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2016-11-01 20:55程虎印刘亮亮李卫中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普查标本

程虎印,刘亮亮,李卫中

(陕西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中药农业·

关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程虎印*,刘亮亮,李卫中

(陕西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是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完善。基于参加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的工作实践,笔者通过对室内工作与外业调查工作的积累和综合分析,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中项目管理、技术执行方案和普查信息管理等三方面的部分内容提出了修订意见和建议,以期不断完善普查技术规范,为后续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管理;技术方案;信息管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的决定,陕西省作为第二批中药资源普查试点省,《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1]已颁布实施。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于2012年启动,至2015年基本结束,笔者作为省派专家参加了前期文献调查、普查技术方案的论证与培训、普查主要技术装备执行方案的论证、技术装备的采购等工作,并担任县级中药资源普查队队长职务,遂行一线实地普查任务。三年来的普查工作实践证明,《规范》在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践行与验证。笔者认为,其中的项目管理、技术方案、信息管理等一些技术方案细节条款有待校订或完善,并就此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就教于同行、形成共识,不断完善《规范》,为后续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提供参考。

1 项目组织与管理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是在一定时间区限、一定技术要求和既定资金预算限定下的一次性事业,是典型的中药资源管理项目。该项目依据《规范》实施,整体技术设计完善,技术装备性能稳定成熟、技术要求板块之间的彼此链接匹配,完全能够满足普查技术需要,全系统的技术设计非常系统全面、细致周全,尤其4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样地选定及自然资源蕴藏量的计算与生成,使外业工作更加精确、客观、科学,样地信息和药用植物腊叶标本[2-3]信息与影像信息、GPS轨迹与空间定位信息合理重叠、互相连接印证,使其不可更改,此为前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之根本区别。我们在各个环节的实际普查工作中,发现一些约定或技术条款应加以修订完善:

1.1 年限 每轮次普查时限应不少于3年

首先,起始工作全面铺开、有效协调推进费时较多。从成立包括专家组在内的各级各类组织,明确职责与工作目标开始,到完成各大协调管理机构系统的对接、签订协议;指导省县市中药资源种类文献调查,制订政策法规下的具体实施方案,执行技术规范、确定技术装备的技术指标与技术配置;购置并配发技术装备,有效完成政策法规、技术规范、专用设备使用等各类培训;按照既定六大板块技术规范实地调查,主要是采集合格标本和样地信息、收集重点中药品种的药用植物种子和样品药材、中药传统知识调查、中药市场调查、栽培药材市场调查等等,有些工作过程顺序依次衔接,前后不可倒错。再加上必须进行各阶段督导检查抽查、情况通报、技术矫正等阶段工作,均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其次,普查队的工作协调需要较长时间。对各级领导和技术机构人员,尤其最基层的县级普查队来讲,他们都有本职工作岗位,中药资源普查只是一项临时性工作,只能兼顾两者,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普查工作之中,客观上需要较长的时间。其三,野外工作易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各阶段工作不可能一个过程就能完全达到所有技术要求、完成所有工作内容,尤其药用植物的物候期时限性强,在各自特定的时空里不可能在野外样地调查和样线调查时采到域内所有自然分布种类的合格标本,必然需要在下一个物候期补充完善。由此看来,从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到外业调查工作基本完成,至少需要两年;完成综合信息汇总上传,标本制作与鉴定、登记入库,补充采集腊叶标本,采集处置样品药材和重点中药品种药用植物种子,汇总工作资料,总体验收,文字总结,撰文发表等工作,至少需要1年。因此,整个轮次的普查时限不应少于3年,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的实际工作进程也印证了这一点。

1.2 组织机构与人员队伍

1.2.1 应强化普查办公室和专家组建设,明确各自职责。除各级领导小组外,省级承担单位必须成立普查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工作规划起草与协调推进、信息传递、程序管控、发布与通报、奖惩与监督、资料收集汇总归档等,属指挥协调中枢,非常重要,必先组建,且要加强组织机构、制度规范、办公硬件、文档资料等建设工作。另外,县级普查队专家小组必须成立,主要职责是:文献调查、制订普查方案;技术设施(县标本室等)规划建设;技术装备和用具用品的选定与使用培训;制订各项普查业务技术标准与专业培训;各阶段技术督导检查抽查、情况通报、技术矫正;腊叶标本的鉴定、抽查与检查等,提供各阶段普查工作的技术保障。

1.2.2 县级普查队以7名固定队员组成较为合理(见表1)。队员来源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中选拔,但至少副队长、后勤保障队员应该由县依托单位选派,以能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为基本原则。队员各尽其责但通力协作,在业务培训过程中实地演练、迅速磨合,保证工作的协调推进、有效性和高效率。队长可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需要,适时增加1~2名临时人员,安排其参与标本压制整理、样品药材采集和种子干燥管理等室内作业的协助工作,外业调查中到达深远和陌生区域必须临聘当地向导等。

表1 县中药资源普查队人员组成及其主要工作职责表

市级普查大队长可以由熟悉该地区中药资源状况的一位省派专家或其中一名资深的县级队长兼任,不必另设专人,统一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执行、有效推进本市所有县队各阶段普查工作。

1.2.3 建设人才库 普查工作实践中最感缺乏的是植物分类和野外生态调查的专业人员,而此次普查试点工作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普查专业人员队伍的历练与成长,应从基层择优推荐、及时汇总有能力履行普查职责,且有志于此的短缺技术人员信息,建设人才库,为后续普查工作奠定智力和人力资源基础。

1.3 普查队经费的使用必须实行规范的票据管理,必要时附加登记管理的方式

普查队各项工作过程如交通、住宿、人员外业调查补贴标准等可参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合理制订,规范项目内容支出,从实际出发,原则性与灵活性兼顾,实行票据管理和附加登记管理并行方式。采购、交通、住宿等经费使用环节严格实行票据管理;餐饮补助可按既定标准总体把控,以实际支出严格实行票据管理;工作补贴必须根据实际工作过程严格登记核准、签字确认之后发放;样方调查和标本、样品药材、药用植物种子采集等工作过程主要在野外,部分直接工作支出无法取得相关票据,必须及时如实地登记、3名直接参与人同时签字证明,作为登记管理和审计备查资料存档备查,再由副队长按照工商管理规定在当地申报规范票据。这样可解决诸如有限的临聘人员工作费用、零散物品临时采购、小额餐饮费用等不可预计的小额无票据支出,让普查县队队长有更多精力投入工作,不必为取得正规发票而费时费力。

2 技术执行方案应进一步细化

2.1 外业调查实际工作应做周密的策划安排

曾有个别县普查队把外业调查的各项任务孤立化和绝对化,如样方调查、标本采集、样品药材采集、种子采集等分时间段单独集中进行,浪费了时间和人力物力,也可能错过了相关工作的最佳时机。在遵守《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外业调查实际工作各环节应综合考虑种种因素,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和行程内,药用植物标本采集和样地调查的同时,相机进行药用植物种子及样品药材适宜且合格条件下的采集,遇到有调查意义的传统知识和民族民间素材亦应及时记录,以免错过。全物候期、高覆盖工作区域、多轮次进行,统筹遂行各项相关工作任务内容,尽量提高野外工作效率、丰富采集和收集内容,提高外业调查费效比。

2.2 药用植物标本应分类制作与分级鉴定

2.2.1 标本的制作的原则必须明确 此次普查所要求采集的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应为凭证标本,即:标本及所带资料(花或/和果实、有关结构等)为某一地域特定时间和空间里自然分布药用植物的确存在提供来源即分类学意义上的可靠证明,所以,在腊叶标本采集时,必须记录完整信息,附带有分类意义的其他附属结构。除非分类必须和时机适宜,否则不必再附带入药部分,避免由于合格标本与合格药用部分采集期不一致时对标本制作带来不必要的困惑。

2.2.2标本制作的标准与类型应完善、统一 绝大部分药用植物应制作腊叶标本。由于药用植物体的类型多样,不宜拘泥于单一模式。以陕西常见药用植物为例,应根据具体情况分类制作不同类型标本。

水嫩松软的肉质植物体,如鬼笔Phallusrubicundus(Bosc.) Fr.、松下兰HypopitysmonotropaGrantz、金刷把Lethariellacladonioides(Nyl.) Krog、肺衣Lobariapulmonaria(L.)Hoffm.、蕨类配子体、苔藓类孢子体和配子体、真菌子实体(马勃LasiosphaerafenzliiReich.)、伞菌类等,还有较大的肉穗花序、圆锥花序、头状花序类等,均无法制作成常规的腊叶标本,应在采集之后立即清洗固定,制作成浸泡标本——按照浸泡标本的制作规范进行[4]。

大果粗根的类型,可选择制成浸泡标本,或允许制成的腊叶标本有一定的厚度或立体形状,以尽可能保持原有形态特点[5]。

强旱生的肉质类型如景天科、马齿苋科、秋海棠科和虎耳草科一些种类,叶易脱落的松属PinusL.、落叶松属LarixLour.、金钱松属PseudolarixGord.等针叶类,应以沸水或70%乙醇中短时浸泡先行杀死、固定[6],再进入腊叶标本制作程序。

有鉴于此,普查办公室应及时准备好专用试剂、试剂瓶和标签,以为各个县级普查队领用。

标本关键结构过大,可制作超常规腊叶标本:如叶片花序宽大的楤木AraliachinensisL.、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Hook.) H.Wendl.、索骨丹RodgersiaaesculifoliaBatal.、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大黄R.officinaleBaill.,有大型肉穗花序的天南星科植物,相应采取折叠、剪段、取半等方式设法放置在一张台纸上,系好相应标签,注意保留特殊形态的叶缘、裂片、小叶等特征。由于标本只含叶和花序的一部分,则野外记录必须详细,如叶片形状、长宽度、裂片或小叶数目、叶柄长度、花序大小和生长位置等特征[4,7],有条件的话可绘制专业形态图附上,也可以具备以标尺标识的专业照片以佐证[8],以使鉴定者对所有标本信息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

农作物、田间杂草、栽培观赏等类的药用植物如分布广泛、极为常见,则可制作少量常规腊叶标本,但要注意其形态、生境分布、物候期等变化。

进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录》、《中国稀有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之中分布稀少、生境狭窄的种类,可只采集1~2份合格标本甚至不采集,但其地理信息、物候信息和影像资料等标本信息必须记载丰富、清晰、完整。

2.2.3 标本的鉴定程序必须完备 为了保证普查标本这一核心资料的准确和正确,标本的分类鉴定应以县级普查队标本为单位,至少设立三级依次进行:普查大队初步鉴定、普查办公室组织省内专家组查验或交叉校订、省普查专家组整体查验或抽查。标本鉴定应确定相应的准确率,亦应组织得力、激励措施有效以确保普查主要数据的准确性。

2.3 工作影像资料应设法取得

《规范》要求外业工作必须采集生境照片、群落照片、植株照片、局部照片、药材照片、工作照片、其他照片、录像等影像资料,这些资料对保障普查信息采集的完整性、真实性、系统性和时效性非常重要。但实际工作中,不时会出现样地内或样线上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森林郁闭度很高或植被极为密集等情况,人员通过或正常站立工作都很困难,不能绝对及时完整地采集上述资料,必须采取先录像、及时寻求相似或附近环境补拍等措施,设法取得精确、完整的合格影像资料,合乎《规范》有关要求。

2.4 适当调整“传统知识调查”技术要求

首先,信息采集要求非常细致,实际完整采集困难很大。其次,寻找一定人数且有传承的民间医生和药农不易。由于山区生态移民和城镇化进程的巨大影响,基层著民对职业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呈多元化和城市生活化倾向,致使传统山区农村糠心化甚至空心化,严重危及传统药农群体的有序传承——原著山民的新生代多无意承继先祖传统技艺,已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区远赴城镇工作或定居,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医生、药农多在六、七十岁左右,且人数很少。三是符合性认定较为困难。民间医生和药农多凭经验认识、间或采集少数中草药自行治疗常见疾病或随意存下少量药材待机出售,出于生活需要而非专门从事医药行业,故多无行医资质,亦无规范的药店、药师和处方管理,所谓“家传”更是难觅仙踪,有时出于本能性保护自己的“祖传”。寻求并准确判定具有调查意义的受访者、甄别有关信息可靠性在实际操作中不易把握,仅动员与说服工作都难度很大。四是凭证标本及对口药材采集与鉴定,传统药物考证,对传统药材集市、草药店、草药摊、当地的医院、诊所、药房和制药企业的调查取材,野外凭证标本采集、样品药材及其内业整理等工作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

有鉴于此,对“传统知识调查”部分的完成作出以下调整建议:(1)延长调查时间,可单独列出项目。(2)注意收集尽可能多的真实资料并分类归档。(3)根据不同调查县域的实际情况,对关键信息资料可靠性研判提出可行的操作方案。(4)从当地风俗习惯、饮食特点、生产生活状况、自然环境等入手,结合栽培药用植物调查和中药市场调查,采用民族植物学方法,以期发现独具民间和民族特色的药用植物种类及其药用部分的采集加工、用法用量、炮制方法、医疗保健用途等新信息,同时总结归纳这些药用植物药食同源和多用——具有预防疾病、驱虫和保健等作用,也可作为食物、蔬菜、水果、饮品、观赏之用等方面的新资料,为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的多途径有效开发奠定基础,丰富与完善“传统知识调查”方案。

3 普查专用软件投入使用前应解决性能不稳定、使用不便等问题

普查所使用的信息采集软件分为电脑端(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系统)和数据采集端(本草之星)两部分。数据采集端录入较慢,采集需较长时间,野外可操作性不够强,需要大量室内作业时间进行补充。轨迹记录方面亦分为电脑端和数据采集端,两个端口互相衔接需要较长时间:在轨迹信息加载于照片时,数据对接较慢,浪费内业时间;并且数据信息量较大,容易造成软件系统崩溃、计算机死机等问题。下一轮次普查开始前,应完善上述专用软硬件及其匹配系统建设。

4 应予以普查队一定的信息使用权限

市县普查(大)队对普查基本信息理应拥有一定时限或范围的研读权限,以普查基本工作程序完善之后的两年以内为宜,可基本保证完成以下工作:药用植物种类核准与整理;基本信息资料的分类归置;为县域药用植物种类整理、生态适宜中药种类的筛选确定、特色种类和大宗中药种类种植区划、制订特有分布种类和珍稀濒危种类的保护和抢救措施、中药资源开发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另外,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项目,本质上属于中药资源类科研项目,考虑到参加普查的省派专家、市县级的(大)队长多来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药检机构,是各本职单位的中药资源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等学科的专业人员,为了契合上述单位对个人的年度科研考核规定,提升他们对普查事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充分调动普查一线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考虑把省市县各级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置于国家中药资源类科研项目之下的各级子项目,使其名至实归,充实项目管理的科研内涵。为此,建议把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同时纳入科研项目管理范畴:(1)把省派专家按照国家级科研专项参加人认定;把市级的普查大队长按照省级科研项目主持人认定;县级的普查队长按照厅局级科研项目主持人认定。(2)在《规范》中制订相应的专门管理原则,如对每个人只记统计和荣誉指标(项目级别和项目数、科研积分、科研经费使用指标等)而不再另计算物质奖励或报酬;项目资助资金额可按照上级专项拨款实际额度计算;项目期限为每轮次普查时限——三年;项目验收达到良好以上;公开发表科技核心及以上论文至少2篇,等等。

以上是作者参加陕西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一些体会,或许不尽成熟甚或不宜,但作者旨在抛砖引玉,就教于同行,使后续普查轮次工作的项目管理和技术方案更加完善,合理,符合工作实际。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指导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内部资料)[A].2012-6.

[2] 闵辰杰.应是“腊叶标本”[J].生物学通报,1983(5):25.

[3] 郑春和.从腊叶标本的“腊”字说起[J].植物杂志,1988(4):41-43.

[4] 肖芳,林峻,李迪强,等.野生动植物标本制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61-286.

[5] 张锋,倪大鹏,朱彦威,等.药用植物腊叶标本采制技术规范[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3,27(4):8-9.

[6] 古尔恰兰·辛格编著,刘全儒,郭延平,于明译.植物系统分类学—综合理论及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4-77.

[7] 杨成梓,刘小芬,黄泽豪等.药用植物资源普查标本的规范记录[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1):37-39.

[8] 刘海波.植物腊叶标本附照片办法好[J].实验教学与仪器,1995(5):14.

SuggestionsontheNationalSurveyonChineseMaterialMedicaResourcesTechnicalSpecification

CHENGHuyin*,LIULiangliang,LIWeizhong

(Collegeofpharmacy,Shaan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Xian710246,China)

The National survey on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resourc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lays a crucial technical guidance role in the fourth national survey on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resources,and should be verified and improved continually in practice.Based on the practice work in the Shaanxi survey on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resources,the experience accumulation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working indoors and external investigation,we put forward some revision suggestions from project management,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schem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follow-up work of the National survey on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resources.

Chinese material medica resources survey;project management;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scheme;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5-11-23)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7002);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财社[2012]13号);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13-ZY046)

*

程虎印,副教授,研究方向:药用植物资源;Tel:(029)38183726,E-mail:1057662789@qq.com

10.13313/j.issn.1673-4890.2016.8.013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普查标本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