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中引导教学法的策略

2016-10-21 00:39洪艳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洪艳梅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四则运算占有较大比重,同时四则运算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但是,由于四则运算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讲显得非常枯燥,如果不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后续的教学进程。在进行四则运算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正确的运用引导教学法,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四则运算 引导教学法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对于每个小学生来讲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学生以后的發展。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四则运算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师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四则运算在教学的过程中相对比较枯燥,小学生在接受起来也较为困难,这就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四则运算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引导教学法。

一、引导小学生通过四则运算,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较为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各方面的能力都未形成,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在进行四则运算教学时,老师应该首先向小学生讲解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和含义,让小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一般规则,然后通过简单的课堂练习和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让学生真正掌握运算的顺序和规律。然后,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含有混合运算题目的正确解决方法,让小学生理解同样一个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从而开阔小学生的思路,培养小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培养多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在分数与小数以及整数相混合的四则预算中,常规的解题模式一般是先将分数化成相应的小数,然后再进行运算,如果遇到其中的分数无法化成小数的情况,就要考虑将小数和整数都化成分数,再利用分数的计算规则进行运算,得出相应的结果。但是,一道题目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方式,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式。还以分数和小数相混合的四则运算为例,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将分数化成相应的小数,利用小数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第二种方法是将小数化成对应的分数,利用分数的运算规则得出计算结果。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将题目解出来,但是在运用的时候会有难易的差别,在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道数学题目有几种解题方法,每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在解题的过程中那种方法较为简单。另外,这个题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简便,是不是所有这类题目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等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逐步引导,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认真体会。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小学生开阔数学思路,培养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引导小学生对于四则运算的顺序进行熟练掌握

对于四则运算的教学来说,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是四则运算的顺序规则,也就是说,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同时出现在一个题目之中时,应该先算哪个,后算哪个,这在运算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让学生不仅能正确的说出运算的基本顺序规则,还要在解题的过程中学会具体运用。另外,还应该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括号出现,如果有,不管括号里是哪种运算,都应该首先计算括号里的内容,然后再计算括号外的。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向学生充分揭示括号的含义,因为一旦在题目中出现括号,原有的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规则将被打破。除此之外,应该要求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时刻牢记特殊的运算规则,在遇到的时候首先考虑这些,从而使运算的结果更加精确。

比如说,在计算310-20+10的过程中,如果忽略相应的计算规则,很可能会出现310-20+10=310-30的情况,这是因为小学生没有正确掌握混合运算的一般规则,认为加法和减法同时出现的时候应该先算加法,这是错误的。诸如此类的典型问题,老师应该进行重点讲解和提示,并且告诉学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小学生在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时,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因此,在四则运算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规则是十分重要的。

三、引导小学生运用较为简便的算法,并且及时检查

小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不适应,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同时向小学生讲解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必要的时候,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简便算法的运用,可以用一道或几道典型例题,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简便算法,从而使小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更高效率的解决相应问题。还以小数和分数混合运算为例,如果题目中分数化成小数比较困难,或者根本无法化成有限小数,那么这种题目就应该采用小数化成分数的解题方法,相反,就应该运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小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总结,看什么类型的题目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从而使解题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

另外,在运用简便算法时,难免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这时就应该及时的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可以利用之前的简便算法,也可以换成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其核心作用就是保证做题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能认为反正还要重新检查,从而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忽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使计算的准确率大大提升。

结语

在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运用引导教学法,使小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更好地运用四则运算知识,提升做题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向仕美.论小学数学四则运算中引导教学法的应用[J].速读(中旬),2015(7):171-171.

[2]龙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四则运算能力[J].南北桥,2016(4):111.

[3]李永红.关于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学方法的探究[J].中外交流,2016(25):208-209.

[4]杨丽.小学数学四年级四则运算教学反思[J].新课程·小学,2015(5):158-158.

[5]付小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下旬,2014(3):100-100,10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