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联合脑心通胶囊降低老年性脑梗死危险的疗效观察

2016-10-31 06:09梁城铭张诗童马涤辉韩昕彤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脑心通老年性有氧

梁城铭 安 刚 张诗童 马涤辉 韩昕彤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有氧运动联合脑心通胶囊降低老年性脑梗死危险的疗效观察

梁城铭安刚1张诗童2马涤辉3韩昕彤3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脑心通胶囊对老年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确诊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80例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2粒/次,3次/d,口服,3个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1次/d,30 min/次,3个月。分别测得两组在实验前后老年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危险因素指标值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危险因素指标值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有氧运动联合脑心通胶囊可以更加安全有效改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指标值,降低老年性脑梗死复发率。

老年性脑梗死;脑心通胶囊;有氧运动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美国心脏协会历年《心脏病与脑卒中统计》一书中肯定与强调规律的体育运动在防治心脑血管病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规律的有氧运动能降低慢性病患者45.9%的全死因风险〔1〕。脑心通胶囊临床现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老年性脑梗死。该药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等作用〔2〕。本文旨在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脑心通胶囊对老年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50~82岁,平均(67.95±15.37)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3~83岁,平均(66.18±13.05)岁。两组性别、年龄、病变性质、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于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拟定,患者经头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支持诊断,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符合老年性脑梗死。在治疗之前和病程的24~48 h行头颅CT或头颅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影像学显现脑部相应的病灶患者。

1.3排除标准①低血压、低血糖患者;②吞咽困难者;③有严重的心、肝、肾、肺部疾病;④会使药物吸收受到影响的重症胃肠疾病患者;⑤有精神症状无法合作者;⑥过敏体质者;⑦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⑧孕妇及哺乳期者。

1.4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2粒/次,3次/d,口服,疗程3个月,不进行任何有计划性的锻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有氧运动,方式包括徒步、太极拳隔天交替有氧运动方式(每次50 min)。徒步:在适宜负荷范围内25 min,间歇10 min;太极拳:以24式简化太极拳为运动方式,16 min间歇5 min。运动需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下进行。有氧运动负荷的控制:心率=最大心率×(60%~75%)。最大心率=220-年龄(心率大约控制范围120~140次/min)。受试者入组后,不允许自行应用其他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1.5观察指标各组均在每次治疗结束后,由专人记录患者血压、心率情况,分别抽取所有受试者实验前、试验后各两次的5 ml肘部静脉血,监测受试者实验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高、低密度脂蛋白等各项脑梗死危险因素指标的变化情况。

1.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 果

两组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3 讨 论

有氧运动可通过调节脂代谢、血糖,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及抗氧化、抗炎症等多种机制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氧运动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3〕。由于有氧运动增加了胰岛素受体的活性,能有效改善肌肉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胰岛素受体后机制可能在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起重要作用〔4〕,同时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血脂、脂蛋白代谢,增强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5〕。脑心通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应激、降压、调脂、抗氧化等多种作用,能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降低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6〕。

1Schoenbom CA,Stommel M.Adherence to the 2008 adult physical activity guide lines and mortality risk〔J〕.Am J Prev Med,2011;40(5):514-21.

2潘妍婷.脑心通治疗脑梗死病人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8):493-4.

3Blair SN,Cheng Y,Holder JS.Is physical activity or physical fitness more important indefining health benefits〔J〕? Med Sci Sports Exerc,2001;33:S379-99.

4史亚丽,刘新生,王瑞元.有氧运动对中老年人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4;24(4):26-7.

5孙锋,孙春锋.太极拳运动对老年高血压的干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4):6862-4.

6朱伟.脑心通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025-6.

〔2015-02-19修回〕

(编辑苑云杰)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No.320675013222)

韩昕彤(1977-),女,硕士,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研究。

梁城铭(1978-),男,硕士,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高校体育教育理论研究。

R743

A

1005-9202(2016)18-4465-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8.029

1吉林大学校医院2吉林省前卫医院

3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猜你喜欢
脑心通老年性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脑心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内Ca2+的影响
华法林联合脑心通胶囊对心房颤动的抗凝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