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90年代以来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2016-11-09 02:39常晓丽刘庆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降水强度距平比率

常晓丽,刘庆龙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2.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

湖南省90年代以来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常晓丽1,刘庆龙2

(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2.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

降水是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了解降水以及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和损失有着一定的意义.本文根据湖南省22个站点1990-2012年共23年的逐日降水数据,结合4个极端降水事件指数,对湖南省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湖南省年平均降水量、极端降水量在23年间呈下降趋势;极端降水强度、极端降水比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和南部较多,北部平原地区和西部地区较少,山区降水大于平原区;极端降水量呈现南北较多,中部较少的规律.

时空变化;极端降水;极端降水指数

1 前言

气候变化逐渐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环境问题.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干旱和洪涝灾害等极端事件频繁发生[1-3],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因而有众多学者开展了不同尺度的降水时空特征的研究:付志强等研究了乌兰察布市1971-2010年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发现乌兰察布市降水量呈下降趋势[4];张剑明等发现,湖南省年降水量1960-2005年呈增加趋势,但在2005年之后有减少趋势[5];翟盘茂等对极端降水的研究发现,中国降水强度在逐渐增强,但总降水量变化不明显[6];蔡敏等也发现1953-2002年我国东部极端降水稍有增加[7].而黄河流域近53年来极端降水变化趋势较为稳定,呈不断下降趋势[8];刘健等发现近50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各强降水指标呈逐步减少趋势[9].同时,肖艳等对湘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湘江流域各极端降水指数均呈增长趋势[10].总的来说,近年来全国的降水量波动变化呈下降的趋势,而极端降水事件在北方主要呈逐步下降趋势,南部和东部呈上升趋势.

湖南省(108°47′~114°15′E,24°39′~30°08′N)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南岭以北,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开口,构成不对称的马蹄形形格局.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相交绥的地带,降水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较大,旱涝灾害发生频率高.本文研究了湖南省90年代以来年降水、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当地防汛抗旱提供参考依据,指导当地农业生产,而且对研究该地区对全球降水变化的响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数据与方法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气象局提供的湖南省25个站点1990-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剔除了海拔较高的南岳站(1265.9米)、雪峰山站(1404.9米),降水数据不完全的长沙普通站(1990-2006年缺测),剩余22个站.

为了保证资料引用的年限长度、可用数据的完整准确性以及空间分布的代表性,本文对其它区域的缺测降水数据,利用周边区域站点降水数据,在Arcgis中采用克里金(Kriging)插值进行插补.并且采用趋势分析法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湖南省1990-2012年的降水特征.

极端降水分为持续无雨和暴雨,中国气象上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mm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mm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mm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11],由于湖南省暴雨较多,持续无雨较少,本文只对湖南省暴雨事件进行分析,将暴雨作为极端降水事件.即当某站点某日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mm的就认为是一次极端降水事件.本文选取了年极端降水次、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比率4个降水指数来分析湖南省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

3 结果与分析

3.1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湖南省90年代以来年平均降水量为1371.5 mm,其中2002年最大为1833.1mm,2011年最小为960.3mm,总体上降水量是稳定减少的趋势(图1).从降水距平图可以看出,降水距平在1991-1999年间由负距平逐渐向正距平转变,说明此时段降水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2003-2009年间,降水距平一直为负,说明此时段年平均降水量为减少的趋势;2010-2012年,降水距平呈现正-负-正的分布规律,说明此时段降水量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但总体上为增加趋势(图2).

图1 湖南省1990年-2012年23年平均降水变化

图2 湖南省23年年平均降水量距平

3.2极端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图3 极端降水量距平

图4 极端降水强度距平

图5 极端降水比率距平

根据降水资料,本文提取了湖南省极端降水指数的年际变化和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比率的距平变化信息,如图3-图5所示.

从总体上看,湖南省90年代以来极端降水次数和极端降水量波动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就降水次数来说,2002年极端降水次数达到最大,为153次;1997年极端降水次数为最小,仅为60次.极端降水量在1991-1996年间由负距平转变为正距平,表明此时段内极端降水量在不断增多;1997-2012年间,降水距平一直在正负之间波动,说明此时段极端降水量在不断变化,但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图3).但是极端降水强度自90年代以来总体上呈稳定上升趋势.从图4可以看出,2000-2012年间,极端降水强度距平由负距平逐渐向正距平转变,说明此时段极端降水强度在不断增加.同时极端降水比率总体上也是呈波动上升趋势.具体来看,1991-1996年间极端降水比率由负距平逐渐向正距平转变,此时段极端降水比率在不断增加;1997-2012年间极端降水比率距平一直在正负之间波动,说明此时段极端降水比率一直不稳定,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图5).

3.3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下图为湖南省1990-2012年各极端降水指数的空间分布图.

图6 湖南省1990年-2012年极端降水量分布

图7 湖南省1990年-2012年极端降水强度分布

在空间分布上,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比率呈现南北较多,中部较少的规律(图6),但平均年降水量较多的区域并没有较多的极端降水.湘西南的武冈及周边区域是极端降水量最少,年极端降水量仅为3459-6150mm;极端降水量最多为湘北的安化及周边区域,年极端降水量达11530-12875mm.

极端降水强度呈现西北-中部-东南递减的趋势.西北部降水强度最高值为82.7mm/d,而逐渐向东南过渡到最小值66.2mm/d,表现出较明显的西北向东南递减的分布规律(图7).

4 结论与讨论

湖南省1990-2012年23年的降水分析结果显示,90年代以来湖南省年平均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总体上呈稳定减少趋势,而极端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比率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初步推测这与影响全球系统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很大关系.分析中发现,1991-1992年、1996-1997年、2000-2001年及2002-2003年极端降水显著下降,1994-1995年上升、1997-1998、2001-2002年显著上升以及2004年后小幅起伏变化.这与NOAA定义的1980年以来9次厄尔尼诺时间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相符(表1),即1991.05-1992.06年的强厄尔尼诺使中国降水减少,1997.05-1998.04的极强厄尔尼诺现象、2001 -2002年中等厄尔尼诺使中国降水增多,2004年后厄尔尼诺现象强度减弱,对中国降水量影响较小.

表1 1980年以来9次厄尔尼诺时间及其强度和影响

空间上看,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比率的分布呈现南北较多,中部较少的分布规律.以武冈为代表的周边区域是极端降水最少的地区,以安化为代表的周边区域是极端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极端降水强度的分布呈现出西北-中部-东南递减的趋势,西北部最高值为82.7mm/d,而逐渐向东南过渡到最小值66.2mm/d.因此,湖南省的西北部要特别防御极端强降水引发的山洪等地质灾害.

由于湖南省山区偏多,但这些地区完整系统的降水资料却相对较少.今后有必要在这些地区加强观测,丰富和充实湖南省的降水特征信息,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提供第一手资料.

〔1〕胡宜昌,董文杰,何勇.世纪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0):1066-1075.

〔2〕雷向杰,程肖侠,毛明策.陕西2012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J].灾害学,2013,28(3):105-110.

〔3〕翟盘茂,刘静.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防灾减灾[J].中国工程科学,2012,14(9):55 -63.

〔4〕付志强,张彩云,杨立冰.乌兰察布市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5):84 -87.

〔5〕张剑明,黎祖贤,章新平,等.湖南省近46年来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分析[J].水文,2009,29(4):73-78.

〔6〕翟盘茂,任福民,张强.中国降水极值变化趋势检测[J].气象学报,1999,57(2):208-216.

〔7〕蔡敏,丁裕国,汪志红.我国东部极端降水时空分布及概率特征[J].高原气象,2007,26(2):309-318.

〔8〕贺俊平,贺振.近53年黄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4,23(1):95-100.

〔9〕刘健,于兰兰,翟建青.近50年黄河三角洲极端降水事件特征研究[J].人民黄河,2013,35(2):19-29.

〔10〕肖艳,黎祖贤,章新平,等.近48年来湘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1):1356-1362.

〔11〕周淑贞,张如一,张超.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4.

〔12〕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406/25229 7.html.

P426

A

1673-260X(2016)10-0022-03

2016-07-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066和41401028)与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FSE-ZT-14)共同资助

猜你喜欢
降水强度距平比率
飓风Edouard(2014)暖心结构的多资料对比分析
一类具有时滞及反馈控制的非自治非线性比率依赖食物链模型
近59年江汉平原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不同降水强度下风廓线雷达谱矩特征与测风准确性分析
近40年阿里地区云量和气温的年际变化
2007—2017年大连市降水及降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甘肃省降水和冰雹天气气候分析
一种适用于微弱信号的新颖双峰值比率捕获策略
石羊河流域人工增雨雪的效果评估分析
基于距平百分率的万源市气象干旱灰色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