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2016-10-21 08:33朱明艳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独立学院

摘 要:课堂教学中使用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通的交流现象。本文利用比利时语言学家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

关键词:独立学院 英语口語教学 语码转换 顺应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20-01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我国在人才培养中对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特别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1]。因此,大学生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一目了然。

独立学院承担了我国高校近三分之一的人才培养重任,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同样重要。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入学时英语基础很差,英语口语将“不敢讲、不地道”等现象呈现的淋漓尽致[2]。因此,在独立学院的英语口语教学中,老师需要适当地借助母语完成交流,这是一种语码转换现象。为此,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1 语码转换及顺应性的内涵

1.1 语码转换的内涵

语码指符号系统,供交际使用。语码转换指在同一交流中,说话者根据需要在交流中轮换使用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3]。也可以说指语言交流中采用两种或以上的语言变体的现象。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是一种为了顺应沟通目的交际策略,以此避免会话的中断并保持顺利的交际[4]。语码转换可能是一个词或几个会话,不拘数量。

1.2 顺应性的内涵

比利时语言学家Verschueren在1999年的著作中阐释了顺应性[5],并认为语码转换是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需要[6]。语言现实顺应强调语码转换是为了实现最终的交际目才顺应语言事实的;社会规约顺应指出语码转换是为了顺应社会风俗习惯等;心理动机顺应指在交际过程中顺应交际者心理动机[7]。

2 理论依据

2.1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

顺应论由Verschueren提出。该理论指出:语言使用者进行语码转换是为了接近或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8]。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选择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顺应。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需要适当地进行语码转换。

2.2 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适当地进行语码转换是为了顺应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语码转换可以受到Krashen的“输入假设”的启发。该假设秉持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前提是要理解输入语言,只有理解输入语言才能保证学习者领悟和吸收所学语言。例如,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可以利用语码转换解释术语和语法,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输入的理解。

3 独立学院英语口语教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3.1 语言现实顺应

语言现实顺应指语码转换是为了实现交际目的才顺应语言事实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某些汉语单词和英语单词不能对等,教师语码转换对语言现实的顺应可以弥补语言空缺和空白。

如:提到“风水”、“老干妈”、“茅台”、“荔枝”、“三顾茅庐”、“阴阳”、“太极”等,教师用汉语进行语码转换可以弥补语言空缺,是语言现实顺应的体现。

3.2 心理动机顺应

心理动机顺应指交际过程中顺应交际者的心理动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适当地进行语码转换可以顺应课堂管理、创造幽默等需要。如:

Teacher: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安静!

Student:(in silence)

Teacher:If you feel it is no use listening to me, you can get out.

教师用汉语进行语码转换、顺应心理动机需要——规范学生纪律、要求他们专心。

再如:

Teacher:What does money mean to you?

Student:Money is not everything.

Teacher:yes, you are right, but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信用卡才是万能的。

教师可以用汉语进行语码转换来营造幽默的气氛。

4 结语

本文首先阐释了语码转换及顺应性的内涵;然后罗列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后例证了独立学院英语口语教学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本文可为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语码转换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蔡基刚.如何评价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J].外语界,2002,(1).

[3] 李经纬,陈立平.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337-345.

[4] 高晓薇.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与功能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218-220.

[5] Verschueren,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New York, Sydney,Auckland: Arnold. 1999:68-69.

[6] 曲晶,孙芙蓉.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J].现代教育科学,2007,(3): 148-150.

[7] 李俊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及其原因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4):118-120.

[8] 于国栋.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J].外国语,2000,(6).

作者简介:朱明艳(198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独立学院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华语电影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