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机构内控现状研究

2016-10-21 06:10胡志豪
财会学习 2016年6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风险内部控制

胡志豪

摘要:医疗美容(医美)机构是市场与健康经济交织下的朝阳产业,具有获利出众、成长稳健等优势。由于其业务流程特殊,竞争环境严酷,导致其内控建设极具行业特色。而我国医美机构内控建设尚处于初创期,仍存在较多疏漏,亟需整改重塑。

关键词:医美机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现状;风险

一、医美机构内部控制现状

(一)机构文化缺失

准入门槛低,日常监管不健全,执业准绳无标准等,都使得医美机构缺乏“以人为本”的机构文化,造成行业乱象丛生,大量顾客流向海外等现象。目前,一些医美机构秉持“以钱为本,见钱眼开”的思路,靠不正当、不规范广告扩大客源,对其从业人员、治疗效果、专业技术等过分夸张宣传,故意隐瞒相关诊疗风险,包括鼓吹“无需手术,一针见效”的微整形、半永久妆等。此外,未经国家医疗卫生部门的合规性审核,部分医美机构贸然以公立三甲医院的名号来扩办“院中院”、“院中科”等美容科室。其大肆招揽非医美专业的医师来“走穴”, 并且大肆炒作概念,以应付检查机构和欺骗消费者。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赚取昧心钱财,譬如暗地里使用国家禁止的填充假体、美白针等,或者逼迫信息不对称的患者签订不平等协议条款,推卸诊疗责任,以防医患纠纷。而其承包者在经营失败或爆发事故后,便一走了之,让受害者无处追诉。此类医美机构单位纪律涣散,忧患意识淡薄,医德风气败坏,不具备持续经营的能力。其不择手段地热捧快速圈钱、快速拉关系,快速弥补投资成本,让本该“创造美”的医美机构,变成了“戕害美”的地狱。

(二)财务内控缺失

我国多数医美机构以市场化的经营方法,将美容医师定义为机构财富的直接创造者,辅之以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海外机构的互动,广告的大力宣传,市场形象的营销,客户关系的维护等,而把财务内控定义为可有可无的“鸡肋”角色。所以,机构负责人“一支笔” 的审批制度在医美机构内尤为常见。并且,我国大部分医美机构多为福建、广东等私立医院的分支,其通过妇科、男科等暴利医疗项目而起家,采用负责人产业加盟制或者总部任命制,造成了其负责人“一手遮天”的现象。许多重大基建项目的投资、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药品试剂的采购、固定资产的报废,产业融资投资等决策都是其一人操控,而根本没有财务部门参与决策的身影,造成财务部门毫无内控职能,仅有记账之职。致使该机构的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无法实现职责分离、决策监督的基本原则,易导致资金使用低效,资产重复购置或闲置浪费,经营决策随意武断,内控制度被随意违反等有害局面。终而使得机构忽视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濒临破产边缘。

(三)资产内控防护性差

信息数据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医美机构带来了全球采购、规模广告、客户定位、服务跟踪等便捷优势。然而,因为财力或人力的局限,仍有众多中小型医美机构坚持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缺乏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的支持,无法做到对业务流程的信息化重点追踪或者网络化跟进调查,而只关注于简单繁琐的会计信息输入,耗费较多时间在“会计计量与确认”上,而没有充分发挥会计监督在资产内控中的关键作用,造成其资产内控流程薄弱,缺乏系统程序来保障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完整性,容易造成资产损毁流失、重置浪费。再者,那些拘泥固化、不能与时俱进的医美机构一味使用简单传统的资产内控办法,侧重于运用财务工作来对事后核算做监督,缺乏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未能达到资产内控对于流程管理、业务优化的要求。同时,这种突出强调事后核算的资产内控程序,存在较大运行风险,缺乏针对性和具体化的控制工具和量化标准,使得其防范性较差,易受到管理层的人为干扰,不能真正起到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内部监督与核算的作用。

另一方面,医美机构的固定资产分类通常满足两个条件。首先,使用年限必须在一年以上。其次,其核算价值应在2000元以上。若不满足以上两个标准,但大批同类资产保有时间在一年以上,也应视作固定资产来核算。但在实务操作中,医美机构将固定资产的划分范围往往过度细小化:核算价值超过500元的部分实物资产都被列为固定资产,并使用固定资产清册进行登记核算。譬如,美容贵宾卡的打卡器等小型电子设备,或者注射室的专用照明落地灯等。此类物件本应用“专用材料费”进行登记造册,但却被列为固定资产,并确定相应残值和折旧方法。该方法徒增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工作量,降低了固定资产内控程序的营运效率。并且,这些损耗性强、功能性突出、使用周期短的专用材料容易耗费殆尽或损毁频繁。在内控不及时,内审不到位的情形下,其不被及时清理的账面余额就会虚增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使得机构的财务信息不公允、不可靠。

(四)基建内控薄弱

我国医美机构在产业规模激增的同时,基本建设投资也不断攀升。然而,部分医美机构发展模式过于激进,扩张过于盲目,对其基建项目没有科学合理的预算规划,过于依赖其机构负责人的“一支笔”,导致基建预算约束力弱,刚性不足,极具随意性和主观性,致使其接受到的机构总集团资金拨款或者该机构的自筹资金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最终不得已向金融机构借巨资来满足扩张战略,但完全忽略了借债背后隐匿的巨额财务风险。此外,医美机构大多缺乏完善的项目评估会议和财务分析机制,导致其在扩张中没有建立重大基建投资项目论证和决策复议机制等重要内控程序,进而诱发其在基建投资内控程序中缺乏基本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和现金流规划,极易出现盲目贷款、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等现象。其后果自然是该机构利息负担沉重,资产负债率与财务杠杆极高,财务状况不断恶化,深陷财务困境的泥淖。最终,此类机构完全无视经营风险,大幅提高诊疗收费(滥收手续费、问诊费、注射费等),大幅削减美容药物开支成本(使用假冒伪劣药品冒充正规美容药物,譬如用奥美定冒充玻尿酸),从而对该机构的营运效率、经营效果、品牌形象、法律环境、社会关注等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五)信息与沟通机制不够健全

我国大部分的医美机构为非上市公司,其财务报表和经营状况的披露十分有限、口径窄小,无法使相关投资者和债权人对其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做出正确预判。再者,由于医美机构内部层级严明,大部分没有常设的公司会议和反馈机制,致使其缺乏交流互动平台,内控管理效率低下,跨部门业务协调不畅等。进而,机构业务运营和内控流程当中的诸多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汇报,只能消极地等到恶果完全暴露之后才去查处惩治,而忽视了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中溝通交流的必要性。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等和沟通交流渠道堵塞,机构负责人会利用此情形来对医师的出诊费、美容药剂费等随意定价,而忽视市场客观规律,给机构埋下巨大的经营风险。

二、研究结论

随着健康潮流和美容观念的逐渐普及,医美机构搭着市场经济的快车定会有高速而持续的发展。然而,我国医美机构的规范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商业模式、安全管控、业务关系等诸多方面都亟需完善。此外,医美机构业务的复杂性、风险性、技术性等决定了其内控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安全为中心,以权责为依凭。而作为自负盈亏的经营性单位,其内控系统应当符合发展战略,从而优化机构内部科室设置、财务管理水平、人力资源配比等,尽量避免资金、实物、人员失控等现象,这也是其适应市场经济,转向现代管理模式,减少相应风险的必然要求。但我国医美机构内控发展沿革较短,内控思路、流程、系统的建设相对不成熟,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内控漏洞与盲区。因此,为了实现医美机构长足而稳健的良性发展,其必须从思想观念、物资投入、流程再造、风险管理等多维度入手,来完善内控系统,不断优化内控流程,从而让内控成为其规避多种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业务管理的强大支持。

参考文献:

[1]向炎珍.医院内部控制的特点及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重点[J].经济研究参考,2010,58:45-46.

[2]马绍敏.完善医院内控制度,加强医院经营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7,4:58-59.

[3]刘丹.加强医院内控建设,构建自身免疫体系[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100-101.

[4]陆红梅. 强化医院内控制度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财经界,2014,27:148-149.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风险内部控制
基于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核心业务流程优化
动态业务流程管理在发电机组制造企业中的运用
试论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试论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