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质疑习惯“三部曲”之拙见

2016-10-21 21:00吴雪光
青年时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三部曲质疑数学课堂

吴雪光

摘要:问题意识最重要的外显特征是质疑,即把心中的疑惑以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然后进行积极的思考,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捕捉学习疑点,以达到敢问、乐问、精问的质疑目标。

关键词:数学课堂;质疑;敢问;乐问;精问

一、宽松氛围,解放心灵——敢问

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心理制约因素是畏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畏惧犹如一副心灵枷锁,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有时本来想问问题,但担心老师不予理睬和批评,害怕同学嘲笑,导致学生的质疑热情淡化。所以,教师要力求做到:(1)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经常以适当的方式,适时地引导,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学生课堂安全感,让学生心灵得到舒展,为学生“敢问”的提供保障。(2)树立质疑无错观。当学生提出或对或错或难或易的问题时,要给予及时表扬鼓励。不但教师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接受,更要让其他学生也要正确对待,不嘲笑、不讽刺,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为“敢问”保驾护航。(3)当学生遇到有问题说不出或说不明时,教师应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准确找到质疑点,顺利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成功扫除“敢问。一切心理障碍。如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课教学时,笔者创设了一个谈话情境,通过精心创设一个趣味性的宽松氛围,解放了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毫不拘束地提出疑问,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新知的欲望,产生“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内在动力,以高昂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养成有疑即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实现“敢问”。

二、捕捉疑点,连环突破——乐问

课堂上,教师应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及时引导学生捕捉疑点,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如在《正弦定理》第1课时教学时,先出示一张风景秀丽山水照片,学生们瞠目结舌。接下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游览风景区,欲在两岸之间架设一观光索道,需要测量两山之间A、B两点的距离,现在岸边选定1公里的基线AC,并在A点处测得

三、创设情境,掌握技巧——精问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提出真正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不仅要追求问题量的增加,更要追求质的提升,只有确保质与量的共同提高,才能使学生的个体思维更活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依据高中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设质疑情境,以露出破绽、故意设障、留出疑问为切入点,给学生提供“有疑可质”的时空。如例:已知函数f(x)=loga(x+1),g(x)=loga(1-x)(a>0且a≠1)。(1)求函数,(x)+g(x)的定义域;(2)判断函数f(X)+g(x)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教师先请两位学生上台解答第(1)题,针对出现了解法不同但结果相同的两种情况(解略),引导学生进行解法评价。但这时,教师并没有急于指出错误的地方和原因,而是不动声色地请学生继续解答类题:loga(x+1)+loga(2+x)(a>0且a≠1)的定义域。通过类题呈现的矛盾结果无疑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引起了认知冲突,笔者认为错因辨析的时机已到。经过教师指引、学生互相讨论,指明了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在于将函数解析式化简后再求定义域时扩大了变量x的范围。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创设各种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捕捉疑点,真正让每个学生从情境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努力提高质疑能力。

猜你喜欢
三部曲质疑数学课堂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