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课堂追问,优化教学效益

2016-11-07 07:11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钱晓燕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周长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钱晓燕

实施课堂追问,优化教学效益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钱晓燕

追问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策略。本文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从概念形成时、动手操作中、合理猜想处三方面探讨了在小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追问策略,以期能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更加明朗、清晰,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追问策略

关注课堂细节,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课堂追问就是实现这一目标非常好的手段之一。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意义的追问,可以拓展学生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清晰化、明朗化,成功的追问可以及时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课堂追问,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对问题进行“二次开发”,才能真正把问题转化成知识与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做到精心设计,实现课堂的有效追问呢?

一、在概念形成时追问,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学习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在数学概念的本质处加以设问,并适度追问,帮助学生排除一些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引导学生透过问题的表象找出其中的数学本质,理解概念的根本内涵,这不仅能强化数学概念教学,也能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中加深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中:

师:你能利用以前有关图形的计算面积的公式和方法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生:可以转换成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学生以自我探究的形式进行剪拼,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师: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与拼出来的长方形在面积上,你认为改变了没有?

生: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所以面积应该没有变化。

师:长乘以宽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么,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生:底乘高。

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以一步步的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刻,在推导过程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二、在动手操作中追问,使学生动中学,学中做

数学内容本就高度抽象,“做中学,学中做”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群体交互作用中强化学习的探究性、体验性,此时,教师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并把握操作契机适时追问,再次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变“讲数学”为“做数学”。

以“板块平移的规律”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放暑假了,壮壮妈妈带上壮壮一起去天地影城看电影,放映厅每排座位有10个,如果壮壮要和他妈妈选两张相邻的座位,那么他们一共有几种选法?

生1:1,2;2,3;3,4;4,5……

在理解题意后,学生纷纷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出买相邻两个座位的电影票的各种方式,有的学生如“生1”用写的方法,有的学生如“生2”用圈的方法,还有的学生如“生3”用连的方法,在沟通各种方法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框去框数字,被框住的二个数字就表示选出的二张座位相邻的电影票的位置,笔者这样追问:

师:如果放映厅每排的座位不是10个,而是50个100个,甚至是200个呢?如果需要购买3张、4张、5张……座位相邻的电影票呢?

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学生通过操作、分析、思考后发现,有些数字不可以作为“框”中打头的数,如果每次是框2个数,那么有1个数字不能打头,如果每次框的是3个数,那么就有2个数字不能打头,因此,每次框n个数字,就有(n-1)个数字不能打头。而且,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最后一个框。

三、在合理猜想处追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猜想也能成为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现象去猜一猜、验一验,并在学生的合理猜想时追问,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支架,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和探究中得到突破性的结论。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圆的周长》一课的关于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时,笔者首先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猜想:

问题一:观察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猜想并验证哪个圆的周长大一些?为什么?圆的周长和谁有关?

问题二:出示圆外接正方形、圆内接正六边形,猜想一下:正方形的周长、正六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哪个大一些。猜想并验证:正方形的周长、正六边形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什么关系?

通过猜想环节,引导学生利用测量工具结合实验,动手操作,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但是,利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后,结合实验所得数据,讲授圆周率的概念,学生对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比值却感受不强。为此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笔者再次追问:“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会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再次动手实际测量,并验证得出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通过追问,使学生在猜测中经历知识探索的过程,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真正理解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综上所述,追问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策略,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追问这一手段,将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1]孙志琴.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J].教育.2015.25:298

[2]施丽.教师追问的时机与策略—以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1:18-20

猜你喜欢
周长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我爱长方形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巧求周长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