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节校本课程引发的思考——奔跑吧,少年

2016-11-11 11:23魏彩燕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跑操雅典马拉松

魏彩燕

(山东省青岛市第七中学)

由一节校本课程引发的思考——奔跑吧,少年

魏彩燕

(山东省青岛市第七中学)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在《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一书中指出,校本课程的出现在国际上有三种看法:其一认为,校本课程的历史几乎和学校教育的历史一样悠久;第二种看法认为,校本课程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校本课程真正出现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大会上。

课例分析:

当跑步在世界已经非常流行,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跑步的行列,清晨有人用跑步开始一天的美好,夜晚也有夜跑团们在奏响城市不同的声音,我们的孩子们热爱跑步了吗?每天的校园跑操孩子们用心去跑了吗?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产生了这节课。

学情分析:

1.初中生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且较易接受新生事物,因此,跑步走入寻常生活并不难。

2.每个学校都有跑操,但情况并不乐观,有的孩子会投入跑步,但也有的孩子逃避跑步,或者不认真跑,不能享受这项阳光下的运动。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马拉松,了解长跑。

2.对跑步产生一定的兴趣。

3.尝试跑步,并从好好跑操做起。

4.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跑步。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模仿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奇迹,从而愿意尝试跑步并爱上跑步。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流程图:

一、做心理测试

通过光谱心理测试了解同学们对跑步的态度和认知。引发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了解马拉松

1.公元前490年发生了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马拉松海边发生的,雅典人最终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派菲迪皮茨回去报信。

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地喊道:“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完,就倒在地上。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5千米作为赛跑的距离。

2.马拉松的特点

马拉松的神奇魅力之一,是比赛场地的开放。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对参赛者的包容。

3.常见比赛距离

全程马拉松(42.195千米)

半程马拉松(21.0975千米)

欢乐马拉松(10千米)

迷你马拉松(5千米)

三、名家在跑步

应用多媒体展示:国家领导人、作家、教授、明星,甚至残疾人都在用跑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都在通过跑步锻炼自己的毅力和坚定的品质,引发学生对跑步的向往。

四、老师的跑步之路

通过老师自己的跑步感受,从100米的气喘吁吁到可以跑半马,老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此处,设师生自由问答环节,通过现场问答激发学生的跑步热情。

五、跑步心得及注意事项

为了体现安全第一、健康跑步的理念,特在这一环节中强调了注意事项。以便让计划跑步的同学有备而跑。只有跑出健康,跑得安全,才能跑出快乐。

六、亮出目标,开始行动(或者倡议书)

根据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列出目标,开始美美的跑步吧。

七、反馈性心理测试以及反思

最后根据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设计了一个小结型的反思,目的是再次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并使学生自行检验目标的达成度,体现目标意识。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奔跑吧,少年

展示同学们的倡议或者计划目标

[1]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文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2]肖庆顺.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选择研究[D].西南大学,2015.

·编辑温雪莲

猜你喜欢
跑操雅典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小学生课间创意跑操酷似贪吃蛇
第44届COSPAR大会将在雅典召开
做班级里的“跑操教头”
雅典学院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关于课程化视角下的大课间跑操的实施与对策研究
“酸甜苦辣”的跑操
一起来跑马拉松
穿着防弹衣去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