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方式的探析

2016-10-21 06:13高淑英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初中历史

高淑英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方式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 自主学习方式 有效措施

所谓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自身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管理和有效的控制,依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有目的性的完成各类学习任务,从而更好地提升学习成绩。但是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大多数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单方面的讲解课本教材上的知识,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长久的发展下去,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产生了依赖感,大多数学习不愿意主动的思考理解问题,这对于学生提高理解能力以及学生综合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自我控制、自我评价,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一、注重课前准备,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尊重史实,还原历史背景,后人对历史的了解大多都是从遗留下的资料中获得的。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在于课上的几十分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获取相关的知识。科技发达的今天,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大量的史实资料,也可以给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社会调查。每个小组的学生在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不再是像课堂上那样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加主动的搜寻自己想要的知识。[2]

想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等具备了这样的教学条件时,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求知。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也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每位学生都能说出自己对历史要点的真实想法,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后续的授课教学。课前充分的准备,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营造了积极学习的氛围,无疑也增长了教学的质量。[3]

二、课堂上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权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点,这不仅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增长,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造成了阻碍。长期的发展后,学生思考事情的思维能力固化下来,不利于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从而激发更多学习的潜能。比如,教师在教学《夏商周的兴亡》这章的教学内容时,教师给学生一段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整合,然后再通过一些历史小故事向学生讲述具体的教学重点内容,从中提炼出相关的史实和这一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将教学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转换到学生身上,更大的提高了历史教学的高效性。[4]

三、模拟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的学习相对来说具有延续性,如果学生对于学习失去了兴趣,那么教师的努力也是无益的。所以,教师要舍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更生动的教学环境,播放一段关于纳粹党残害犹太人的视频,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种族歧视。课后,教师可以根据课上的内容展开小组进行相关讨论,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讨论教学的过程中,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能够最大程度地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结合现实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过程仅仅是通过教材内容展开的,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受到了限制,这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结合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得到提升。比如教学《人们生活方式变化》这节内容时,教师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展开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到现如今社会的变化,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这部分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类小组调查的方式,也能讓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综合实践的能力。

五、增设历史情境,增强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在过去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教师更多的还是让学生理解记忆教材上的历史知识点,却没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历史情感以及文化底蕴,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融入自身的情感,以自身历史感悟加上自己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比如在教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章节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实例的演绎。为了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学生肯定要对当时万隆会议,国内和国外的形式进行分析,再研究外国对于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态度。这样一来,学生就更深刻的理解我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形势,也就更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看待问题的深入性,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找寻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立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整体水平。[5]

参考文献

[1]邵丽芳.初中历史教学的自主学习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272.

[2]张红.试论初中历史教学的自主学习[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11):226-226.

[3]刘春生.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J].教师,2011(12):93.

[4]倪芳.初中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J].快乐学习报(信息教研周刊),2016(7):44-44.

[5]沐春美.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28-128.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