心国家大事,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人民,帮助孤老人,让他们体会被爱是幸福,给予爱同样也是一份快乐,学生就会把对爱的体验以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多鼓励是个好方法。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差生,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和进步,如一个词语用得好,一个句子写的生动,选择与众不同的材料,都就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要尊重学生,不能批评指责,而总要以亲切的态度,温暖的话语,跟他一起讨论。

6.巩固知识基础,深化学生情感

知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知识越丰富,情感会越深厚,一个看不懂一般文章的学生,语言表达欠缺的学生,对生活很难产生情感,对作文很难产生兴趣。作文训练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打基础,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对于学生感情的培养也要在生活中点滴中在平常的小事中,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最原始的感情,再通过写作把自己经历的事表达出来,从写一件,几件事;人一个人,群体;从写静态事物,再写动态的事物。从记叙文的形式来看,在写好一段活的基础上再写成篇的文章;在看图作文的基础上,再进行命题作文;在仿写的基础上,独立写作。

7.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情感是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的氧化剂。情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是产生情感的源泉。带着情感去认识事物,被认识的事物必然受到情感的影响;平凡的,伟大了;抽象的,形象了;无情的,有情了;呆板的,鲜活的;无生命的,有生命了。我们学生作文桔燥无味,不是没有生活经历和体验,而是因为对事物没有兴趣;情感淡漠。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没有声,没有爱,现在的孩子情感其实是作文灵魂,常言说:“言为心声“。文章要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没有感情就写不出好文章。

总之,“绿色作文”就是真作文,自然作文,是充满生命力的作文。它一扫过去作文弄虚作假的灰色,要求学生先做人,后作文,做人与作文相结合。这也是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基石。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
浅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感悟
新常态下针对大学生的情感引导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