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2016-11-09 02:39盛桂敏王春红曲曰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绥化自动控制

盛桂敏,王春红,曲曰阳

(绥化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应用型大学建设背景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盛桂敏,王春红,曲曰阳

(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00)

工程实践必须具备自动控制理论知识,而控制理论的学习理论性强,难度大,传统的教学存在教学枯燥,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多媒体与板书结合教学,比较式与启发式教学结合,验证性实验与应用性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改善了传统的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考核检验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水平.

自动控制原理;实践;教学手段

1 引言

自动控制在工业化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大多数工科专业都开设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根据高校发展方向以及专业的差别,对自动控制的掌握程度也不同.绥化学院自转型发展以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自控控制的实际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满足不了专业实践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进行改革.

2 课程特点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理论性强,概念多,需强大的数理基础作为铺垫,同时需要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等专业课程,我校开设自动控制原理在大三上学期,对于二本的学生来说,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多,难度大.

(二)图形分析法多,教学中板书画图形耗时,费力,占用了部分教学时间.教学进度受到影响.

(三)应用实践性强[1].自动控制系统理论来自实践,系统的理论教学则依靠板书,实际系统是在教师讲述,学生想象完成,理论和实践出现严重脱节.

3 解决方法

3.1教材选择

我校转型发展以来,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的理论性、概念性可适当弱化,增加实践操作部分的训练.为此,我校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黄坚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的教材,该教材增加了matlab仿真及实际系统应用举例部分,对于系统的实践性有了更深的认识[2].

3.2教学手段

1.多媒体与板书结合教学

连续的自动控制原理分析方法主要是解析法,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其中,解析法要求精确,有强大的数学推导,该部分教师要利用板书详细推导,得出结论,方便同学们思考,记笔记;而复杂的系统靠解析法是不行的,因此,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则是以图形分析为主的,但是图形的分析,利用板书画图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这部分的学习,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课件的演示简单,生动,教学上既可以节省设计,又使得同学们有更直观的感受.

2.比较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结合

本课程的各种分析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系统的性能,各种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把知识点混杂,导致学习效果变差,无法正确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因此,教授过程中,采用比较式教学法,将各种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对比,建立起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使同学们脉络清晰的掌握控制原理的基本知识.例如,控制系统的性能分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而稳定性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各种分析方法又对应着利用开环传递函数和闭环传递函数分析,三种方法归纳系统稳定性如表1所示:

表1 三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对比

探究式教学,也即启发教学,不断为学生设问,引发大家的思考,让学生进行探索,找到解答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进来,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例如,分析给定控制系统的性能,如何进行改进?系统的动态性能,稳态性能都与什么有关?分析讨论时具体的实施方案,得出结论.

3.设计系统实验教学与电子实训实践结合

(1)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要靠实验来检验[4].因此,我们增加了实验教学环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设计系统,并在实验箱进行模拟,连接硬件电路,通过观察不同参数下系统的输出结果,分析系统的性能.例如,对于系统稳定性的分析,可以设计一个三阶系统,硬件电路如图1所示,系统放大倍数为K=5时的响应曲线如图2所示,图3为系统放大倍数为K=10时的响应曲线,图4为系统放大倍数为K=20时的响应曲线,由响应曲线可以看出,系统稳定与放大倍数有关,系统稳定的条件是0<K<10.

图1 三阶控制系统原理图

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的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图2 系统K=5时的响应曲线

图3 系统K=10时的响应曲线

图4 系统K=20的响应曲线

(2)电子实训

控制理论是设计系统必备的理论知识,我校的电子实训中心,为同学们开设了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在这里设计实际的控制系统,同时,任课教师也深入实训中心,与学生一起对系统的控制部分进行调试,帮助学生解决实在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作品进行参赛,大家进行交流,提高对控制理论的理解.

4 考核检验

教学效果的好坏,要通过一定的考核来检验.以我校为例,2015年度的考核多样化进行[5],具体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阶段性测试+答辩+实验操作四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章节测试占50%,答辩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图5和图6为2014年(12级电气2班)与2015年(13级电气1班)改革前后的考核成绩对比图,两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均为45人.

图5 12级和13级自控成绩对比图

图6 自控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柱形对比图

在实践中,我校同学参加的2014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荣获得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

5 结论

学校的转型发展,要求自动控制理论的实践性越来越强,理论知识不能用实践来检验也是教学的弊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资源,现代教学技术,调整教学方式,增加比较式教学,实践教学,用实践来巩固理论,同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形成规范的教学手段,推动教学改革.

〔1〕刘荣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大众科技,2007(10):182-183.

〔2〕黄坚.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8-110.

〔3〕夏静萍,王瑛.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探究-基于实物命题的递进式教学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184-189.

〔4〕王肃青.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7(1):104-109.

〔5〕张弘强,王春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韶关学院学报,2015,36(8):87-90.

G642.0

A

1673-260X(2016)10-0258-02

2016-06-22

绥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J20140242)

猜你喜欢
自动控制原理绥化自动控制
何藩纪实摄影创作中的主观因素研究
绥化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实施过程的关键点回顾
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
新闻评论应注意在“度”和“点”上着力——《绥化日报》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M2W中波发射机自动控制天线倒换系统
三本院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之探讨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编组站停车器自动控制开通方案
唐钢热轧1810线工艺润滑改造自动控制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