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改进案例

2016-11-11 11:23刘朝文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纸花石蕊碳酸

刘朝文

(思南县思林初级民族中学)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改进案例

刘朝文

(思南县思林初级民族中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实验6-5】及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把它进行了改进,通过改进前后的对比实践教学得到了几点体会,现特与大家分享。

原实验:【实验6-5】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图略。

1 2 3 4 烘干第四朵花现象分析

改进后实验:取4支试管,第1支加少许稀醋酸,第2支加少许水,第3支和第4支试管都分别加少许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注:取【实验6-4】中塑料瓶中的溶液,即为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然后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并观察比较溶液颜色的变化。

将第4支试管稍稍加热一会儿,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1 2 3 4 将第4支试管加热现象分析

现象及结果分析:

1.第3支和第4支试管加热前与第1支试管中溶液颜色都为红色,第2支为紫色,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同时,也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是碳酸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CO2+H2O=H2CO3

2.第4支试管加热后与第2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一样,同为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且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所以红色的石蕊又变成了紫色。

H2CO3=H2O+CO2

在对比上课中,体会到改进后的实验,操作流程简单了,实验结果一样,现特把其优缺点归纳了一下,以便同仁斧正。

改进后的优点:

1.能节约课前准备的时间,减轻了教学负担,增加了教学进度的随机性;

2.实验流程更为简便,易于师生操作,既减少了折纸花和保存、烘干纸花的麻烦,也免去了那些担心不会折纸花的教师的担忧。

3.减少了因废旧纸花而产生的固体垃圾,同时也节约了因购纸花而产生的实验成本;

4.可与【实验6-4】链接

第3、4两支试管所需要的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可在【实验6-4】用后的塑料瓶中倒取,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同时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碳酸。

CO2+H2O=H2CO3

5.小心烘干纸花,变成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既复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给液体加热的方法,而且操作更为简便。既节约了教学用时、保证充分的教学时间,也加深了学生对给液体加热、酒精灯使用的印象。

6.表格填写中第3、4两支试管的颜色对比填写,更易让学生明白受热前后溶液颜色的不同,而判断溶液中物质种类的不同,即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为水和二氧化碳,并且二氧化碳呈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H2CO3=H2O+CO2

改进后的缺点:

该改进实验不能证明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色。

应对该缺点的改进方法:

方法一:可以出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下去思考,作课外实验探究。

方法二:在实验室领取一紫色的石蕊试纸,(各实验室都配有),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喷在石蕊试纸上,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由于石蕊试纸颜色没有变化,从而得出,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不是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也不是水,而是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即碳酸。

[1]李德前.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二则[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4(12).

[2]朱燕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改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9).

·编辑薄跃华

猜你喜欢
纸花石蕊碳酸
废弃混凝土碳酸化再生利用技术进展
巧手纸花
冒泡的可乐
能预测天气的纸花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五环式探究实验教学
pH传感器在测定石蕊和紫甘蓝浸出液酸碱度中的应用
纸花一朵朵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碳酸根基水铝钙石的制备及其在PVC中的应用研究
会开放的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