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本科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2016-11-09 02:39乔印虎陈杰平张春雨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标准

乔印虎,郭 亮,陈杰平,张春雨

(安徽科技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产出导向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本科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乔印虎,郭亮,陈杰平,张春雨

(安徽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本文从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本科培养模式改革入手,分析国际工程教育的理念,以产出为导向,研究校级人才培养标准的建构思路和方法,结合学校特点提出了该专业的校级标准,同时提出标准实施过程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方法.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培养模式;国际专业认证

安徽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卓越人才标准问题,培养标准是“卓越计划”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份文件中都要求制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标准[1].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虽然制定了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但由于各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标准的适应性不足,切合学校实际的校级工程教育标准很多高校都没有制定.结合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在应用型本科办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以及专业标准的制定中进行了积极实践和探索[2].

1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按照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2015年3月修订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3].通用标准包括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以及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学生的毕业要求标准12个方面: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专业补充标准针对机械类专业,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六类课程提出基本要求[4-5].

学校标准是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并结合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服务面向和行业特点制订,体现各校办学优势、得到社会公认的特色标准.安徽科技学院是以工农为主的院校,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为农学,机械学科特色为农业机械.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标准是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补充标准以及行业标准指导下,结合安徽省地方发展状况和学校应用型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定位及专业特色,相应制定的.在制订专业培养标准时,遵循以下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校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目标围绕学生的培养,内容根据对学生的期望而设计,评价的焦点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必须考虑全体学生.

(2)坚持目标导向.目标与毕业要求必须对日常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并有利于每个承担教学任务的人明确责任,对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达成度的评价必须分解为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估.

(3)持续改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持续改进,常态性的评估与评价是改进的基础,持续改进的实现有赖于有效的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每个教师在持续改进中均承担责任,持续改进的效果是通过学生表现来体现的.

(4)推进开放办学.积极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联盟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标准,建立学校、社会、企业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鼓励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人才联合培养平台、合作研究开发平台.

2 标准的总体结构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标准综合考虑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七个方面进行构建,如图1所示.在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的基础上,采取“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组织结构,分两平台三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创新创业教育模块以及个性化课程拓展模块,系统全面地规范了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与规格、知识体系与内容、教育环境条件、质量评估分类指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校标准的总体结构见图1.

图1 机械专业标准总体结构

3 毕业标准的制定

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校级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体系之间的二元矩阵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机械专业人才标准实现矩阵

3.1以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中心

调整、增加实践课程内容和比例,实践课程占比达38.4%.认识实习、课程实习、金工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贯穿整个培养过程.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及考核方式,保证在实践教学中强调学生“动脑”能力,而不是仅仅“动手”能力,科学合理安排企业工程实践,大一开设企业认识实习、大四下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和在企业毕业设计.进行教学改革,部分课程采取教学做创一体化形式,把课堂搬到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和企业车间.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知识和技能,尽早适应企业生产环境,了解企业文化.

3.2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建有省级工程训练中心1个,同时申报并获批省级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建立以企业老总和学院院长为主任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指导委员会,出台相关文件,从制度上保证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校外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为抓手,企业参与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外聘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聘请工程师指导毕业论文;每年组织学生进入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活动.

3.3复杂工程问题的体现

基础课程体现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专业类课程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解决问题”,有“标志型”的任务,评分体现对解决复杂问题能力要求的一致性

4 结语

(1)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工程人才.安徽科技学院自2010年起就开始广泛联系企业,先后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广州佛朗斯机械有限公司、南京自控仪表有限公司、蚌埠华泰液力变矩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联合举办“冠名班”,引进企业课程、开展企业实践活动,联合培养本科工程人才.

(2)改变实践教学落后行业技术发展的状况.由于教育经费不足等原因,高校的仪器设备技术往往落后于行业企业,对此一方面学校应积极筹措资金进行补缺,添置一些教学上急需的先进仪器设备;另一方面,培养方案中设置学生到高新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和生产实践,重点参观先进的设备和新的作业方法.

(3)国际化办学.开展国际化办学是多方面的.机械专业与韩国韩南大学2010年开始联合开展2+2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该项目已列为国家级项目,这对本专业学生开拓国际化视野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重视双语教学,新的专业标准取消了原来的专业外语课程,但要求学生选学两门以上的双语课程.除双语教学之外,加强对外交流,邀请国外的专家给本科生讲学等都是做好国际化办学方面的措施.

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现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本文结合机械专业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特点,构建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并提出实现途径,是否适应社会和行业对应用型工程人才的需求,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建设和实践中进行检验和修正.

〔1〕林晓艳,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

〔2〕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EB/OL].(2015-01-06)http://www.ahgj.gov.cn/72/view/3059.

〔3〕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EB/OL].(2014-03-21)http://ceeaa.heec.edu.cn/column.phpcid=17.

〔4〕陈道蓄.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推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课堂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7(13):1-2.

〔5〕吴昌林.认真开展专业认证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19-21.

G648

A

1673-260X(2016)10-0163-03

2016-06-13

安徽科技学院稳定人才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2015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安徽科技学院校级教研课题(Xj201548、Xj201537);安徽科技学院校级教研课题(X2015064)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