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诸葛亮的政治悲情

2016-11-07 01:29尹中升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典范悲情政治家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诸葛亮的政治动力、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矛盾关系以及如何评价诸葛亮的政治悲情三个问题,得出诸葛亮的政治动力是其坚定的政治理想、诸葛亮与刘备之间是政治路线的分歧、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差别是政治家与政客之间的差别,以及诸葛亮的政治悲情与其作为卓越政治家典范之间存在统一关系的结论。

【关键词】 诸葛亮;政治家;悲情;典范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忠诚与智慧的化身,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陈寿评他说“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评论家们也大都认同诸葛亮据第一位的是政治家,其次才是军事家和战略家。那么,诸葛亮作为封建时代无与伦比的杰出政治家,其政治动力是什么?诸葛亮与蜀汉皇帝刘备之间到底是怎样的矛盾关系?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诸葛亮的政治悲情?本文试就这三个问题做出评论。

一、诸葛亮的政治动力

诸葛亮一生忠贞尽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最职业的政治家,那么其政治动力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他的政治理想。实现政治理想是诸葛亮人生最坚定的追求,也是最根本的价值所在。政治家是有理想的,政治家的理想首先是解决国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问题,其次是思考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和社会,最后是以怎样的实践方式来治理运行国家和社会,其价值在于解决社会文化理念和治理体制建设问题,根本的动力在于对人类社会形态和管理方式科学性的追求。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最影响汉人在世界地位的朝代,我们汉民族正是在这一朝代确立了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历史地位,无比强大的封建王朝延续四百余年,生于汉末的诸葛亮素怀大志,是个民族主义者,其理想是不愿意也不甘心这个中国历史标志性的封建王朝到此覆亡,所以,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兴微继绝,平定四海,兴复汉室,为人类探索创造当时社会环境最科学的社会理念与社会管理方式,故而自比政治家管仲、乐毅。他以封建的正统观念来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寻求归宿。当时,曹操挟持天子,窃汉野心昭然,孙吴政治目标不是挺汉,乃是自立,亦非汉统,唯刘备高举兴复汉室大旗,且具备良好素质和皇族身份条件,这让诸葛亮看到实现其政治理想希望之所在,所以,他选择加入刘备政治军事集团。

某些人认为,诸葛亮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而肝脑涂地,死而后已,这是不正确的。最能代表诸葛亮政治理想的《隆中对》、《前出师表》两篇文章的内涵,绝不仅仅是报恩之心那么浅薄。隆中对时,诸葛亮笑问刘备:“愿闻将军之志。”玄德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欲伸大义于天下”,正是刘备“复兴汉室,欲伸大义”这一政治目标黯合了诸葛亮的政治理想,诸葛亮与刘备在草庐之中拟定先三分天下,待时机成熟继而统一中原的战略决策。这是三国时期最经典的战略布局和政治决策,其战略性意义胜过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策略。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魏,刘备集团一直高举匡扶汉室的以汉献帝为代表的大汉王朝的旗帜已不存在,汉室既无,那么复兴汉室就成为空洞的政治口号,在此情况下,刘备以自己皇族身份再立汉室,于公元221年登基称帝,国号仍称汉,史称蜀汉,自此,刘备集团匡扶汉室的旗帜系指蜀汉的发扬光大和统一华夏。与此同时,诸葛亮的政治理想的实践土壤就是蜀汉王朝,政治视野是整个华夏大地,这种形势的变化没有改变他的政治理念和实现政治理想的坚定意志。

蜀吴夷陵之战以蜀汉惨败告终,刘备于公元223年抱恨离世,永安托孤,刘禅即位,历史选择了诸葛亮,他成为蜀汉历史舞台的政治领袖和军事统帅。三国鼎立时期,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四个政治领袖在不同历史时期各领风骚。

诸葛亮统揽蜀汉军政大权之后,将实现政治理想作为一切政治军事行动的最终归宿,在《前出师表》中,再次重申其核心的政治理想,“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足见诸葛亮的政治动力来自其从未改变过的兴复汉室,北定中原的政治宗旨。

和吴伐魏是诸葛亮统一中原,实现理想的政治外交路线。采取外交手段稳定与东吴的国际关系,采取征伐手段解决曹魏这一主要矛盾。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政治的手段,在解决现实与政治理想的实现不可调和的矛盾问题时,他必须发动战争,采取征抚南夷,六出祁山等一系列政治军事行动来达到统一中原的政治目的。正是这一坚定不移的政治理想,客观上表现为坚定的政治行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至五丈原逝于军营之中。足见,诸葛亮的政治动力来自其坚定不移的政治理想。

二、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矛盾关系

诸葛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政治家不同于政客,政治家有理想和宗旨,其谋求的是大多数民众的利益,而政客仅有政治策略和政治投机主义,其谋求的只是局部的某个集团的利益,政客的视野和思想是狭隘的,与政治家相反,其认为大多数民众的利益要服从于局部的集团利益。正是因为诸葛亮是有理想的政治家,所以才有政治家的政治策略与手段,这是与狭隘的政客在政治品质上的根本区别。

诸葛亮27岁出山,怀着复兴汉室的政治抱负加入刘备集团,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诸葛亮没让刘备失望,出手即不凡。赤壁之战前,“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到柴桑去见孙权,促成孙刘联盟,取得外交方面的主动和成功,在赤壁之战中,指挥孙刘联军的刘备方面军配合作战,并在战胜曹操之后收回荆州南部四郡,显示了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彻底扭转刘备集团命运的颓势。为三分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历史的进程不断地证明隆中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诸葛亮的政治活动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了无庸置疑的证实。

但自此以后,刘备另行组建人事体系,采用与诸葛亮初期合作时极其相佐的组织路线来践行三分天下的政治路线,诸葛亮自此其军事指挥才能被长期闲置弃用。刘备入川,用宠统、法正为参谋,到取蜀战争后期才调诸葛亮入川,刘备进军汉中,参谋是法正,又非诸葛,公元221年,刘备因荆州失陷,关羽被杀,悍然发动夷陵之战,此时法正、庞统已死,但刘备仍未带军事家诸葛亮同去征伐。在“枪杆子里出政权”,各政治军事集团殊死争斗的年代,刘备让足智多谋且有卓越军事才能的诸葛亮远离军事,足见其对诸葛亮的信任度是极低的,限制了诸葛亮的权力和才能的发挥,二人内在的矛盾是深层次的。面对刘备夷陵之战的惨局,诸葛亮叹息道:“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除了军事才干被弃用之外,在关键性的政治决策方面,刘备对诸葛亮亦不倚重,作为丞相的诸葛亮连最基本的关乎国家存亡的重大政治军事行动的谏阻资格和能力都没有,二人在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方面已产生了根本的分歧,且是不可调和的。

就是说,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到公元223年永安托孤刘备死去的15年间,诸葛亮是不被刘备信任和倚重的,诸葛亮正是在二十八至四十三岁之间的人生最好的年华被刘备严重不负责任地浪费掉。深层次的原因是政治理念的差别,是政治品质的差别。诸葛亮是政治家,政治家至死都会把政治理想的实现作为政治活动的根本。诸葛亮以天下苍生为本,刘备以个人集团利益为本。诸葛亮实现复兴汉室的政治理想必然要解救被曹魏控制的汉献帝政权,这就在政治路线上必然要联吴抗曹,解决曹魏这一主要矛盾。而刘备是政客,政客为攫取即得利益,必然要利用法正、庞统、关羽等人制定吞吴战略,一而再地扩大集团的即得利益,而置汉献帝政权于不顾。联吴和伐吴的路线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那么,在此背景之下,政客刘备只能让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主管内政,他本人亲自另行筹建核心团队去组织指挥重大的战略性的政治军事行动。

刘备为自己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和使用方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造成无可挽回后果。三国时期三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最经典的是赤壁之战,因为孙刘联军战胜的是精明强大的曹操军团,是曹操与周瑜、诸葛亮顶级军事家之间的智力较量,因而这场英雄之间的决斗也最具历史研究价值;其次是曹操战胜不可一世的袁绍军团,曹操在这场战役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最差的是陆逊战胜宠然大物的刘备军团,这是军事家与政客之间的对决,对手之间军事才能相差悬殊,因而这场战役基本没有军事和历史研究价值。退一步讲,即使当时的蜀汉皇帝刘备因为自己的政治路线确要发动这场战争,如果责承诸葛亮随军做具体军事指挥,那就可能是黑白鲜明的两种结果,历史也会重写。

在夷陵之战之前,吕蒙击败刘备所倚重的刚愎自负的关羽,羽失荆州,败走麦城被擒杀,荆州失守就已失掉蜀国半壁江山,加上夷陵惨败,蜀国由战略上的主动,转为战略上的被动,综合国力由据有荆、益二州占当时社会综合势力总量的四分之一,降到只剩益州,综合势力仅占九分之一。失荆州与夷陵之战都没让时任丞相的诸葛亮参与,刘备犯下了历史性的错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最大的即得利益者是蜀汉,但蜀汉成在诸葛,败在刘备。

深邃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是政治家必备的素质,对于刘备的政治伎俩和对隆中共同制定的政治理想的背叛,诸葛亮早就看得十分清楚,因而二人无论从感情方面还是从信仰方面都实际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但刘备这个政客抓住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具备的高尚情操和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的道德品格,迫使诸葛亮不能做出反抗。诸葛亮确实是忠臣不事二主的封建文化的殉道者,在任何情形下,他都不会选择背叛,于是,只好埋头于刘备分配好的份内事务,韬光养晦,以个人有限的权力影响力为蜀国人民负责,并以当时公认的极高威信和极大的政治渲染力为资本在等待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

历史终于给予诸葛亮展示才华的机会。夷陵战败,刘备病危,当时庞统、许靖、刘巴、法正、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已死,仅剩下最有威望和能力,并且在政治上久经考验的诸葛亮丞相,刘备预见到自己死后,如果诸葛亮继续被弃用,蜀国将很可能立即处于休克状态,因为他深知诸葛亮已经用自己的情操和能力,把其灵魂注入到蜀国军民的精神世界之中,同时,政客刘备又抓住诸葛亮忠贞尽节这一浓重的封建纲常思想,别无选择地托孤于诸葛亮。

诸葛亮一登上政治舞台,即担负起历史的重任,蜀汉面貌焕然一新。他当仁不让,以政治领袖,军事统帅的地位和气概,以刘禅相父的权力和地位在之后的十一年中,通过内治国家,东修吴好,北伐中原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政治军事才能。诸葛亮的政治威权与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这种普遍政治评价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的政治艺术超过了曹操,因为,他的政治威权行为是对蜀国人民负责的政治举动,不但得到蜀国人民的普遍拥戴,魏、吴邻国也无菲薄之词,这是人民的选择。这种灵活游刃于封建君主臣子纲常的政治才能是极端负责的政治家本色,是为黎民苍生负责的高尚的政治本质。

三、诸葛亮的政治悲情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时代,整个不足一百年的斗争史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在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矛盾运动发展历史进程中,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道义与非道义之间的斗争,在形式上表现为推动社会进步力量与阻碍社会进步力量的斗争,即革命的力量与反革命力量的斗争,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以社会进步,天下苍生,弘扬道义为政治根本,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以集团利益为政治根本。这两种力量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决定了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悲情色彩更加浓重。

曹魏方面的曹操、司马懿,蜀汉方面刘备、诸葛亮,东吴方面的周瑜、陆逊都是悲情人物。他们以杰出的才干和政治理想为当时的政治进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些悲情人物中,尤其以集政治家、军事家于一身的诸葛亮表现最甚。

三国鼎立的总体策划布局不是曹操,不是孙权,更不是刘备,而是政治家诸葛亮。如果没有诸葛亮,很可能是一霸多立,也可能是二国同立。曹操官渡一战奠定霸主地位,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但诸葛亮的出现,以他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改变了历史预定的格局,诸葛亮联吴抗曹,赤壁之战,据荆入蜀,形成三国鼎足而立,彻底砸碎曹魏统一中原的政治梦想,只有诸葛亮这样的高超的政治家才有改变历史的格局与进程的能力。

但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生命规律,使诸葛亮成为悲情人物的代表。他的政治理想只局限于在蜀国这个范畴内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但他的政治视野是整个当时中国的统一与复兴,这个政治理想半途而废,没能实现。究其原因而言,外因方面主要的是客观环境制约了他的理想的实现进程,外部环境是曹魏的强大和东吴的富强,使对手的力量大而稳固,不易征服;内因是蜀汉在据荆、益二州,力量最强大的时候没有按诸葛亮的政治路线去行动,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刘备是第一当权者,赤壁之战后最宝贵的十五年间采取了错误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没有抓住历史机遇。刘备死后,当诸葛亮成为蜀国第一当权者时,蜀国名为国家,实仅占益州一地,仅占全国力量总合的九分之一,这个悬殊的势力对比,在很短的十一年内是很难达到统一目标的,并且,刘禅政权也不断地牵制诸葛亮的统一步伐。在五十四岁时,诸葛亮病逝征途,抱恨离世,为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惋惜。

客观的历史发展情境虽然造成了诸葛亮的政治理想终究未能实现的悲情色彩,但这并没有影响历史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政治家诸葛亮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但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执行良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以法理政,依法治国,从严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忠公爱民,生前深受蜀汉人民爱戴,死后受到世代后人敬仰。

千百年来,诸葛亮已成为智慧的化身,其著述和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余字。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对推动社会政治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诸葛亮去世后的近1800年的历史来看,诸葛亮政治理想未能实现的悲情色彩丝毫没有影响其作为一代卓越政治家的魅力和华彩,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品格已使其成为诠释千百年来卓越政治家们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易中天.品三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2] 诸葛亮.出师表[G].北京:中华书局,2010.

[3] 天行健.清算品三国[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7.

[4]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8.

【作者简介】

尹中升(1970-)男,辽宁大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发展与政策.

猜你喜欢
典范悲情政治家
范仲淹画粥苦读
钗头凤·痛悼爱妻
数形结合的典范
两装当道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周公作礼
挽衣留谏
政治家与鞋 ——艾马德(约旦)▲
陈水扁“悲情奔丧”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