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的可行性研究

2016-11-09 02:39刘剑秋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体育类体育场馆校区

刘剑秋,宋 超

(1.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2.中国人民解放军94580部队理论训练系,安徽 蚌埠 233030)

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的可行性研究

刘剑秋1,宋超2

(1.蚌埠医学院体育艺术部;2.中国人民解放军94580部队理论训练系,安徽蚌埠233030)

高校体育场馆是建造于高校校园之内,为高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物质条件支持的一种体育场馆形式.由相关调查结果可见,大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负责人及体育类企业领导均认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是可行的.为进一步促进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引进社会资本,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政府积极参与,制定相关政策;企业参与经营,产权回归高校;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监督,保障正常运营.

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社会资本

近年来,为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体育教学需求,安徽省很多高校均大力建设新校区,体育场馆的建设也比较完善.而这些高校建设体育场馆所需要的资金,大都通过政府拨款亦或是高校自筹的方式实现.由于资金力度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发展.基于此种情况,有学者建议可以采用引进社会资本的方式进行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那么,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究竟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本课题主要针对该问题进行论述.

1 高校体育场馆的概念界定

在对本课题正式进行阐述之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何谓高校体育场馆,弄清楚其具体概念界定.杨震、李艳翎(2013)在《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中指出:“高校体育场馆是高校体育教学、训练、课余竞赛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重要载体,是一种以体育为主要功能的建筑形式.”上述概念界定已经完整呈现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具体功能,是一种较为完整的表述.对于高校体育场馆,我们亦可将其简单界定为:建造于高校校园之内,为高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物质条件支持的一种体育场馆形式.

2 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对安徽省的53所高校体育场馆建设资金来源情况、社会资本利用情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3份,回收53份,回收率100%.通过分析问卷,了解安徽省高校在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的相关情况.

2.2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整理,运用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2.3专家访谈法

带着问题请教相关专家,咨询国家对高校引进社会资本建设体育场馆的相关政策,以及外省市的成功经验,为安徽省高校建设提供参考.

2.4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查阅国内外近年来关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的可行性等方面的相关文章十余篇,硕博论文六篇,了解国内外其他地区高校建设体育场馆使用社会资本的相关情况.

3 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引进社会资本的可行性分析

为更加深入的探索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引进社会资本的可行性,2015年3-4月份期间,针对31名安徽省高校新校区建设负责人、23名体育企业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他们对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可行性的具体看法,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3.1针对高校新校区建设负责人的调查结果

3.1.1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资金情况

表1 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资金情况调查统计结果(n=31)

表1显示,24.12%的安徽省高校新校区建设负责人表示本校体育场馆建设资金充足,37.91%的安徽省高校新校区建设负责人表示本校体育场馆建设资金充足程度一般,37.97%的安徽省高校新校区建设负责人表示本校体育场馆建设资金不足.由此可见,大约有五分之二的高校在体育场馆建设方面表现出资金不足问题.访谈中有负责人表示:“我们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学校自筹得来的,政府拨付的资金极少,很难满足本校的体育场馆建设需求.”

3.1.2对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的可行性看法

表2 新校区建设负责人对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可行性的具体看法(n=31)

由表2可见,78.26%的安徽省高校新校区建设负责人认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入社会资本是可行的,仅有10.52%的人认为不可行,其余11.22%的人表示对该问题并未想清楚.总体而言,大部分安徽省高校新校区建设负责人均认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入社会资本是可行的.访谈中有负责人表示:“为了尽可能满足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引进社会资本是可行的.”还有负责人表示:“我认为不可行.高校体育场馆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如若引进的社会资本仅仅只是捐资也罢,如果让企业投入资本参与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那么就会破坏高校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质.”

3.2针对体育类企业领导的调查结果

3.2.1参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意愿情况

表3表明,在调查中36.18%的体育类企业领导表示所在企业有参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意愿,19.34%的体育类企业领导表示所在企业无参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意愿,其余44.48的人表示针对该问题仍有待考虑.总体来看,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体育类企业领导明确表示拥有参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意愿.该调查结果进一步增添了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的可行性.访谈中有体育类企业领导人表示:“对于我们体育类企业而言,能够参与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目前政府并未做出明确的政策规定,对于后续工作如何实施现在还一头雾水.所以,很多企业心存犹豫也是极为正常的.”

3.2.2对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的可行性看法

表3 体育类企业领导参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意愿情况(n=23)

表4 体育类企业领导对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可行性的具体看法(n=23)

那么,体育类企业领导对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的可行性具体又有何看法呢?调查表明,81.33%的体育类企业领导认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可行,2.12%的体育类企业领导认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不可行,6.55%的体育类企业领导表示对该问题没想清楚.由此可见,大部分体育类企业领导均认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可行.访谈中有体育类企业领导表示:“只要地方政府及高校同意,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没有什么不可行的.对于我们体育类企业而言又何乐而不为呢?但需要注意的是:体育类企业是以营利性为目的的,不能让企业从中无法获得任何好处.”

3.3小结

由上述调查结果可见,大部分高校新校区建设负责人及体育类企业领导均认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是可行的.仅有少部分人认为不可行.认为不可行的主要有如下担忧:(1)如果让企业投入资本参与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那么就会破坏高校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质.(2)体育类企业是以营利性为目的的,部分企业领导担心不能让企业从中无法获得任何好处.

4 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引进社会资本的若干建议

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安徽省很多高校在体育场馆建设方面均不同程度上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为推进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特针对社会资本的引进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4.1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制定政策,刺激企业投入

在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的过程当中,地方政府应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应充当高校和社会资本之间的桥梁,让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社会资本有效融合起来.为引领更多的企业投资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对于投资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企业地方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让企业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好处.这样的做法可以进一步增添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的可行性.而且,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进行政策倾向,通过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进一步规范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入社会资本,让社会资本成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中重要的力量源泉.

4.2企业参与经营,产权回归高校

高校在体育场馆的建设过程当中,可以考虑让企业全部投资或部分投资.然后再依据企业的具体投资比例,赋予企业对高校体育场馆一定的经营年限.诸如,赋予企业10-30年的经营年限等.经营年限到期之后,企业必须将其产权回归高校,让高校重新获得体育场馆的产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获得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权的过程当中,大部分体育场馆仍应以公益性为主,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及课外活动开展提供公益性服务.可以选择部分场馆进行营利性经营.将部分体育场馆运用于对外经营,让企业在经营中获取利润,从而逐渐收回成本.在保障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又不损害高校的利益:企业投资有收益,高校有场馆提供给教学训练使用,对于企业和高校双方而言均是极为有利的.

4.3积极参与监督,保障正常运营

企业投资建设高校体育场馆之后,为了尽可能保证相关企业的合法体育场馆经营,高校必须要积极参与监督.监督企业是否存在任何违法经营行为.如在体育场馆内开设超市等.除此之外,对于企业针对体育场馆过高的收费标准也应予以积极监督.一旦发现相关体育场馆的收费标准过高,远远超出学生的承受标准,那么高校必须要积极介入,迫使企业适当降低体育场馆的收费标准,从而让更多的大学生及社会相关人士可以在体育场馆内进行消费.像这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收费标准,对双方都是有利从而实现长期合作,更有利于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在未来更好的引进社会资本.

5 结语

总而言之,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为进一步增添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引进社会资本的可行性,笔者提供如下几条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制定政策;企业参与经营,产权回归高校;积极参与监督,保障正常运营.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让社会资本在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1〕杨震,李艳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91-101.

〔2〕魏晓宁.试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J].人民论坛,2011(20):45-47.

〔3〕罗辉辉,唐艺.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102-106.

〔4〕刘小湘.体育场馆建设中的不同投融资模式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2):78-80.

〔5〕孙睿,张文浩.浅谈拓宽高校基本建设融资方式[J].财会月刊,2011(03):48-51.

G818;G64

A

1673-260X(2016)10-0152-03

2016-06-10

蚌埠医学院人文社科一般项目(SK2015B15by)

猜你喜欢
体育类体育场馆校区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