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物馆建筑及其空间设计的演变

2016-11-12 02:20张瀚予ZHANGHanyu
设计艺术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博物馆空间艺术

张瀚予ZHANG Hanyu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100102(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100102 Beijing)

美国博物馆建筑及其空间设计的演变

张瀚予ZHANG Hanyu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100102(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100102 Beijing)

在两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美国博物馆建筑设计整体呈现着一些明显的变化。早期博物馆设计承袭了欧洲公共机构的风格,在外部样式上具有鲜明的古典特征,内部空间则在统一风格的基础上,注重展示空间的分配与布局。20世纪3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设计成了建筑师以及博物馆个体风格的特别表达,内部空间更讲究流动、开放与灵活,并且强调必须削弱室内装饰以使展示空间尽可能减少对于展品的干扰。近些年来,美国博物馆出现了为展品提供“语境”并营造出特殊的展示环境、推广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追求与趋势。

博物馆设计;神庙;个性;空间

美国最早的博物馆于19世纪问世。二战之后,美国进入了一段可以被称之为“博物馆潮”的时期。20世纪50-80年代,美国新建的博物馆面积超过了90万平方米,这几乎相当于14个卢浮宫的空间[1]。在同一时段,没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博物馆发展速度能与之媲美。尽管一些博物馆学者和文化研究学者认为美国的“博物馆潮”结束于20世纪的70或80年代,新的博物馆依然在美国各地持续出现,与此同时,不少老牌博物馆也在积极寻找资金、为自身的改扩建工程做准备。仅2012年一年,博物馆建设工程(新馆或改建扩建)给私营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大约是13.53亿美元(约合90亿元人民币)①。2015年春,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New York)刚搬进由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新馆,这也是当今纽约市最大的无柱展厅。经过协商,位于曼哈顿上东区的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旧馆在以后的时间里都将提供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所使用②。

一、美国早期博物馆设计

1. 古典风格:建筑师个人风格的消解

对国家发展抱有责任感的美国人,在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对博物馆的建设投入了巨额的资金、耗费了巨大的精力。这些投入直接推动了美国最早一批博物馆的建立,包括芝加哥艺术学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1879年成立,1893年搬入新建筑)、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1870年成立,1902年搬入新建筑)、波士顿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1876年开放,1909年搬入新建筑)等(见图1)。

图1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③

从博物馆的设计来看,采用的是古典主义(Beaux Arts)样式,使用类似于希腊或罗马神庙的样式,似乎是要为这个新兴国家的文化和艺术贴上历史的标签。因此可以用如下的词组形容当时美国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体量宏大,气质庄严,结构对称,色彩素雅。

与当下博物馆的设计相比,美国早期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很难辨识出建筑师的个人风格。当人们看到这些博物馆的外观时,几乎无法分辨出风格和特点上的明显不同,或者说,无法区分出是哪位设计师的作品。或许可以说,对于那时的博物馆事业的赞助人和管理者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是要建立起一座座具有权威性的博物馆,它们能够代表美国这个日渐兴起的国家的光辉形象,同时又能与欧洲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保持着紧密关联,并不需要一个个独特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以表达机构自身的特点,更不需要以此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及评论。

以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为例。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创建之初是在科普利广场(Copley Square)的一座建筑中,并对公众开放了33年的时间。1899年,博物馆购买了沿用至今的土地。1903年-1906年,博物馆开始对未来博物馆的建筑进行规划工作:管理层向博物馆各个部门征集了详尽的空间使用需求和相关报告;邀请建筑顾问以及建筑师;委任了博物馆建筑设计师盖伊·洛维尔(Guy Lowell)全盘负责;派遣相关人员赴欧洲调研、考察博物馆建筑;乃至在实际地点建造了一栋实验性建筑,等等。经过多次讨论研究之后,终于在1907年完成了设计并开工建设,1909年完工(见图2)。尽管这一介绍比较啰嗦,但博物馆建筑从平面上看近似于中文的“兑”字,即被多个过道连接但却是由相互独立的展示区域所组成;博物馆主体建筑共分两层。从外观上看,符合当时美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所有特征;整个建筑使用的是浅色的石材;建筑正中间入口处拥有三角形山墙和具有垂直线条、顶部并带装饰花纹的柱廊;尽管没有使用多层台阶将整体建筑的高度抬高,但博物馆呈现的则是庄重、宏大的氛围。

因为其机构的运营和管理,因为其历史,或因为其经典永恒的设计,美国这些早期的博物馆如今已成为最重要、最能吸引公众前往参观的特别场所。只是不同于后来问世的各具风格特征的新博物馆建筑——如果不专门阅读美国这些早期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相关资料,如今就很少有人能够准确指出它们的设计师以及各自特别的设计理念。

图2 1906年绘制的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平面图③

2. 内部空间:注重展示空间的布局与分配

美国早期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特别注重展示空间的布局与分配。波士顿艺术博物馆1924年的一份简报曾经提到博物馆馆长塞缪尔·沃伦(Samuel D. Warren)在1907年确定的博物馆三条设计原则:“1)从平面图上看,每个部门(领域)在结构上都设计成为相互独立的空间,分别拥有明确界定的流线;2)从立面图上看,一层是主要的展览楼层,然后上面一层是仓储和学习楼层;3)在两个楼层的每个房间中都保证有充足的光线”[2](见图3)。博物馆早在规划阶段就对内部空间的设计进行过几次修改。

图3 经数次修改后的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内部空间布局③

由前两条可见,此时的博物馆内部空间的设计是相当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分类的。在这一阶段,博物馆希望成为一个能够认真履行公众教育职能的机构,因此,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清晰的知识分类是博物馆内部空间需要满足的、最重要的依据。

然而,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还包含更多的构成元素,如博物馆的教育空间(工作室、多功能空间等)、为观众提供便利和服务的公共空间(餐厅或咖啡厅、休息区等)。即便是博物馆的收藏空间,也细分为临时藏品、永久藏品、修复、驱虫、装裱或准备等不同的空间。考虑到博物馆的日常使用,这些不同的空间早在博物馆设计的最初阶段就进行过认真规划。不过,早期的博物馆设计并没有关照到这些方面,而主要强调的是博物馆的展示空间。甚至可以说,这些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也是符合神庙特征的:给观众一个仰望神圣藏品的空间,便利性、舒适性、娱乐性、互动性等这些被今天的博物馆人非常重视的特征并没有放在特别考虑的范围之中。

尽管早期博物馆的内部空间非常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分类的明确性,但其风格却依然与建筑外观一样是一个统一的、而不是根据博物馆藏品的知识分类而分别进行的设计。例如,如果一个人走进那个时代的博物馆展厅,很容易发现每个展厅的空间设计全是一个模式,而不会体验到针对一个展厅的主题及作品内涵进行单独的设计。

这一现象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学者和博物馆管理者认为,博物馆应该为其收藏的、来自各种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作品建立接近原生地的“语境(Context)”。博物馆的藏品都是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中、出于特定的目的、由某个(些)人创作出来的。而现有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体系,将作品置于某种人为的线索和空间之中,大多数作品也就脱离了创作之时所处的环境(如被展示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的中国山西广胜下寺主殿壁画)。毕竟,博物馆所收藏的作品,除了个体的审美和历史价值之外,也反映了作品与人、作品与环境、人与环境等各种关系。建立有效的环境背景,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些背后的多层次的关系,并体味作品原本的意义。作为一座并非天生就与作品有着原生关系的机构,博物馆恰恰缺乏这样的环境。

“我刚刚花了几乎一天的时间在乌菲齐博物馆(Uffizi Gallery)参观,这里有着世界最伟大的油画收藏之一,我想在这里学习十四到十五世纪意大利圣坛装饰画。许多圣坛装饰画被一起展示在有着明亮光线和白色墙面的漂亮展厅中。当我离开博物馆后,我去了不远处的一个教堂去看另外一个圣坛装饰画。在我的眼睛试着适应黑暗的光线时,我瞥见了油画,由蜡烛和透过彩色玻璃弥散开来的柔光所照亮。空气中是香料散发的微微香气,低声细语的祷告者站在我身边。一位老年女性在圣坛装饰画前跪下并严肃认真地祷告。”[3]

由此段话语可见,对于观众而言,博物馆所提供的系统性知识与作品处于原生态环境中所给予的体验和感受是非常不同的。因此,博物馆统一设计的室内环境与针对特定藏品而设计的环境(还原)也必然具备不同的意义。当然,对于很多19世纪以来的艺术品来说,艺术家在创作之初就已经明确了作品的未来是需要在博物馆的空间中进行展示的。在当代艺术中,很多作品甚至就是为特定的博物馆空间创作出来的。

二、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美国博物馆设计

如前所述,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艺术博物馆的设计基本袭用了欧洲的模式和风格,这与美国艺术的发展节奏其实也是一致的。在19世纪以及更早的时期,美国艺术界基本上是在向欧洲学习,是在寻找自身文化源流的路径上行走的。而在世纪之交的拐点,随着欧洲现代艺术在美国被介绍给公众(如1913年“军械库展览”的举办)和美国自身的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家和建筑师开始发问:什么是美国艺术?什么是美国风格?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向欧洲学习”调整为“寻找自我”。

1943年,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针对自己的“一座小城市的博物馆(Museum for a Small City)”项目写道:“首要的问题是,要将博物馆建立成为一个提供愉悦的中心,而不是一个埋葬艺术的地方。在这个项目中,艺术作品和生活社区之间的壁垒通过一个展示雕塑作品的花园而消除了…… 建筑空间,因此可以被想象成为,是一个可被定义的空间而非是一个限制性的空间”④。密斯的理念与笔者之前提及的20世纪以前的博物馆设计理念截然不同。曾经分外注重博物馆知识体系和分类的室内空间被认为是“埋葬艺术的地方”,因为那种展览空间是静态的、固定的、缺乏对话机制的。博物馆应该与外部世界、环境、公众建立起各种层次的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的关系。

1.从中立到个性表达,从神庙到白盒子

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美国博物馆设计呈现着非常明显的两个特征。一是从建筑设计上看,新出现的博物馆建筑越来越像是城市或地区生活中的独特坐标。博物馆曾经以自己所收藏的名家名作或重要物品而自豪,尽管它们之间从外表上看是非常的相似。但是后来的博物馆设计看起来就像是一件巨大的雕塑品,本身也可以成为博物馆的名片。重要的是,与早期博物馆华丽、古典、如同神庙般的风格相比,这些博物馆的设计常常不能再给予人们那种想要使用气势“镇住”其中藏品的感受。相反,在个性鲜明的外形之下,博物馆对展示于其中的艺术品提供了尽可能少的“旁白”。

1939年完成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建筑(博物馆于1929年成立),开启了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现代主义风格”。菲利普·古德温(Philip Goodwin)和爱德华·杜雷尔·斯东(Edward Durrell Stone)这两位当时并不知名的建筑师为现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了设计。博物馆选址于曼哈顿西53街(West 53rd Street),这是一条东西向的小街,并非曼哈顿重要的街道。博物馆的设计风格简约,没有宏大的建筑体和古典的建筑装饰。它就像是一个静静等待经过它的公众随时出入的地方,不需要进入博物馆大堂之后而心怀仰视和敬畏之情。随着时间的变化,博物馆也经历了一些改建扩建工程。比如50年代,由曾任博物馆建筑和设计策展人、并深受密斯·凡·德·罗影响的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就为博物馆设计了一个深受观众所喜爱的花园。

1943年,弗兰克·洛伊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应邀设计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New York),由于设计方案反复修改、加之主要赞助人所罗门·古根海姆去世(1949年)等多种原因,十年后博物馆才正式建成。不过,白色、螺旋形状的博物馆设计甫一面世就成了纽约的地标之一。古根海姆博物馆位于曼哈顿非常重要的第五大道,与华丽、古典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相距不远(见图4)。

图4  建设中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⑤

此后,伴随着“博物馆潮”的到来,越来越多个性鲜明的博物馆设计出现在美国,比如盖蒂博物馆(The J. Paul Getty Museum, Los Angeles)、新美术馆(New Museum, New York)、丹佛艺术博物馆(Denver Art Museum, Denver)、萨尔瓦多·达利博物馆(The Dali Museum, St. Petersburg)、摇滚名人堂和博物馆(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Cleveland),等等。这些博物馆的设计如同一件件展示着的艺术品,分布于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或乡村,持续吸引着观众前往参观、欣赏博物馆建筑本身以及其中的作品。

2.从独立、明确的子空间到流动的空间:知识分类的变化

从博物馆的内部空间来看,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博物馆开始采取更加灵活、开放、流动的内部空间分配。博物馆是一个为公众提供学习内容的场所,但或许,知识不应该再是一成不变和具有权威的面孔了。在理论上,博物馆从一个精英式的机构变成一个更加亲民、大众化的地方(尽管精英主义在博物馆中一直存在)。博物馆希望将更多的空间腾出作为“课堂”以探讨知识的可能性,并且直接与观众实行对话。在欧洲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博物馆在撰写展品说明时要放弃那种笃定的、权威的态度,是要让每一位观看作品的个体观众也能够有自我生产知识、认真反思的可能与空间。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实际上就是一个开放的广场,在其中,可以根据展览主题及内容使用可移动的展墙来构建或改变博物馆的展厅。而对古根海姆博物馆而言,整个博物馆的展示厅就是一条不间断的、螺旋上升(或下降,取决于行走的起点和方向)的坡道。尽管在其间也有从坡道一侧延伸出去的展厅,但可以说博物馆的展厅是流动的和完整的,却不再存在相互独立的子空间了(见图5)。

图5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内部⑤

3.新技术成了增强观众体验的工具

曾经的博物馆参观体验,主要是以观看的形式实施的。然而,单纯的观看形式缺少对话,就不容易邀请观众真正投入其中。如今诸如“hands-on activity(动手体验)”、“interactive activity(互动体验)”这样的理念在大多数美国博物馆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比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一些名作的复制品和部分真迹组织成可供观众“学习”及收藏的形式,以强化他们的体验;众多博物馆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数字化建设,并通过实体博物馆之外的途径向更多公众提供学习的资源。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博物馆也拥有了更多提升观众体验的机会。

位于纽约的库珀·休伊特史密森设计博物馆(Cooper-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New York)是目前美国唯一一座以设计为主题的博物馆。尽管博物馆坐落于具有厚重历史文化的地区,但其中却添置了一些非常前沿的参观体验。不久之前,该馆为壁纸收藏设计了一个“浸入式展厅(Immersing Room)”,为参观者提供了更加真实的临场体验。观众在这个展厅中可以自由选择博物馆所收藏的壁纸,并将其投射到四周的墙壁上,于是整个展厅似乎真的贴上了此款壁纸——这无疑是非常理想的观赏和体验方式。此外,作为一座设计博物馆,库珀·休伊特还为观众提供了“过程实验室(Process Lab)”。在这里,观众可以体验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进行设计的过程⑥(见图6)。

图6 库珀·休伊特史密森设计博物馆为所收藏的壁纸设计的“浸入式展厅”⑦

四、结语

对博物馆而言,是功能重要还是形式重要?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建筑?

现实中,博物馆的形式(或建筑设计)往往被当作博物馆规划的核心,可以说,很多新建立的博物馆在最初开始规划时,首先做的事情就是邀请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工作,然后才考虑具体收藏哪些内容、要实行怎样的展览或教育项目(即博物馆的主题内容)。有些时候,的确是形式成了博物馆开放之后最核心、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内容。1983年到1989年完成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卫克斯那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Ohio State University)在开放之前还没有任何艺术作品[4],但由于建筑师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理查德·特洛特(Richard Trott)和景观设计师劳瑞·欧林(Laurie Olin)共同设计的博物馆面世之后迅速引起轰动;1997年,古根海姆博物馆在西班牙城市毕尔巴鄂开设了一座分馆,分馆由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这座博物馆在开馆时也没有自己的收藏品,这是因为所有的展览内容是由纽约的总部决定的。然而,这座宛如巨型金属雕塑品的建筑本身,就吸引了无数观众前往。对于古根海姆毕尔巴鄂分馆来说,是博物馆建筑的样式而非馆中的收藏品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从而改变了一座城市的面貌的。可以肯定,注重建筑本身的设计并不意味着忽视博物馆在功能和使用方面的考量,相反,功能才是博物馆进行规划之时最要优先考虑的内容。

除了文前提及的美国博物馆基本的设计特色之外,在新的博物馆规划中还呈现着愈加“绿色”的趋势。比如,达利博物馆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就采用了多元化的绿色设计理念:设置雨水过滤和净化系统,减少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安装太阳能,注重博物馆室内的环境质量,等等。

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前,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在构思自己的建筑物时,就曾反复强调:“怎样才能使博物馆被最好地利用起来,不仅是在现在,而是在无限的未来?”[5]

注释

① 数字来源于美国博物馆同盟网页(原美国博物馆协会,近年来由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更名为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http://www.aam-us.org.

② 有关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新馆的更多信息,可参见http://whitney.org/About/NewBuilding .

③图片版权: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④ Museum of Modern Art, http://press.moma. org/wp-content/files_mf/sectiontexts.pdf.

⑤图片版权: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⑥ Cooper Hewitt Process Lab, http:// www.cooperhewitt.org/events/currentexhibitions/process-lab/.

⑦图片版权:库珀·休伊特史密森设计博物馆.

[1] Karl E. Meyer, The Art Museum: Power,Money, Ethics. New York, 1979, P13.

[2] Benjamin Ives Gilman, The Museum Design as Tested by Experience, Museum of Fine Arts Bulletin, Vol.22, No.133 (Oct. 1924), P40.

[3] Anne D'Alleva, How to Write Art History(2nd Edition), Laurence Kind Publishing Ltd, 2010, P59.

[4] Jayne Merkel, The Museum as Artifact, The Wilson Quarterly, Vol.26, No.1, (Winter,2002), P67. [5]Benjamin Ives Gilman, The Museum Design as Tested by Experience,Museum of Fine Arts Bulletin,Vol.22,No.133 (Oct. 1924), P40.

On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Museum Architecture and its Space Design

Over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American museums has shown some signifi cant changes. The designs of early museum buildings followed the style of European public institutions, presenting obvious classical features in the exterior design;meanwhile applying a unifi ed style in the interior space, and focusing more on the layout and allocation of exhibition galleries. After the 1930s, more and more museum designs became the expression of personal styles of museums and architects. In the interior space, museums are more likely to adopt a dynamic, open and fl exible design, and to advocate reducing interior decoration to decrease the interference in the exhibits. In recent years, many museums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fer to provide “context” for the exhibits and to design special exhibition environment; moreover, many museums started promoting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sign.

Museum Design; Temple; Personality;Space

J0-03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6.05.002(0006-07)

2016-08-26

张瀚予,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和教育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博物馆空间艺术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博物馆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露天博物馆
爆笑街头艺术
博物馆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