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6-10-21 10:48王孝磊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王孝磊

摘 要:实践分析农村学生问题意识表现、原因,培养策略。

关键词:问题意识 培养 政治教学

农村高中生问题意识淡薄,给教师的政治教学提出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实践分析,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什么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就是面临的客观实际情况和我们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存在的差距,问题意识就是学生努力去发现这个差距,并弥补这个差距的心理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先有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1]

一、问题意识的养成对于高中政治教学非常重要

第一问题意识可以让政治教学有更高的效率,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第二问题意识可以让高中政治教学有更高的效益,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渴望破解问题的求知状态。

二、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本人所任教的孙疃中学,是一所农村高中,根据本人多年教学实践发现, 学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在政治科表现更为突出,具体可归纳为两种形式:第一类是不敢提出问题,在班级辅导自习时,深有感触,没有一个学生问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表示他们会。第二类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第一类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状态。第二类情况是学生因教与学的多种因素,不善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者不善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者没有。[2]

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1.从当前的教学评价方面分析,我们一直以来教学评价手段的定量化和单一化,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单一化和标准化的思维惯性。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尤其在平常的练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在等待教师的标准答案,而不是主动的带着问题意识去分析材料分析题目,另外从不对标准答案有任何的质疑,他们只是把知识抄下来机械的记忆。

2.从教师方面分析,主要源于教师的恐惧心理,第一害怕沉默,缺乏教学勇气,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公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怕冷场导致难看,往往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时,还没等学生想明白,老师就主动出示答案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在思考了。第二,教师害怕挑战,缺乏教学机智,今天的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令教师难以解答甚至闻所未闻的问题,教师怕自身尴尬,干脆不给学生发问的机会,学生也就不在质疑,形成思维的惰性。

3.从学生方面分析,农村学生由于获取信息的手段的局限性,和传统的崇信教师权威的学习习惯,加之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以来的机械学习习惯,对教学内容和课本知识没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他们总是尽信书,自然问题意识淡薄。

4.从大的教学环境方面分析,当前农村中学生源不好,学生知识水平普遍低下,他们很难以理解教材,所以没有问题,正如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才是最可怕的。

三、高中生政治教学中问题意识养成策略

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教育亦然。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围绕问题而组织起来。

在长期的农村政治课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做到四个“允许”,即允许学生提意见,允许学生讲错改错,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或教材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

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提出问题,所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把学生当做是课堂的主人,要使自己的课堂风气趋于民主化,让学生真正感觉到教师既是自己的“良师”,更是自己的“益友”,真正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教师适可而止,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尤其在讲解试卷是,教师的讲解不留缺口,尽善尽美,这恰恰是学生思维惰性滋生的源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做到能不讲时就不讲,能讲五分绝不讲七分,剩下的由学生思考或者是讨论解决,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思考或讨论的成果,教师及时给予点评,在这里教师做的更多的是帮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一定的环境中促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一个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将随之产生,探索没有止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值得运用和借鉴的。

4.通过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善于对课本知识有关原理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在作业或考试中,不要拘泥于老师的个人看法或者标准答案,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敢于向老师发起疑问。

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主要还在于教师的有效引导。许多学生觉得没有问题可问,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当然,教师的引导除了要注意方法外,还要准确地把握时机,对于学生的质疑态度要中肯,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从学生自身的基础出发,

5.做好问题评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我们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问题评价,因为这往往决定了学生是否会继续对提问题保持高昂的兴趣。

教师要对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对学生要表现出充分的重视及足够的尊重,赞扬要满怀真诚,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农村中学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我们要积极挖掘他们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多进行鼓励性的问题评价,使他们养成爱提问题、多提问题、提好问题的习惯。

对学生进行问题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教师的口头表扬,或者是作业中的书面表扬,也可以是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相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進行有效的结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秦晶晶 《3D模式下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研究》, 中国校外教育。

[2]周天宏 浅谈政治课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 成功 2008(11)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