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6-11-02 18:19王芳李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2期
关键词:遗产湖北发展

王芳 李刚

摘 要 湖北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发展呈现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对市场研究不够、文化影响力不足、对融合发展认知缺乏等一些列问题是主要原因。本文着重就突出问题 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研究现代市场、寻求融合发展。

关键词 湖北 遗产 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湖北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涉及剪镂、修造、雕艺、塑艺、陶瓷艺、彩饰、编制、刺绣等八大类(湖北省民间工艺分类办法)。入选非遗项目就有几十项之多——在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湖北民间美术类有12项(含3项扩展);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39项(含9项扩展)。多年来,各级政府对非遗的发展给予了政策、经费、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多方面都的支持。值得肯定的是,非遗整体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良性发展阶段。然而,通过长期的跟踪调研,非遗生存现状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存在的突出问题

1.1理论研究空前壮观,市场生存之道难见成效

从文化社会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手工艺”、“创意产业”等领域开展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政府、企业、学校积极参与,建立的传承园、产业园、社科研究基地比比皆是。毫无疑问,对非遗的重视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此时比肩。以上研究尽管涉及面广,但针对创意产业背景和当下消费文化时代工艺美术的现代转型及开发问题,仍缺乏具体而行之有效的路径。如果把非遗保护局限在形而上的理论研究层面上,与市场脱轨,实则不是保护,而是伤害和破坏。

1.2非遗品类个体之间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宏观湖北美术类非遗,品类个体发展受政策、个体艺术形态、艺术品市场认可度、艺人素质、培育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如政策的影响:武汉牙雕因原材料限制,艺人只有选择猛犸象牙等代替材料,但是这种材料又不被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收藏市场所欢迎,于是有的艺人就改行,转向玉雕、木雕行业以谋生计。这些中途转行的,很难与已经牢牢占据市场的专业玉雕、木雕艺人抗衡,市场销售不容乐观。个体艺术形态的差异,导致艺人们几家欢乐几家愁。例如,玉石雕刻和泥塑,二者在艺术品投资和收藏市场的优劣势非常明显,一个是高端、贵气、细腻,一个是低廉、乡土、粗犷,市场价值自然天地之别。有些艺人立足工作单位(工艺美术研究所、群艺馆等),在政策、经费、对外交流上,要比纯农民艺人的日子好过多了,培育条件相对较好的,发展自然良;相反则发展缓慢,举步维艰,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

1.3依靠政府扶持,难以“断奶”,“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如前所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艺人的作品市场行情并不乐观。非大众喜好的收藏品类,其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调研结果显示,市场最为乐观的非遗品类是玉雕、青铜器、木雕、陶瓷这些传统收藏大类,艺人每年的收入不菲,并且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稳定、优质藏家群体,甚至完全不需要政府的扶持。而泥塑、膏雕、贝雕、布贴、麦秆画、剪纸等小众门类,市场反响并不乐观。大多数艺人都在另谋生计,对非遗的坚持纯粹是出于情怀在维系。这种尴尬会使非遗的生存更加恶化——越没有市场,就越没有人气,没有良好的收藏爱好者群体,非遗在市场的对话中就没有优势。小众市场的非遗品类,如果再失去政府的关怀,情怀不在,非遗就不在了。

1.4文化影响力不够,难以形成软实力

大多数非遗项目是民间的、乡土的,有的甚至难以走出自己的起源地。品种自身艺术水准、文化内涵、技艺特色有没有吸引力,有没有开发、延伸、融合发展的可能,决定着品牌是否能建立、传播、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非遗,作为一种宽泛语境下跨学科、跨行业、重商品、重消费的研究,国家强调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湖北省也有“将湖北工艺美术发展成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精神力量,成为支撑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软实力、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发展需要(蒋祝平、欧阳万坤,2012)。因此,研究消费文化时代湖北民间工艺的现代转型和开发很有必要。

1.5对现代市场,尤其是艺术市场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缺乏研究

限于艺人整体文化层次不高,对现代艺术市场、收藏市场、创意产业的发展难以有系统、深刻的认知。那么势必对受众群体、消费模式、工艺美术品的转型升级、互联网+等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意产业”行业之一的工艺美术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既要注重保护和抢救,从文化解析入手,寻根固本;又要通过“工艺的再发现”,寻找设计之源,进而借助“创意产业”的热浪,推进工艺美术在当代的生活化、大众化和时尚化。要实现后者这一目标,首先面对的就是工艺美术的转型升级问题。工艺美术及经营主体的定位至关重要,改变企业经营形态,进行产业战略或者市场战略的转移、从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需要探究。

2策略及建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决定;“十八大”会议精神强调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解放和发展工艺美术生产力”、“提高工艺美术文化影响力”、“民间工艺美术功能的现代转型及价值取向”、“现代艺术市场的接入”、“高素质创新型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等问题,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应对策略和评估机制等前瞻性研究将是“十三五”期间,改善非遗生存状态的研究重点。

2.1加大对现代市场,尤其是艺术市场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

尝试采取工艺品收藏化与市场标准化并举的策略来传承和弘扬它。所谓“工艺品收藏化”的策略是将非遗产品精品化,进入收藏市场;市场标准化,并不是产业规模化,而是将相关部件、工具、贴和缝的操作说明等做成一个 DIY 卖品(类似十字绣)进行推广。这样现代人在比较忙碌的生活中通过亲手制作表达“亲亲”之心的手工作品,能够更好地认识非遗艺术。只有在系统论视域下努力培育非遗产品在新形势下的新土壤即儒家的“亲亲”理论,才能使其在脱离原先文化母体的情况下存活和发展;只有将人类永恒的“亲亲”之心与现代人的生活特点相结合,从“爱”的角度来营销 DIY 式的非遗产品,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产品的认知度,进而为产品在一定范围内成为工艺美术鉴赏品作好准备。

2.2大胆创新,寻求融合发展新机遇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若不能基于系统论视域开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势必限于片面。2014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提高我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整体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这为工艺美术研究提供了切合实际的理论视阈和阐释方法,研究当前时期非遗的跨界融合发展很有必要。

2.2.1与设计、文创产业融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未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积极推动非遗产品与设计、文创产业融合,提升文化含量,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以增加非遗产品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让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推动非遗产品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2.2与旅游、农业、体育产业融合

与旅游、农业、体育产业融合,既是政策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支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提高农业领域的创意和设计水平,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强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场所的创意和设计”、“注重农村文化资源挖掘,不断丰富农业产品、农事景观、环保包装、乡土文化等创意和设计”、“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丰富传统节庆活动内容,支持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活动,促进体育衍生品创意和设计开发”等等政府要求,为推进非遗产品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

2.2.3与现代装饰产业融合

充分利用非遗产品艺术本质属性,将其与现代装饰产业进行互动融合,在提升大众日常生活及人居环境质量上开展创新研发,这对非遗产品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非遗产品根植于人民群众生活,其形式和内容起到了“成教化,助人伦”善化社会风气、弘扬传统美德的作用。它是民俗的物化与载体,以视觉的审美意蕴饱含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如“鸳鸯戏水”、“鱼戏莲”、“比翼双飞” “鲤鱼跳龙门”、“喜报三元” “福”、“寿”、“孝” 等吉祥寓意的图形,都可以作为优秀的民族民间视觉符号加以利用。

2.2.4与互联网产业融合

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加速非遗产品产业跨界融合,为相关中小企业打造创新、创业渠道,营造商业模式创新环境。可以在非遗产品在产品网上交易、精品网上拍卖、产品和设计众筹、展商+电商模式创新、移动支付等多领域进行探索与实践。

3结语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认清非遗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推动非遗产品由传统工艺为核心向现代设计为核心转变、由产品经营理念向品牌营销理念转变、由单一生产方式向跨界融合方式转变;加速非遗产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传统市场的转型升级既是个体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非遗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金项目:201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G169。

作者简介:王芳(1978-),女,汉族,湖北荆门人,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民间美术形态研究。李刚(1978-),男,汉族,湖北广水人,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术史论研究。

猜你喜欢
遗产湖北发展
The rise of China-Chic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遗产怎么分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千万遗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