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背景下吸引外商投资的对策研究

2016-10-26 21:53刘欣林干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2期
关键词:投资环境

刘欣++林干

摘要:跨国公司在华进行投资战略调整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我国而言,这种趋势将有助于我们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结构的优化,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然而,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并购也可能对相关产业造成冲击,从而影响我国的产业安全。因此,未来我国加工贸易应该如何调整适应性环境。在引资过程中我们很难针对外资来源来选择利用外资,但我们可以通过制定针对性的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打造产业集群等方式来吸引目标外资来源,优化外资来源结构。

关键词:外商投资;投资环境;外资来源结构

中图分类号:F114.3;F2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1

一、根据外资来源结构特点制定引资政策

受地缘因素、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来源外资都有自己的投资区域偏好,各省市外资来源结构也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例如,山东省吸收外资以韩国为主,广东省外资以中国港澳台地区最多等。各地区若能根据外资来源结构特点制定引资政策,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对现有外商加强沟通与政策协调。各地方政府要切实关心和保护投资者权益,采取多种形式,与外商保持密切沟通,就投资环境、相关优惠政策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并及时解决其在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保持吸收某一外资来源的优势。

二是对优势外资来源进行深度调研。各地区可深入研究自己主要外资来源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判断其是否看重政策法规、商务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情况等投资因素,确定其主要的投资类型,如寻求市场型、寻求资源型、寻求效率型等。然后,投其所好,有针对性地制定引资政策,扩大吸引特定外资来源的优势。

三是把外资综合效应的评价,作为制定针对性政策的依据。不同外资来源的效应存在差异,并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只重量、不重质的外资引进,将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水平,考查主要外资来源的综合效应,最大限度地获得期望外资效应,防止政策制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二、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欧美发达国家投资

欧美投资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输出的60%至70%,而在我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外资比例并不高,2011年还呈下降趋势。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竞争力可吸引更多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欧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投资,优化外资结构。

一是建立统一可预见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规范外资企业的经营,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针对我国外资立法层次较多、分散、零乱的现状,加强对外商投资地方性法规的清理工作,使其保持一致。同时要特别注重保持外商投资政策法律的相对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期性和可操作性,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长期投资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此外,建立竞争性的法制化市场体系也是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重要因素。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反垄断法,加强环保立法等,保障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竞争机制。

二是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完善、高效率的配套服务。建设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创造透明、便利、公平的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继续深化外资审批体制改革,促进投资便利化,调整外资审批内容、简化审批程序、最大限度缩小审批范围、增强审批透明度。

三是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引导外资投向。欧美跨国公司多把开拓我国国内市场作为经营策略的首选,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跨国公司在全球业务出现亏损的同时,中国市场却成为大型跨国公司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中心。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世界投资前景调查(WIPS),中国继续在投资者FDI理想目的地中位居榜首。我国可结合利用外资促进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等各类功能性机构,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政策支持,通过开放市场等手段引导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三、打造产业集群获得外资来源国聚集效应

外商倾向于选择相同来源国企业聚集的地区进行投资。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外资企业数量多、聚集程度高说明当地的投资环境存在一定的优越性,适合外资企业生存发展,从而产生所谓的“示范效应”。与决策者属于同一来源地的外资企业聚集状况更具参考价值,相同国别外资企业的某些共同特征使其更具可比性,示范效应也更突出。所以打造产业集群,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有效手段。

一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本国的生产过程中与国内的众多关联厂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企业的生产运作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核心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会促使其他关联企业做出同样的决策。这相当于将母国的生产流程整体转移至东道国的某一区域,从而产生显著的来源国聚集效应。广东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台湾电子产业厂商开始试探性在东莞投资办厂。早期投资者成功的示范效应进一步吸引了更多的台资企业进入该地区,台湾著名的电子企业台达、光宝、微星、技嘉等都在此地投资设厂,并将在台湾的配套网络整体复制过来。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逐渐扩大,北大方正、华冠科技等国内知名电子信息企业也纷纷落户,东莞已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计算机零部件基地和国际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我国的大中城市较多,可依托各自要素禀赋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作者简介:刘 欣(1986-),女,经济学博士,呼伦贝尔学院讲师。

林 干(1985-),男,农业推广硕士,共青团呼伦贝尔市委员会。

猜你喜欢
投资环境
加快我国贸易投资便利化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企业家投资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FDI对陕西经济影响的研究
中国投资环境现状及投资策略分析
投资环境对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