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设备开处方的小匠人—— 记河南省技术能手、中国兵器工业豫西集团江河公司电气技术员卢祥胜

2016-11-08 06:02郝红伟
中国军转民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分厂效能电气

■ 郝红伟

给设备开处方的小匠人—— 记河南省技术能手、中国兵器工业豫西集团江河公司电气技术员卢祥胜

■ 郝红伟

卢祥胜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豫西集团河南江河公司一名年轻的电气技术员,人称设备电气技术革新改造小能人,针对设备运行中发生的不良状况,他一个处方就能解决问题。

卢祥胜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豫西集团河南江河公司一名年轻的电气技术员,人称设备电气技术革新改造小能人,针对设备运行中发生的不良状况,他一个处方就能解决问题。2011年10月他参加河南省国防系统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大赛,获特等奖;2012年9月他参加平顶山市技术运动会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大赛,获第一名。

学以致用 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2008年,卢祥胜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到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参加工作,在铜材分厂担任电气技术员,从事设备电气方面的技术改造、革新及检修、技术操作、修旧利废等工作。他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始终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多年来,卢祥胜不间断地学习电气方面的理论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先后参与了对江河公司1800T油压机、1600T水压机、30吨老式单链拉拔机和型件分厂所属的数控加工设备等多台关、重点设备进行的电气控制部分的技术改造工作。经过技术改造,使新设备发挥出了应有的效能,旧设备焕发出了青春活力。在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设备生产效能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他从一个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有理论、有实践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中,卢祥胜从最基础的电工接线、拧螺钉开始做起,逐渐总结掌握了一套非常实用的电气操作技能,有效解决了影响和制约单位生产的部分难题。

加强巡查 保障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卢祥胜积极对铜材分厂的1600T水压机、1800T油压机、30T拉拔机、50T拉拔机等重点设备电气部分进行安全运行自查与整改工作,并根据排查结果和相关人员逐一进行安全运行整改工作,有效保证了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有力保障了生产产能的提升。除此之外还为型件分厂的多台重点、关键数控加工设备的维修提供技术指导工作,有效保障了型件分厂设备的高效运转,使得型件分厂的产能得到了有力保障。

扑下身子 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随着企业“大铜材”战略目标的实施,公司相继购进了许多新型自动化设备,这些设备为公司进一步向高端铜材产品转型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缺陷。针对缺陷,卢祥胜积极研究对策,主持并参与对设备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优化设计、技术革新与改造工作。

一项改进,工效提高三倍。他主持并参与的30T拉拔机自动夹料装置优化设计与改造工作效果良好。30T拉拔机自安装使用以来,由于原设计缺陷,夹料装置没使用多久就报废,便采用人工上气夹料的方式进行拉拔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过程中无效工时多,极大地制约着该台设备的生产效能。为了使该台设备的生产效能能够得到最大化地发挥,卢祥胜对该设备夹料装置进行自动化改造。30T拉拔机夹料装置自动化改造工作完成后,实现了拉拔生产的自动夹料工作。改造后工作效率提高3倍以上,同时减少2名夹料定员,设备的使用效能实现了最大化,年实现节约价值6万元。

一项革新,良品率提高百分之十。卢祥胜同志主持并参与对1800T油压机工频感应加热炉控温系统进行了技术革新设计与改造,使得控温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做到了可控、可操作,使得加热产品的良品率由85%提高到95%以上,有效提高了原材料利用率。自动控温系统优化设计改造前每加热一吨料需要2小时,改造后每加热一吨料需要1.5小时,仅节约能源费用一项,实现年节约几十万元。控温系统优化设计改造前,因铜及铜合金的加热不均,产生夹生料,夹生料在挤压时使1800T挤压机憋压,造成主机各个部位电磁阀经常损坏,每月更换电磁阀2~3次,每次需更换10个阀左右。优化设计改造后,以上电磁阀很少损坏,四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备件寿命大幅提升,每年节省备件费用4万元。

优化设计与改造,有效解决了回火炉缺陷。九米回火炉一直以来是铜材分厂对6米以上的铜材产品进行回火用的加热炉,改造前使用率较低,只能靠人工往炉子里装料,效率低下且不安全,回火的质量也不高。该回火炉的控制系统较落后,炉体密闭性不强且较笨拙,装载回火料不方便。卢祥胜对原回火炉控制系统和炉体进行优化设计与改造,将原来的电控系统重新设计为采用周波器进行脉冲控制的新型控温系统,使得控温更精确、更可靠。改造完成后彻底解除了改造前靠人工往炉子里装料效率低下、不安全及回火质量不好的问题,有效解决了九米炉改造前的缺陷。

七辊校直机数控化改造,收效明显。七辊校直机是铜材分厂对铜及铜合金管、棒材进行成品及半成品校直的专用设备。该设备是七十年代产品,校直辊的转动速度采用双速电机进行驱动,该驱动控制方式安装使用以来,发现较多弊端,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在校直管棒材时,若采用低速方式进行驱动,则设备的效率低下;若采用高速方式进行校直,因转动速度高校直料容易发生磕碰,同时由于转动速度较高,当待校直料弯曲度较大时或者端部锯切毛刺较大时,高速旋转的校直料极易对上料工造成伤害,该设备由于速度不能进行无极调节,不同规格的管、棒材采用一种速度进行校直,致使校直后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且废品率较高。

针对七辊校直机电控系统的原设计弊端,经过原理分析与实务模拟验证后,卢祥胜设计采用变频器对22KW交流电机进行驱动。七辊校直机电控系统变频设计与改造项目,安装使用以来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在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彻底解决了操作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该设备与改造前相比,生产效率提高约10%,产品质量提高约10个百分点。

一项改善,使老设备焕发活力。50吨多工位母线加工机是对铜排产品进行精确冲孔、折弯用的设备,在调入型件分厂时其控制系统已经损坏,其中主电路没有技术图纸,给维修带来极大的困难,设备处于瘫痪状态接进报废边缘。卢祥胜同志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自行设计程序,在购买可编程控制器、光栅尺及电器元件等技术革新所需的配件后,对50吨多工位母线加工机进行了技术革新与改造。该设备经过改造后已经恢复了出厂精度,经过几个月的使用证明改造很成功,充分发挥了该设备的生产效能。

修旧利废 服务生产

在实际工作中,卢祥胜不但积极搞好设备的预检、预修及革新改造工作,同时还努力做好修旧利废工作,每年经他和相关人员一起修复的工频炉线圈、电机、设备配件及1800T液压部件等,价值都在10余万元以上,这些修复后的备件不但解决了生产急需,同时也有效促进了铜材公司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卢祥胜不但认真负责地搞好设备的革新改造工作而且还极为重视设备的检修和巡回检查工作。由于他检查的及时、到位,多次把设备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有效避免了设备及人身事故的发生,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并促进了设备生产效能的有力提高。

针对工作中自身的不足,卢祥胜同志不断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在消化吸收理论的同时,把自己的所学积极转化为生产力,对老设备数控化改造,使设备应有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确保了公司产能的大幅度提高,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有效促进了公司生产经营的快速发展。

卢祥胜同志的可贵品质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赢得了企业及上级部门的肯定,先后荣获“河南省技术能手”、“平顶山市劳动模范”、“平顶山市青年岗位能手”、“平顶山市第十届优秀青年”,“感动江河2014年度人物”等称号。

华柴公司HC12V132水泵机组用柴油机性能试验圆满完成

近日,华柴公司与广州某公司合作开发的HC12V132水泵机组用柴油机的性能试验圆满完成,标志着为匹配水泵机组用1015系列柴油机的研制工作初步划上了句号。此次试验是华柴公司首次按照国际FM认证的要求,进行了摸底试验和符合FM认证要求的严格试验,对于柴油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严格考核。

FM认证是FM全球公司通过其所属的“FM认可”(FM Approvals)机构向全球的工业及商业产品提供检测及认证服务。“FM认可”证书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承认,该标准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而且能够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

华柴公司1015系列柴油机结构紧凑、功率密度大、经济性好,匹配水泵机组用,市场前景广阔,而“FM”的认可标志在消费者心目中也是最高品质标准的象征。此次摸底试验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华柴公司1015系列水泵机组用柴油机已经具备通过FM认证的基本条件,为后续申请FM认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姜晓霖)

(郝红伟,豫西集团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宣传干事)

猜你喜欢
分厂效能电气
八方电气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锻热分厂燃机叶片钎焊工艺顺利通过 FAI见证
素描“周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