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翻斗式”教研破冰起航

2016-11-03 09:50杨爽
当代贵州 2016年53期
关键词:省委党校党校调研

杨爽

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主阵地,是传授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渠道,是为党委政府咨询决策服务的重要部门,如何发挥好党校应有的作用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干部培训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一直是(区)县级党校不断追寻的目标。要真正做到让学员学得懂、学得好、学得深,让教师在教学中有领悟,在领悟中有提升,真正做出党校独树一格的教学风格,重塑党校的权威和地位,(区)县级党校就必须立足实际,开拓思路,积极创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乌当区委党校终于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以“理论、实践、能力、经验”四项“翻斗”实现科研教学咨政一体化建设。

一、四项措施看突破

(一)上下联动,科研协作零突破

“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没有科学研究,区(县)级党校教育不接地气,教师授课没有底气。乌当区委党校立足实际破题,主动作为,积极与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加强沟通与联系,得到积极的响应和大力的支持,实现两级党校“联姻”。一是理论上大课。2013年至2014年乌当区委组织部、乌当区委党校分别举办了“乌当区2013年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纵深推进“四区”建设研讨班”以及“ 乌当区社会治理专题研讨班暨2014年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研讨为主,在开班之前,省委党校、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认真研究拟定培训方案,培训课程由省委党校专家教授提前为学员上“大菜”,为学员分别作《黔中经济区的工业规划与工业园区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休闲度假区建设》《生态循环的乌当都市农业发展之路》《建设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国内外社会治理模式比较分析》《创建全国社会组织乌当创新示范区问题研究》《国内外社区共治模式比较分》《乌当区社区共治问题研究》《服务型政府转变与乌当区社区共治经验借鉴》等理论知识丰富,贴近乌当实际的高端专题讲座,使学员在调研前先掌握理论,再把握实践。二是外出领题调研。培训班分别以“四区”建设及社会治理为调研课题,根据课题内容划分子课题,将培训班的学员分成4至5个不等的课题小组,明确省委党校教授为每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区委党校教师为指导老师,负责带领学员作好调研方案的准备、课题分析和综合研究。三是课题撰写指导。两级党校教师联合对学员通过调研、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后形成的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进行指导,确保理论文章有质有量,调研报告高水平高质量。乌当区委党校利用省委党校高层次人才这支重要力量,明确向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借“大脑”,借资源,搭建了一条省级与县级党校之间合作的新途径,真正将党校工作条例中“加强党校之间的科研协作,充分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这一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

(二)区内联动,合作调研零突破

向上借“大脑”,向下借“实践”。乌当区委党校着力从区情、民情咨政下手,根据每个子课题侧重点的不同,借本土专家之力,将本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建设局、发改局、民政局、群工委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及专家引进到课题组为学员作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形成“1名教授+1名土专家+1名教师+1组学员”的调研模式,分赴基层、部门开展综合分析研究,实现“高校主力、本土实力、学员潜力,教师活力”区域内科研力量大合作的态势。

(三)省内联动,互动学习零突破

闭门造车出不了科研精品,行万里路方能走出教学特色。为全面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行走”中得到分享和思考,在实践中得到感悟和提升,乌当区委党校在集中理论学习后,依托省委党校教学基地资源,围绕乌当区“四区建设”为主题,以横向对比为目标,组织学员带着课题走进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全国农民健身示范镇、湄潭县新农村建设教学示范点湄江镇核桃坝村、遵义海龙温泉、平坝县夏云工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以“区内大协作”的方式,组织学员围绕“社会治理”走进乌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乌当区创新蔚蓝社会工作服务社、振新社区的网络化管理点、顺新社区金江苑居委会、东风镇龙井村开展“社会治理”问题调研,详细了解各个社区在社区治理与社区共治方面的特色做法。通过“找差距、找目标、找方向”,大家互动学习,交流探讨,充分体现了教学与研究、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四)省外联动,异地交流零突破

开放思维,拓宽视野,拓展培训渠道,历年来乌当区委党校多次组织学员外出学习考察,2014年围绕“社会治理”主题,乌当区委党校以“纵向对比”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的方式,精心组织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区委党校指导教师以及研讨班学员到上海兰德培训中心开展为期7天异地培训。异地培训采取“3+3+1”的方式进行。一是3天理论学习。邀请上海市委党校、上海政法大学社会管理学、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上海市虹口区区委办、区府办等专家为学员作《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之路》《社区发展与社区认同》《转型期的社区建设与社区党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重点、难点及对策》《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社区服务》《深刻认识群众路线内涵,切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等理论知识讲座,夯实学员理论基础。二是3天参观考察。组织学员参观考察上海中致社区服务社、浦东新区公益园、上海城市规划馆、虹口区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园)、上海临汾街道临汾花园小区、上海长宁华阳街道,让学员用对比找问题,用脚步丈量差距,用深思找准目标。三是1天讨论汇报。理论学习与参观考察结束后,子课题负责人组织学员开展学习讨论,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就学习中遇到和思考的问题进行相互探索。异地学习不但学习到理论知识,还把外地的好经验带回来为我所用,这种带着课题去培训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员勤学善思的主动性。

二、四项翻斗看成果

(一)理论“翻斗”获新知识。在研讨班教学过程中,外省的专家、省委党校的教师、乌当区相关领导所作的专题讲座,不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员,还进一步培养了学员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让学员对理论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而省委党校教授也在议课备课的过程中,对乌当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了解,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再就理论说理论,而是更为丰富和饱满,讲课授业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近两年,省区两级党校共开发出13个新教学专题,形成了《乌当区建设黔中新型工业化先行示范区的现状分析对策》《乌当“四区”建设之西南高品位休闲度假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一体两翼”乌当现代农业示范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乌当区城乡一体化实验区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大潮涌动:社会治理——社会共治的乌当创新研究》5篇高质量的区级调研报告,学员撰写理论文章58篇,分别收录在《乌当区“四区”建设理论研讨班论文集》《乌当区2014年社会治理研讨班暨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论文集》中,并出版了《调查与启示——区(县)域发展实证研究》《大潮涌动——社区共治的乌当创新与借鉴》两本专著。区委主要领导对科研成果多次批示,“四区”建设的调研文章得到省委讲师团的青睐,党校教学科研成果在服务决策和咨政辅政中的作用效果显著,科研成果倍出。

(二)实践“翻斗”领悟新方法。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教师与学员通过下基层调研,深入到部门开展座谈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手段,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实践”这个熔炉让省区两级党校老师对掌握的理论进行再加工再总结,理论不再空洞,更能结合实际,真正做到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学员在实践过程中从中汲取营养,锻炼成长,积累工作方法,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能灵活地将具体的实践和做法转变为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能力“翻斗”学会新本领。研讨班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成果共9项,每个学员均参与到调研报告的撰写及幻灯片的总结提炼中。省区两级党校教师通过带学员调研,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过程中强化统筹管理能力,在调研过程中深化科研方法,在修改论文过程中提高理论水平,真正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的研究能力,把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学员通过党校教师的“传、帮、带”,最直观地掌握了课题立项、申报、评审的过程,对怎样撰写调研报告,怎么样提炼总结和经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获取最直接的信息有了更为精准的把握和理解,学员变学为思,变思为研,变研为做,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四)经验“翻斗”成就新关系。党校始终坚持“科研是基础,教学是中心”的原则,实施课题带动教学,注重成果转化进课堂。利用学员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由4名学员把撰写的4个调研报告制作教学课件,把研讨班学员转变为教员,由学员亲自登台为其他主体班参训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专题辅导,较好的形成了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整个科研团队可由师变为生,由生变为师,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关系形成翻转,从而构建成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

三、三点启示谋未来

(一)直面,才能破解困境。区(县)级党校师资力量的薄弱,教研队伍缺乏煅炼,整体科研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当地党委、政府在新形势下的咨政需求,省级党校师资理论水平高但实践经验不足,等等,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面对困难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找准原因,分析根源,想办法去解决他,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把困难克服。习近平总书记说:“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悦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在新形势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已经进行一种新常态的发展,各级党校也要以一种新常态去迎接困难和挑战,唯有直面问题才能认识问题,唯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唯有直面问题才能破解困境。

(二)创新,才能激发活力。省级党校不仅拥有众多高层次的人才,而且能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是科研咨政的重要思想库,区(县)级党校教师贴近基层,了解区情,知晓民情,是个很大的优势。省级党校和区(县)级党校,一个有人才但无处登台炼兵,一个期盼高理论高理念却无从获取,此次省区两级联合科研实现了互补双赢的局面。因此只有不断改变思路才能寻求出路,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实现成果的创新。“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真正体现了乌当区委党校“翻斗式”教研工作的意义,真正实现了上下两级党校“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三)务实,才能实现梦想。务实就是实实在在地干,扎扎实实地干,不搞空架子,不搞花架子。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教学是科研成果的延伸,这些来不得半点假,做不得一点虚。专著、论文集是教学科研成果具体形式的体现,反观成果形式则是教师辛勤的汗水,学员刻苦努力拼博的结果。教学科研就是要通过真真实实地去做,让教师和学员在实践能力上得到提升,在理论知识上得到武装,在能力上得到煅炼,这才能真正实现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作者单位:中共乌当区委党校)

猜你喜欢
省委党校党校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党校人的忠诚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让“党校姓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安徽新四军研究文库》交流会在省委党校召开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
留住那一份牵挂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