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菌糠再利用栽培黑木耳配方试验

2016-10-24 06:40巩晓丽李培习
蔬菜 2016年4期
关键词:黑木耳长势转化率

卢 勇,巩晓丽,李培习

(1. 临沂市农业局,山东 临沂 276001;2. 临沭县农业局,山东 临沭 276700)

近年临沂市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迅猛发展,日产量5 t以上的就有5家,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菌糠,为此,笔者联合山东效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菌糠栽培黑木耳的配方筛选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基质:菌糠取自公司工厂化栽培杏鲍菇菌糠,杏鲍菇栽培原料配方:杂木屑75%(质量百分数)、麸皮22%、糖1%、石灰1%、碳酸钙1%。

供试菌种:黑木耳菌种为生产上的自留品种。

1.2 试验方法

黑木耳栽培料配方设计见表1。选择无污染、无霉变的杏鲍菇菌糠,去除残根,粉碎晒干,然后按照表1配方将菌糠与其他原料按比例均匀拌和,按1︰1.5的比例加入水拌匀后装袋。选择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规格17 cm×35 cm。装袋、灭菌、接种采用常规技术。每个栽培袋湿质量约1.2 kg,干质量约0.5 kg。接种后置于20~28 ℃下避光培养菌丝,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每袋打孔150个进行催耳,出菇及采收采用常规技术管理。

每个配方栽培袋设500袋,每个处理随机抽取100袋,3次重复。培养过程中定期仔细观察、记录各配方菌丝生长势和菌丝满袋时间,采收后统计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表1 供试配方成分含量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方对黑木耳菌丝长势的影响

不同配方黑木耳菌丝袋内长势情况见表2,各配方均有污染,但没有明显差异。对照处理的菌丝长势较弱,添加菌糠的配方菌丝生长浓密、健壮。随着配方中菌糠量的增加,菌丝长势逐渐增强。处理1(CK)菌丝生长速度慢,配方2~5菌丝生长速度快、细密、颜色洁白,生长最快的处理5比对照菌丝提早6 d满袋。说明加入了杏鲍菇菌糠的基质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2.2 不同配方对黑木耳出耳量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

从表3可得出,配方中随着菌糠含量的增加,产量逐渐降低。配方1平均单袋出耳干质量最高,为34.1 g,处理5最低,为27.6 g,较CK下降19%;处理5较CK生物转化率下降17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了杏鲍菇菌糠经过一次杏鲍菇生产利用后,营养成分消耗较大。

表2 不同配方培养料菌丝生长比较

表3 不同配方对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

2.3 不同配方对黑木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由于处理2、3、4、5添加了菌糠,单袋成本明显降低,处理3(菌糠含量为30%)的利润最高,比CK提高了16.5%;但随着配方中菌糠含量增加,产量也随之减少,处理5效益最低,比CK降低10.6%。

表4 不同配方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 结论

通过试验表明,将杏鲍菇菌糠以一定的比例添加到培养基质中,黑木耳菌丝生长快、长势良好,但是生物转化率有所降低。当菌糠添加量为30%时综合表现良好,产量略减小2.7%,但生产成本可降低近20%,效益增加16.5%,因此利用杏鲍菇菌糠栽培黑木耳是可行的。这样不仅使菌糠废料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又解决了黑木耳栽培原料的来源问题,节省了投资,降低了成本,可以针对当地产业优势,推广菌糠与食用菌再生产的有机结合,推进食用菌产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利用菌糠废料进行黑木耳生产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有着重大意义,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黑木耳长势转化率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山西270多万公顷秋粮长势良好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
德江黑木耳
曲料配比与米渣生酱油蛋白质转化率的相关性
西藏林芝地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的探索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