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2016-10-21 00:39韩立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韩立平

摘 要:数学是自然学科之一,也是所有自然学科的基础,所以学好数学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数学知识和原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必须进行有效的练习才能很好的掌握,小学数学尤其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练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使课堂练习的设计更加有效,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练习 有效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国家对于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一直以来都受到较多的关注。数学作为自然学科之一,一直是小学教育过程中的重点,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要想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學知识,必须要经过相应的课堂练习,以使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不断巩固,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于课堂练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对于课堂练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教师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以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为主,根本不给学生留有时间进行课堂练习,有的即使进行少量的练习,也大多都是草草了事,根本起不到相应的作用。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很多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讲可能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障碍,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无法使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得到提升。因此,只有通过与知识点相对应的课堂练习,才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但是,许多数学老师对此并未引起重视。

2.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时间不足

不论数学老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还是新课改要求的创新性授课方式,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的主要时间都用在了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上,老师也愿意在知识的讲授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认为讲解和探索的时间越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就会越透彻,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抽象的知识点和数学原理在理解的过程中会有一定困难,老师的讲解的确能够加深小学生的认识,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即使小学生理解了数学知识和原理,并不代表会运用,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运用过程的训练,才能使小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和消化,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留给学生的课堂练习时间明显不足,虽然并不需要大量的课堂练习,但是也应该保证一定的时间,练习时间普遍偏少,直接导致小学生的知识不够扎实,从而使教学效果减弱。

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缺少一定的有效性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老师对于课堂练习的理解程度不够,所以对于课堂练习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大多流于表面形式,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并且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对于课堂练习题没有进行事先筛选,练习题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很多习题根本就不适合作为课堂练习之用。课堂练习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和巩固当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过于简单和难度较大的都不适合作为课堂练习。而实践中,多数教师对习题根本不进行事先筛选,导致课堂练习质量不高,从而缺乏一定的有效性。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1.控制课堂练习时间,提升练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数学教育的质量,必须给课堂练习留有足够的时间。但是,练习的时间也不必过长,具体应该由老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决定,对于较为简单的知识点,就可以只进行简单的练习,时间也可不用很长,而对于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点,就应该留有充足的练习时间。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将课堂练习考虑在其中,从而对练习的时间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课堂上的相应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课堂时间有充分把握,给小学生留出相应的练习时间,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2.丰富课堂练习形式,训练小学生的思维

要想使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具有一定的有效性,除了应该给练习留出充足的时间之外,丰富的课堂练习形式是必不可少的。小学生在听完老师的课堂知识讲解之后,思维已经处于相对疲劳的状态,这时如果再进行形式单一枯燥的课堂练习,不仅起不到良好效果,反而会使小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降低练习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尽量丰富练习的形式,使练习的过程不再枯燥乏味。具体来说,数学老师在讲解相应的知识点以后,应该让学生做一些开放性的练习,这些练习题老师可以在课前设计或者寻找,并且最好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紧密联系,能够激发小学生的思维,引起对生活的联想,这样小学生做题的过程中就不会感到枯燥,也愿意积极地与老师配合,完成相应的练习任务。

3.把握课堂练习的难易程度,使练习更具有效性

老师在进行课堂练习的时候,应该对练习题的难易程度有所把握,从而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和检验数学知识点的作用。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针对本堂课中数学知识点的难度来进行练习题的设计,对于较为简单的知识点,应该设计少量的习题,只有能检验课堂知识即可。而对于难度较大,又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就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简单练习开始,循序渐进的进行习题训练,这种由易到难的设计也符合一般学生的思维习惯。通过这种方式,使小学生的课堂练习变得更加有效,从而使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珍莹,贾金花.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版),2011(4):11.

[2]包凤军.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6(6):151-151.

[3]萨玉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270-270.

[4]马立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6(12):217.

[5]朱雪凤.优化课堂练习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关爱明天,2016(3):305-305.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减负”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