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 精讲精练 当堂训练——竭力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6-11-07 07:11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尹文静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当堂师生教学模式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 尹文静

师生互动精讲精练当堂训练——竭力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尹文静

课程标准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加具有挑战性的要求。高中数学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可以说在整个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单纯地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标准对于高中数学的要求。本文基于这个背景,探讨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高中数学师生互动精讲精练当堂训练

高中的知识学习已经不再像初中那样,单靠老师讲授就可以掌握,它更多地需要老师在讲授知识时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把问题在课堂上就解决。数学课堂上老师对问题的讲解和对学生的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当堂检验同学们对老师传授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达到理想的状态进行反馈,可以使老师进一步反思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一、高中数学课堂的现状

1.在实际准备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的就是课堂上师生互动这一环节的设计。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所以,一堂成功的课需要老师科学合理地让学生手脑并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的是老师在讲台上边讲,学生在下边听的这样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对于学生的自主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高中的教课方式依然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方式。有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虽然有课堂互动环节,也有问题的讲解和训练,但是课堂精讲精练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老师对于问题的设计过于简单草率,虽然通过提问讲解问题等方法进行了课堂互动,但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老师在讲授高中数学时,一定要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设计问题并且进行练习时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而且在提问问题时,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获得答案,不要问题一提出来就立即给学生解答,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无法发挥自己的自主性。

2.为了完成自己预先计划好的教学任务,部分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讲解一些比较难的题目,没有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的欲望。有的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觉得自己给出的题目有些难度,就不管那些学习一般的学生,在讲解时也只关注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没有听懂。这样做不仅不能达到课堂师生之间互动讲解的目的,而且还给那些学习一般的同学带来一定的受挫感,让他们觉得即使自己能够解答出难题老师也不会关注他们,从而降低了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利于班里数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3.还有一部分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堂讲解和训练的环节中,所设置的训练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理解能力,从而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数学老师在进行当堂训练的时候,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自己想当然地进行问题的设置,结果导致学生训练的效果不太理想。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比如,老师在进行二次函数的讲解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于初中所学的二次函数掌握到何种地步,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训练的设置,不能过于困难,让学生一筹莫展;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一听便得出答案,这样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感。当堂训练是为了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而不是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增加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案

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做了具体规定。课堂精讲精练是老师和学生互动的重要体现,但是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堂精讲精练是我们应该深入探究和了解的问题。

1.对课堂训练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下,老师只顾自己讲解,拼命地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从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老师应该对教学过程中的课堂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课堂训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是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课堂训练核心问题的讲解,老师可以明白学生的知识漏洞在哪里,从而可以弥补这个漏洞,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但是,老师一定要正视课堂提问的作用,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整节课过多地用一些无意义的问题和过于简单的训练来牵着学生的思维走,这样做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挥。

2.老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问题,不要刚提问完问题就急着给学生做出解答。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老师在进行问题讲解时,应该充分照顾到大部分的学生,确保自己讲解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听懂。同时,在学生解答问题进行当堂训练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在班里进行巡视,查看学生的解答情况,这样能够更进一步地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更进一步的把握。

3.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不能专门针对那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而忽视那些学习一般的学生。老师的课堂精讲精练应该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对问题进行解答,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只看到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只有那些数学学习比较好的学生才能解答出来,而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看到这些问题望而却步,一筹莫展,这样就不可能会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所以,真正有效的课堂讲练应该充分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4.高中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讲练时,设计的问题不要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如果老师设置的数学问题根据课本上的现有公式就能够解决出来,那么就说明训练的题目过于简单,没有浪费时间的必要。如果老师设计的数学问题过于困难,全班懂的人寥寥无几,那么这样的问题就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无法适应他们的心理需求。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当堂训练时,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这样可以使一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课堂训练,另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讲解后也能够明白。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既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虑学生参与学习的心理需求。老师的当堂训练应该让大部分学生通过计算推理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增加对于知识的理解,而一小部分学生虽然之前不能理解,但是经过老师的讲解之后也可以明白和了解,这样的问题就比较有价值和容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度,这样才是有效的数学课堂。

总体来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进行课堂的精讲精练,还要使自己设计的当堂训练变得合乎科学,变得合乎情理,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发挥课堂的有效性,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1]张琛.有效数学课堂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扈希峰.高三数学复习课“题组导学”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王淑贤.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当堂师生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不怕死的留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麻辣师生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