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职移动学习

2016-10-27 08:08蒋涵毅
人生十六七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育

蒋涵毅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20033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互联网+时代中职移动学习

蒋涵毅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20033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互联网+时代的中职教育需要强调个性化、智能化和灵活化,以适应学生的特点和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现代化职业教学理念。同时考虑到中职学校管理和发展的需求,因此提出中职移动学习模型,利用了校园云的技术特点,整合成既灵活又据集成性的高效率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中职;校园云

一、引言

上世纪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络技术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模式与学习方式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其灵魂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其最大优势是个性化、互动性、开放性。(顾明远)“互联网+教育”开启的网络学习时代,学习方式从传统课堂教学“一对多”模式发展为“多对多”方式,移动学习等新的互联网学习模式随之发展起来。

移动学习,也就是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是远程教育发展的产物,著名的爱尔兰教育家Keegan将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而移动学习就是其最新的一个阶段,具有学习无处不在的特点。这种学习模式因其对设备和网络的要求较高,因此直到近几年宽带和4G网络范围的扩大,移动通信设备普及、移动云等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资费的下降才得以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逐渐开始对移动学习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平台建设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对移动学习在各国各学科学习中起到的影响也进行了不少调查,得出了肯定的结论。而一些知名MOOC平台、互联网学习平台的建立也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也诞生了包括“超级课程表”之类的移动互联网教育产品。此外,在一些高校和高职也已经开始尝试利用移动学习平台来提高教学效率,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移动学习的研究仍存在许多空白。

(1)研究对象还停留在高校、高职以及成人远程教育,而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未受到重视。而中职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影响更大,移动学习个性、趣味等优势更易体现。

(2)研究内容大多为平台技术或单一学科的应用。由于众多移动学习产品以点状形式存在,主要在课外辅导等环节中发挥作用,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在校园学习中尚未成为主流,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不够系统。

(3)研究内涵还停留在移动学习“硬件平台建设”和“内容建设”上,但对于完成之后如何形成高效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创新还鲜有涉及。

根据《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2015年全国已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互联网全覆盖,2017年学生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自主学习,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而根据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指导,各中职学校积极改造校园网的过程中都在探索如何利用好先进的网络技术,并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提供服务。在此契机下,本文以中职教育为例,探讨基于校园云的移动学习模式。借助于校园云强大的平台处理能力,提出一种集成式移动学习模型。一来改变了之前由于受制于平台处理能力、网络通信能力和移动终端的配置局限,以下载学习为主,在线互动为辅的初级移动学习形式。二来它可以利用校园网集管理、用户、资源于一身的优势,实现移动学习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校企联动、学用结合,旨在系统性的贯彻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现代化职业教学理念。

二、中职移动学习优势

中职学校教育改革和信息化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利用好移动学习可以使未来中职学校教育更为个性化、智能化和灵活化,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而以校园移动云为基础的移动学习模式更符合中职学校的特点。

(一)碎片化与系统性相结合

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知识结构已经改变着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式。而这种新的信息与知识组织形式也改变了学习方式,造就了碎片化学习的发展。而职业教育领域,课堂学习内容与职场中技能需求的矛盾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时间灵活的培训,这就与碎片化学习特点相吻合,而移动学习模式就是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随时随地的碎片化。

而另一方面,知识技能体系又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学校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提供与专业相符合的完整的知识技能架构,所有的学习内容虽然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其实质依然具有系统性。这样,学生既能够随时获得最新最需要的知识,也对自身专业有更为完整的了解,有利于未来的继续教育,为将来进入高职或在职培训做准备。

(二)可控性与共享性相结合

由于移动学习所依赖的平台和资源库由学校统一管理,学校是整个平台的管理者、资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因此整个移动学习平台更具有可控性,并有利于完善和发展。学校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发布,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反馈来完善和更改资源库和云平台的服务和功能。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和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来安排学生和教师丰富和更新学校资源库,从而构建为个性化和高效的平台。另外,由于平台的统一管理,安全性也更高,还可以通过应用程序黑名单策略提高安全性,同时提供性能更好的服务。

虽然学校掌控着校内平台和资源的使用和开发,但也并不影响其对外的交流和共享。由于移动云技术便于资源整合和共享的特点,校园移动学习平台可以与其他兄弟学校、合作的企业甚至是社会教育机构进行互通,实现资源的共享。师生通过各自的移动终端,利用平台的链接就可以方便的获得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信息。例如学生可以方便的通过平台与合作办学的国外学校进行互通,获取对方学校的图书馆、数据库等资源,而不需要VPN等设置。

(三)低成本与高效率相结合

移动学习方案可以实现“按需分配”的资源管理模式,从而大大降低了采购和维护的成本,有利于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诸如智慧校园、仿真实训等原本成本相当高的教学软硬件需求,通过云技术,各类软件的部署、维护、升级都在后台统一完成,从而减少了采购量。而资源库的存储也变得更为安全可靠,空间更大,还减少了硬件和时间的投入。对于师生而言,只需要设备要求不高的客户端,就能实现资源的获取和互动沟通,还无需担心病毒等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以某5000人规模的中职校为例,利用虚拟服务器协作处理的模式后总拥有成本(TCO)比传统网络成本低近40%。

虽然成本降低了,教学效率却变得更高了。随时随地愉快又生动的移动学习所提供的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以及人性化的教学服务都使得学生学习更有动力,教师指导更有效果。无论是国外进行的大学生调查还是上海某中职校学生的调查都表明大多数的同学都支持移动学习的方式,并希望能提供更多互动和弹性的学习内容。也就是说,移动学习的模式让学生更有学习积极性,而教师的角色也改变为一名指导者和学习过程的参与者。而学习动力促进了学习效果,曾有非洲某学校使用移动学习来教数学后,学生成绩在18周内就提高了近4%,对于长期缺乏学习兴趣有学习困难的中职学生来说,情况非常相似。且有研究表明,中职生更需要通过实践感悟、职业榜样以及行为导向等方面去提高学习效果,而移动学习平台可以创设活泼仿真氛围;具备过程性评价能力、互动可扩展能力以及提供竞赛协作等学习形式,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学习积极性,获得榜样的力量,从而改善学习成绩。

三、中职移动学习模型

互联网+时代需要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通常包含了学生对个性化学习的愿望以及学校为学生终身学习服务的理念。中职移动学习模型就是要在有效的平台上努力实现学生的愿望和学校的教学理念。该模型(如图1所示)集合了虚拟化服务层、移动设备应用和外部资源库。虚拟化服务层是整个模型的技术基础,为移动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移动设备应用是整个模型的核心,学校师生通过移动设备及相关应用利用虚拟化层所能提供的服务开展移动学习活动,并最终落实教学与学习目标。另外,外部资源库是该模型的发展保障,可以通过不断的补充和扩展为移动学习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和有效的支持。

图1:中职移动学习模型

(一)中职移动学习首先要建设一个以云技术为支持的平台,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终端进行学习和服务。该平台技术架构上与通常移动云的模型相同,包括接入到云的移动终端设备和提供资源或服务的虚拟化层,中间由提供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所连接。这种服务模型的运算和处理都在云端完成,突破了传统模式应用程序都必须依赖终端设备的限制,可以提供高效的计算和存储服务,同时具有高效稳健的数据处理能力,还能降低用户成本。中职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已经走在了普教的前面,发达地区的学校开始拥有足够大的无线网络带宽(不少学校已经达到万兆级),但是其他教学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仍然困扰的不少学校,而这样的技术可以为教学创新提供巨大的空间和经济价值。

(二)在移动云技术的基础上,考虑到中职学校学生年龄层较低、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较大等特点,中职移动学习强调了利用移动设备对教学活动的集成式管理。

(1)利用统一门户实现教学管理集成。由于现在的师生移动终端的拥有率非常的高,网络使用率也很高。2015年中国人智能手机拥有率已经高达86%,4G网络用户超过60%。通过移动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统一的门户在任意终端进入并实现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无论线上线下都可以实现实时或非实时的沟通。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自信心较低,情绪容易不稳定,更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怀和鼓励,教师需要随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并给与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同时,针对中职生主动性较低,自控能力差的问题,平台集成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系统,可以将学生所有学习活动整合起来进行管理,开放学习中蕴含集中管理,可以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杨宗凯)。

(2)通过筛选管理应用集成。该平台上的内容设计、发布和管理是集中化进行的,有利于保障学习内容的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有调查表明55%的中职生不愿意课余进行技能锻炼,但通常活泼好动手、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重,因此更容易接受网络上的新应用,当然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平台可以推送自制有针对性的应用,并发布优质的公共应用程序到应用商店,学生不再需要从良莠不齐的公共网络平台中搜索材料,而是可以简便而直接的从学校的平台中获得精心挑选过的免费资料。

(3)借由资源池实现资源集成。移动学习模型的资源库建设不仅可以依靠云平台巨大的资源池存储校内所有的教职员工的教案、课件、实验手册等文本文件或者是比较庞大的教学视频、音频资料以及试题库等资源并加以整合和管理,还可以将其他兄弟学校的资源库、学校采购的社会资源以及合作企业提供的资料或服务集成到统一的平台中,发挥联动优势。由于资源经过平台统一发布,不仅本校师生在使用时不再受到个人终端配置的限制,还可以便于外部企业或机构与本校师生开展教学联动。由于中职生情绪耗竭水平高于高中生,更容易学习倦怠,又比高职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弱却更需要技能熟练度,因此资源的不断更新且与企业的联动更能够引导、维持或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

综上,该模型基于虚拟化层平台兼顾了集中管理和开放架构,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大、能力差别大的情况实现了使用便利和个性化服务,同时旨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发展性和实践性,并使得以私有云为基本特征的校园网具备可扩展性,延伸了其社会服务能力。

四、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在平台搭建之后中职移动学习方案就是根据学生特点以及职业教育特点落实其各类教学应用,尤其突显个性化学习特点以及服务型教育理念。

(一)智能课堂教学

利用移动学习模式可以创设智能化的学习环境,实现更为生动有效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年龄偏低、生活经验缺乏的中职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技能。借助移动设备,课堂上可以增加互动环节,并完成数据收集和分析,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度和学习动力。例如实时投票、在线测试、配音游戏等都可以在移动学习平台上进行,这些手段都能够在课堂上帮助教学内容的落实并增加学习趣味性。

(二)课外协作学习

移动学习模式可以方便有效的实现学生合作的学习,从而发挥中职生不同的个性,扬长避短,提高学习自信心,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统一的门户或账号,若干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自己的移动设备完成同一个任务并得到教师实时或非实时的指导。一些项目制的教学任务如动画制作等就可以安排同一组的学生用同一个账号进行制作,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工作分配去进行作业,统一的界面避免了素材丢失、更新不同步等麻烦。

(三)仿真实训操练

移动学习模式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仿真实训,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便于提高学生对技能掌握熟练度。由于仿真设备和软件价格普遍较高,学生在实训中心能够操练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再加上诸如化工专业实训还涉及到安全问题,因此现有的实训环节中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实训的时间不长。但利用了移动学习模式,仿真软件可以统一发布,学生就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进行模拟了。同时,学生模拟学习的情况还可以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再进行指导。

(四)深化校企合作

移动学习模式使得校企合作可以全方位的深入进行,从实时咨询、资源共享、职业规划到在职培训等各方面都可以有效的开展。学生、校方和企业都只需要通过平台的统一门户就可以实现三方的沟通,各方既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消息或资源,也可以了解或获取信息和资源。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获得企业方发布上来的用工需求和岗位要求,从而了解行业和岗位的现状并改进学习;校方则可以因此及时了解从而改进培养方案,更新学习内容;企业方也可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以及学校培养计划。

五、结论

总而言之,当校园网发展到云时代,中职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改革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利用好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云技术的发展,促进中职教育提高教学有效性,大力推进移动学习。

[1]高祥翀.基于碎片化学习的远程开放教育移动学习模式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校学报,2012,(11).

[2]Desmond Keegan.丁兴富,译.从远程学习到电子学习再到移动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0,(5).

[3]Abdullab Yousafzaiab.Multimedia Augmented M-Learning:Issues,Trends&Challeng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6.

[4]N.Mallikharjuna Rao et.al,Cloud-computing Through Mobile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2010.

[5]吕森林.移动学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出版参考,2014,(12).

[6]李桂英.基于云教育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型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7]L.Briz-Ponce et.al,Learning with mobile technologies-students’behavior[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

[8]王磊,周冀.无边界互联网+教育[M].中信出版集团,2015.

[9]吴名星.基于云教育平台的移动学习环境构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10]Mohamed Sarrab,M-learning in education:Omani Undergraduate students perspective[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

[11]Zahra Taleb et.al,The Effect Of M-Learning On Mathematics Learning[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

[12]兰鹏飞.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支撑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13]张冬梅.中职生非智力因素的现状及职业教育培养策略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14]王秀珍.高中生与中职生学习倦怠与自控能力比较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

蒋涵毅(1977-),女,汉族,上海人,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基础部教师,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IT项目管理。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