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有效模式与手段

2016-10-21 07:08于冬楠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培养语文

于冬楠

摘 要: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各门学科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语文自学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必须通过有效途径进行持之以恒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 自学能力 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教与学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近年来,大家都强调要在课堂上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更多地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动性,这样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优秀的语文教师,是非常善于发现学生的才能和独特之处的,并科学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潜在才能,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己掌握更多的支配权,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转化率,促进学生形成高效的课堂学习模式。[1]

一、立足于正确的师生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一个民主、平等、个性兼容的学习环境,为學生学好语文夯实基础。众所周知,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知识的权威,然而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师者为大”的影响,教育界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尊严而忽视学生的尊严、人格,进而导致师生关系不和,学生不喜欢语文老师,更不愿意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严重地影响语文的教学效果,影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者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足够地尊重学生,以表扬学生、关心学生为主,以批评学生为辅助手段,要懂得顾及学生的面子,尽可能不要当众批评学生或是惩罚学生,如果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原因,继而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2]

二、立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长期坚持某项事物的最根本的原因。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使学生主动地投身进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也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现阶段,已有实验研究证明,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育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地进入课堂,积极地配合教育者落实教学;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与教学任务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份子,进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自身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及语文自学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兴趣培养并不意味着可以抛开教学内容,只一味地帮助学生提升兴趣,因此,语文教育者应合理地把握住“度”,否则也难以收获预期的效果。[3]

三、立足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思维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因此,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只有保证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落实自学活动。善于利用生活、学习中的“小事”激发学生思维,教育者应不断地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例如,教育者在落实课堂教育活动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再由学生的回答之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反问学生,激起学生的思维波浪,让学生也能对自己的回答进行反思,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思维,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

四、立足于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提高思维、教育质量的最佳途径。各类语文知识技能活动不仅能够升华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认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教育者可以组织阅读比赛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在阅读比赛活动中组织学生就阅读展开心得交流,在强化学生感受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素材储备,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再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演讲比赛等活动,利用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强化学生的思维辩证能力,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育者在组织这一系列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活动必须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只有保证活动的科学性,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终极目标。

五、立足于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来说,学习决不是只在学校读书的那几年,不只学一阵子,而是要终身学习。习惯是学习语文自然形成的一种能力方法。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体现为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在习惯中形成语文良好自学能力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在语文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熟练运用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能力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也是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内在的、心灵的运动和创造性的复杂的脑力劳动。阅读与写作相比较,阅读相对容易,阅读是继承与吸收,写作则是创造和释放,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基础并积累丰富的材料;养成良好听说习惯。听话和说话,是人类最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听话和说话是一个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听说训练与读写训练相辅

相成。[4]

结语

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能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努力构建一种自主发展的教学环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J].教育研究论坛,2010(2).

[2]王玲.让学生的学习扬起主动的风帆——浅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16).

[3]李碧.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浅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3(11).

[4]杨红梅.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才智,2015(31).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培养语文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