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中澳自贸区研究

2016-10-25 03:29孔怡婷胡高福
北方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澳贸易额两国

孔怡婷++胡高福

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同年6月,中国作为澳大利亚连续6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澳大利亚签署了自贸协议,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以及中澳自贸区的成立使得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深。

一、中澳自贸区的建设背景

(一)中澳经贸往来概况

自1972年12月21日中国与澳大利亚正式建交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层面,两国都展开了密切的交流联系。在建交四十多年里,中国与澳大利亚深入合作,中澳双边贸易一直以有序良好的姿态发展。2010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为880.9亿美元;2011年,中澳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166亿美元,增长了3.2%;2012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为1223.1亿美元,增长了4.9%。中澳经贸直至2013年仍呈现上升的态势,2013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为1363.8亿美元,增长了11.5%,成为近几年中澳经贸成交额最大的年份。但此后中澳双边贸易额开始下滑,2014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为1281.7亿美元,下降了5.9%;2015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仅为1070.3亿美元,下降了16.5%。其中矿产品一直是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主力产品,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统计,2015年1-9月澳大利亚矿产品出口额为290.5亿美元,下降36.6%,占澳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2.7%。由于矿产品占澳对中出口总额的60%以上,因此,矿产品对中国出口的表现基本代表澳对中出口的整体表现。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铁矿石这类大宗商品产量减少,虽然近两年中澳双边贸易呈下降趋势,但中澳贸易额仍超过千亿美元,这表明中澳经贸合作仍紧密。虽然中澳两国贸易面临着挑战,但只要双方积极面对,就能共同度过难关,这也是促进中澳合作,建立中澳自贸区的主要原因。

(二)中澳自贸区谈判进程

中澳自贸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共同建立的自由贸易区。中澳自贸区经两国共同努力,谈判十年之久才终建成,签订了中澳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FTA)。

自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制造”开始行销全世界,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格局,中国企业开始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这为中澳两国经贸合作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4月18日,中国政府与澳大利亚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备忘录》,标志着中澳自贸协定谈判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澳双方在文化、政治等方面不断接触,进一步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

2013年7月,澳方称愿加强与中方的沟通协调,以灵活创新的方式积极推动中澳自贸协定的谈判。但好景不长,11月,因澳方公开批评中国划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做法,致使中澳FTA的谈判过程出现波折。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国政府积极与澳方展开友好会谈,2014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结束G20峰会后,对澳大利亚展开国事访问,双方共同宣布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实质性结束。2015年6月17日,中澳双方签署自贸协定,中澳自贸区经历20多轮的曲折谈判终建成,协定自2016年1月1日起生效。从此,两国将密切合作,优势互补,为中澳两国的经济以及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二、中澳自贸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源自“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它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穿过印度洋和红海,至东非和欧洲。新丝路则在此基础上不断建设完善。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从有重大影响力的地区大国转变为世界大国的过程中,针对大周边地区实行的一项中期战略,目的在于和平地突破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构筑涵盖大周边的区域性政治安全经济网络体系,经济建设是领域的重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各国通过加强政府之间的往来,全面拓宽对外开放的合作格局,使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有利于构建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共同繁荣。

(二)中澳自贸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打通我国向西发展通道的同时也打通了我国向南的发展通道,澳大利亚政府也表示出了对加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浓厚兴趣,为此中国表示热烈欢迎,因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并不拘泥于原有的既定路线,中国也诚邀其他各国的加入。此外,澳方政府积极邀请中国参与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的计划,澳洲北部的开发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有了可能。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一旦成功,不仅能对中国的经济改革、产业升级、资源配置产生强大的推力,更能促进中澳自贸区更好的发展。

中澳自贸区的建设使得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联系更加紧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弥补了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来的不足。如此一来,中国建立中澳自贸区、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就将全球大部分的经济体囊括进来,各国之间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强,通过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就能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从而实现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新发展。

三、中澳自贸区面临的挑战

(一)金融危机余波未平

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距今已有七八年之久,但其影响事实上并未消除,全球需求下降,石油、铁矿石的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中澳之间贸易往来最多的商品是铁矿石,而因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钢铁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钢铁企业减产,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减少了,这就导致铁矿石生产过剩,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因此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对中澳双边贸易的扩大构成了挑战,影响了中澳自贸区的建设。endprint

(二)来自美国“两洋战略”的威胁

“两洋战略”指的是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TTIP),其中TPP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突破了传统的FTA模式,其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0%。TPP与TTIP筑造了一个市场准入屏障,使得中国等发展相对较为滞后的国家无法加入,而两洋战略又将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都囊括进去,因此两洋战略一旦成功,美欧采纳的技术标准都将可能成为未来双边、多边和地区间贸易谈判的参考标准,进一步巩固其规则制定的垄断地位和话语权,那么中国的局面将十分被动。澳大利亚作为两洋战略成员国和美国的同盟国,需要协调好中澳与美澳两方的关系,若协调得不好,则会影响中澳自贸区的建设。

(三)澳大利亚政局不稳

澳大利亚不像中国是只有一个执政党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它是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澳大利亚大小政党有几十个,9年来换了5个总理,党派林立和总理的频繁更替导致澳大利亚政局混乱,政治的不稳定性进而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局的不稳使得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下降,低迷的商业信心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这无疑是对中澳自贸区建设的一大阻碍。

(四)两国产业合作中的摩擦与冲击

中澳FTA的签署使得两国贸易往来越来越多,澳方政府将对赴澳投资的中国企业降低审查门槛,并作出便利化安排。但澳大利亚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中澳两国文化、地理位置等差异显著,赴澳投资的中国企业免不了磨合适应。例如,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赴澳投资设厂的相关人员就需要与当地牧民建立良好的关系,两国人民在沟通的时候会有不同程度理解上的偏差,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中澳自贸区的顺利发展。此外,自贸协定签署而实行的降税和免税政策,对两国相关行业都会有冲击。从短期来看,澳大利亚出口到我国的乳制品以其在国际市场的声誉、良好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势必会对我国乳制品行业造成威胁,我国乳制品在国内的市场所占份额将会有所减小,一些中小型或刚起步的企业将有可能在这场竞争中直接败下阵来。同样,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商品出口至澳,也会让澳大利亚本土产业受到一定的冲击。

四、中澳自贸区建设的实施路径

中澳自贸区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所签署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整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之一,它的建设需要来自各方的通力合作,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要各尽其职,促进中澳自贸区的良好发展。

(一)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在短期内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来协调中澳之间的商品竞争,支持相关行业的发展,这样才不至于让中小企业在一开始就淹没在竞争中;同时也要加强进口产品的检疫力度,这样才能让民众吃得放心用得放心。从大宏观环境来说,澳大利亚政府应当稳定政局,赢取民众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应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上有效推进中澳自贸区的建设。比如我国油气和矿产资源对国外依存度高,中澳自贸区的成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这也意味着我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进口依赖程度大。“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强了沿线各国的合作,我国与世界铁矿石储量较高的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我国可从这些国家进口,打破我国对其过度依赖,不被澳方所牵制。

(二)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应当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奖惩机制,提高自身实力,加快进行产业升级,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适应接下来将要面对的竞争,将挑战变成机遇,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两国的商品在市场形成竞争后,企业会为了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对对手进行研究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提高商品的质量,也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为两国消费者服务。

(三)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方面,要以实际行动支持中澳自贸区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也要理性消费,不盲目崇拜进口商品,根据需要进行购买,同时也要发挥监督作用,若发现商品有任何不符合国家标准或有损身体健康的,应及时进行投诉,让政府严查整改。

中澳自贸协定的签署使得中澳两国关系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期。中澳自贸区的发展影响着中澳两国以及亚太地区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此外,中澳自贸区的建设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密不可分,自此我国将不断深化和其他国家的合作,积极主动地推进中国的发展进程,努力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杨再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澳贸易额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中澳中学英语课堂组织形式对比
中澳煤炭产业的合作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为中澳交流架设“金”桥——记金信集团董事长须斌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