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论文评级标准初探——以“互联网+教育”为时代背景

2016-11-09 02:39吴俊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互联网+教育评级

刘 炎,吴俊明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3)

硕士研究生论文评级标准初探——以“互联网+教育”为时代背景

刘炎,吴俊明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3)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教育”模式逐步兴起,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写作的时候,存在基本属性缺失,增益属性不足和学术失信等问题,因此,可以尝试构建一个论文评级标准,并且让之与“互联网+教育”模式高度的融合,这样不仅有利于研究生论文的完成、修改和评价,还可以为学术论文写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互联网;研究生;学术论文;评级标准

学术论文是所有研究生一辈子的痛,想必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都会这么想.但是,头疼归头疼,该面对的始终要面对,因为对社科类的硕士研究生而言,无论是奖学金、考博还是毕业论文,都逃不过这一关,学术论文可以说就是展现研究生研究成果的最佳手段,也是自身优秀的凭证.所以,什么样的论文是一篇好论文?如何才能写好论文?论文又应该怎么评价?成为大多数研究生的心病,让人困惑许久,苦苦思索却寻不到答案.所以,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1 “互联网+教育”

1994年,我国正式入接国际互联网,我国完成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安装,之后几年迅速增长,整体部署逐渐完成.2015年,两会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理念让传统的行业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教育行业不外如是,于是,“互联网+”应用与教育行业相融合,形成了“互联网+教育”,以数字校园为基础,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更新的动力.大学校园是教育的平台,信息化、数字化和电子化的大学教育对硕士研究生而言,本身也是一场不小的变革.

2 当下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困境

2.1基本属性缺失

缺乏学术观点,就会没有学术价值.许多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写作的过程当中,喜欢就事论事,并没有相应的学术观点予以解释说明.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不仅仅要知道“实然”,更应该要知道“应然”;不仅仅要知“其然”,更应该要知“所以然”;不仅仅要明白问题为何,更应该明白问题为何发生以及该如何解决.笔者认为,学术性本身证明了硕士研究生存在的价值,硕士研究生之所以放在本科学习阶段之后,是因为它的境界和难度要比本科要高,不再局限于事物的对错,不再进行手把手的应试教育,不再人云亦云而是拥有自己的观点,不停留在客观事物的表面更注重事物的本质,换句话说,本科是基础,硕士是拔高.倘若一个硕士研究生所写的论文只是就事论事而已,那么,和本科生又有什么差距呢,如果说差距不存在的话,那硕士研究生的存在就没有必要了.

论证性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缺少论点、没有论证或者论证不够充分、论据没有说服力,这是最为普遍的现象.除此之外,论证也属于问题高发的阶段:第一,话题转移,论证过程中一部分内容与题目和论点有关,一部分无关,前后不一致.第二,前后矛盾,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或观点同时予以肯定,这肯定是不合理的.第三,推理失当,论据并非完全真实,带有主观臆断的成分,不能充分说明问题,或者论据真实可靠,但是与论题和观点并没有关系,不能证明论题和观点,这无论是论文中还是答辩中都能遇到.

逻辑混乱.首先,表现在选题方面.一方面,论题模糊.论文的标题所表达的意思模糊不清,容易让人产生歧义,例如许多硕士研究生对自己要写的题目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对题目的内涵也好,外延也好,都不是很明确.另一方面,文不对题.论文所写的内容和论文的标题不一致,甚至于相互矛盾.其次,表现在语言表达方面.很多法学硕士研究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要么就是内涵解释得似是而非,用语不准确,含义不准确.要么就是对外延的理解,例如子标题的内容范围大于主标题的内容,或者子标题的内容与主标题的内容无关,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错误.

2.2增益属性不足

没有从实际出发,不以客观现实为视角,没有数据的支撑,只有笔者的主观臆断,这样做,显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事实上,社科类的研究生有许多论文本身就是纯理论性的,本身实践性就不强,再加上许多社科类的研究生本身不爱出校门去实地考虑,年青人有的又比较宅,没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许多社科类的研究生在论文写作的时候,并不注重客观性的存在,但是,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没有客观事实的证明,再高明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就像“赵阔论战”那样,最终,会让自己的论文失败.

创新已经成为评定论文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真正的创新可谓“前无古人,后有来者”.当然,想要做一名垦荒者并没有那么容易,除了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天赋和才能.不仅要学会空白式选题,更要尝试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理论基础,从而得到一些新的观点,也可以支持、部分支持或者反对前者的观点,提出质疑重新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大范围地借鉴他人观点,没有新的观点、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是当下法学硕士研究生最大的通病.

从广义上来说,可行性决定了笔者从主观和客观出发,依据条件按照时限完成研究计划,这也是所有社科类硕士研究生都应该考虑的基础问题.以法学专业为例,其中凸显为三个基本因素: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和选题量度.就主观条件而言,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抽象思维,掌握足够的外语知识和种类;就客观条件而言,要考虑到有关研究背景资料的搜集,参考文献的数量以及实务经验的积累;就选题量度而言,核心是要确定选题,即论题的大小和难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好题目是好论文的一半,论文所涉及的范围太大、太小或太难,导致写不出来、写出来无价值或者仅仅是为了凑字数而已,所以,以小写大永远是论文选题的宗旨,“小切入,大深度”永远是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座右铭.诚然,法学专业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庞大的知识体系,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写作的时候,切记要选择一些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并且难度适宜的题目去写,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论文的“颜值”(简称“文颜”)不高,文章语言和表达方式不美观,没有图片、表格、公式、艺术字或者多种语言,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或许在许多人的潜意识当中,会认为学术论文写作理所当然是一件严谨严肃古板又无味的事情,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为过,学术论文本身确确实实是这样.但是,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学术论文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果要写的主题本身就是新生事物,那么可能所写出来的论文就会很潮很时尚,这并非不可能.更何况,在实际的论文投稿过程中,研究生在论文写作的时候,必然要考虑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吸引期刊编辑的眼球,是否能博得阅读者的好感,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写的论文有个“好卖相”,让自己的论文更容易发表出去,因此,“文颜”的高低非同小可.

2.3学术失信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法学硕士研究生作为未来高级的知识分子和法律专业人士,其诚信的品质必不可缺,然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术失信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担忧.学术研究本来应该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已经逐步沦为一件任务、一个负担亦或是一桩苦差事,甚至成为一种能够赚钱养生的道具.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许多法学研究生都是东拼西凑,伪造调查数据,并未合作却相互署名,发论文的时候又存在一稿多投,甚至雇佣“枪手”,其行为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商业的投机心理、浮躁的学术风气、与导师的沟通太少、学术奖罚机制发展不健全、学术监督力度不强、学术出版市场不规范、网络作弊工具日益发达以及诸如为混到一张文凭而已这类个人价值取向的极度扭曲.如果此类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这将严重影响学术研究的可信度、先进性和创新力.

3 硕士研究生论文评级标准之构想

3.1硕士研究生论文评级标准之概念

所谓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评级标准(Paper rating criteria,简称PRC),就是针对硕士研究生所写的论文,用学术性、论证性、逻辑性、规范性、客观性、美观性、可行性、创新性这8个标准进行评价,然后再用评价的结果进行等级的划分,分为S、A、B、C、D、E、F、G这8个等级.S级为最高级,G为最低级,依次从高往低划分,每一个等级的评定都遵守相应的标准,总体来说,为了方便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并给予评价,创造了一个评分系统,这个评分系统就是论文评级标准(PRC).

3.2硕士研究生论文评级标准之必要性分析

对于为什么要构建“PRC”呢?经过梳理,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3个:

首先,论文评级标准决定着论文该如何写.事实上,笔者用很长的时间去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是“什么样的论文算是一篇好论文?”,这个答案是“PRC”.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惑过许多人,许多人也得到过许多的答案,虽然所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是,终究是人们对于问题的看法,“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必然的事情,而笔者的答案,就是“PRC”.当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们总会思考要怎么写呢?怎么写才能写好呢?其实“PRC”的诞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模板,其中有学术性、论证性、逻辑性、规范性、客观性、美观性、可行性、创新性这8个标准,就好像放在我们面前有8个杯子,每个杯子里面都要装不同颜色的水,水装得越多越好,而最终会把8个杯子里面的水放在一起,看看谁装得水多,而且是每种颜色的水都要多才行,单单是一种颜色的水多,是没用的.在笔者看来,这个比喻非常的生动有趣,但是也很切实有效,例如:我们会引用大量学术观点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来展现学术性,对每一个小问题进行充分论证提供论证性,遵守学术规范保证规范性,拒绝粘贴复制和教科书一类的形式让文章首尾连贯一气呵成凸显逻辑性,实地调查亲自搜集实验数据和实务事例提供客观性,增加多元化的表达方式例如表格图片多门小语种来凸显美观性,采用新的论题表达新的观点从新的视角分析问题更具有创新性等等,这些会让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不会手足无措、不再迷茫.

其次,论文评级标准决定着论文该如何修改.“好的论文并不是写出来的,好的论文是改出来的”.笔者非常赞同这句话,如果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就能保证其完美,那么,就就不需要修改了,但是这是不可能的.论文的初稿写好了,我们一般是先放到一边,不去想这件事,然后再一个礼拜中,去阅读别人的文章,一个礼拜之后回头再来看自己之前所写的这篇文章,可能会发现漏洞百出.然而论文该如何修改呢?“PRC”指明了方向,当我们发现8个属性有哪个属性较弱,我们会修改原文来增强每一个属性,从而提高文章的整体水平,这样的修改最有成效.

再次,论文评级标准决定着论文该如何评价.一般对研究生论文的评价分为两种:好或者是不好,然而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哪些好?哪些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好到什么程度?不好又到什么程度?这些总是未知数.笔者认为,需要拥有一个类似于评分系统的存在来说明这一切,这就是论文评级标准(PRC)的存在的意义.当面对一篇陌生又充满未知的学术论文,我们可以从8个层面多视角地考察:有没有学术观点?论证足够充分可以让人信服么?逻辑是否畅通呢?学术规范有没有做到位?有没有新的观点和样式?有没有客观事例和数据的支撑?文风和样式是否观?文章的选题是否可行?综合起来,笔者认为,这样可以对一篇论文进行更加准确和犀利的评价,并且更容易发现文章的优缺点.

3.3论文评级标准之构想

一般说来,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为:问题(1、2、3)—原因(4、5、6)—措施(7、8、9)这种三三分制的结构,要么就是概念(1、2、3)—问题(4、5、6)—原因(7、8、9)—措施(10、11、12)这种四三分制的结构,从笔者的角度来看,学术论文的精要是以小写大,既然要以小写大,那么文章就不适合太多的部分,硕士研究生一般的发表型论文是8000—10000字,倘若部分太多,那么平均每个部分的字数必然会减少,就会造成走马观花、泛泛而谈的趋势,而且一个部分至少要有2—3个观点,1个观点也要有1000字才能有充分论证的效果,部分越多,观点越多,无法论证周全,会产生许多的副作用.但是,只要完成这样的基本模式就可以让学术论文高枕无忧了么?笔者认为还远远不够,所以,论文评级标准的诞生势在必行.

其一,(PRC)拥有8种属性:学术性、论证性、逻辑性、客观性、美观性、创新性、规范性和可行性.(见图1)

图1 论文评级标准模型(PRC)

其二,再来看(PRC)的8个等级:

G级:其中1种属性较强,其它属性较弱.

F级:其中2种属性较强,其它属性较弱.

E级:其中3种属性较强,其它属性较弱.

D级:其中4种属性较强,其它属性较弱.

C级:其中5种属性较强,其它属性较弱.

B级:其中6种属性较强,其它属性较弱.

A级:其中7种属性较强,其它属性较弱.

S级:所有属性都较强.

其三,来看下注意事项:1、其中如果有一种属性完全缺少的话,论文将不进入论文评级标准(PRC)当中;2、所有属性都较弱,不进入论文评级标准(PRC)当中;3、政治敏感度过高的论文,不进入论文评级标准(PRC)当中;4、单项属性值根据文章本身的内容来判定;5、论文的总体评级必须综合8个属性进行综合评定;6、其等级排序从高到低为S>A>B>C>D>E>F>G;6、进入到论文评级标准(PRC)的每篇论文只会得到1个等级评价.

其四,来看下单项属性评定标准:

学术性:有自己或者他人的学术观点,越充足越好,不能够就事论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究其本质、原理和规律.

论证性:论点明确,论证正确充分视角多样方法不一(例如对比论证,主客观对比、古代现代对比、国内外对比等等)、论据可靠真实充分.

逻辑性:文题相符、题意精确、格式序号体例一致、文意严谨精确不含糊.

规范性:字数、字号、符号、外文规范、格式、图表、公式、数字、特殊符号以及内容要求都必须使用正确.

可行性:论题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美观性:图片、表格、数字、公式、艺术字体和语言种类的运用种类情况.

创新性:新视角、新观点、新论题、新样式、交叉学科研究,且自圆其说,合情合理.

客观性:观点理论结合现实、论据真实可靠并与论题相关、对策切实可行不脱离实际并可以解决客观问题.

结语

任何新生的事物想要尽善尽美,其过程必然是一波三折的,不可能一路坦途,所以,这个论文评级标准(PRC),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才能发挥更多的功效,但是,笔者认为,其存在是绝对有价值的,花费一段时间的等待也是值得的.

〔1〕教技厅[2015]2号.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EB/OL].2015,2,15.

〔2〕冯阳松一张图读懂什么是 “互联网+”[EB/OL].http:// www.ygshangjie.com.

〔3〕刘芳,孙福万,王迎,魏顺平.MOOCs背景下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15(1):13.

〔4〕管刚.浅谈云计算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集体经济,2007(4):179.

〔5〕林莉君,俞敏洪.互联网+教育[N].中国科技日报,2015-3-10.

〔6〕互联网教育研究院.2015年在线教育行业机遇与挑战[J].高等教育,2015(3):19.

〔7〕教育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Z].2015-4-1.

G643

A

1673-260X(2016)10-0192-03

2016-06-03

本文系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基于大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的高校MOOC平台建构策略研究》(ZD 14004)阶段性研究成果,第三届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三等奖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互联网+教育评级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通知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
《钱经》月度公募基金评级
《钱经》月度私募基金评级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