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亚健康状态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

2016-11-12 19:18刘国信
科学种养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亚健康猪场母猪

刘国信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如今更得加上一句,对养殖者来说“得母猪者得天下”。事实上,在养猪生产中,母猪一直是保障养猪利润最大化的根本。但长期以来,养殖者对母猪的饲养管理不够重视,不仅使其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生产能力下降、产仔成活率偏低,而且由于各种病毒性疾病频发高发,死亡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加之近年来猪价频繁波动,养猪亏损,大量淘汰母猪,使能繁母猪存栏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目前猪源严更不足,市场供不应求,猪价淡季飙升。

一、何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一词来源于人医,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又称机体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或“亚疾病”状态,目前医学界对其尚没有明确的定义,多指机体处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集约化猪场的母猪表现出亚健康状态,生产成绩低下,各种疫病频发,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例如,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母猪,常常是头一天还正常吃料,第二天却不明原因死亡;妊娠期母猪不明原因流产发生率高,产仔成活率低。又如,母猪从配种到产仔约4个月时间,可是产出的仔猪全部死亡的不在少数,有的一窝仅有几头仔猪存活的更是常见。每当遇到这样的情景,畜主常心灰意冷、十分沮丧。在饲养过程中,猪群发病率高、生产力低下,也绝不是一天两天的结果,之前会有一些征兆,因此应随时观察母猪的精神状态、采食量、呼吸、粪便和发情等变化,加强饲养管理,及早采取措施调理。

二、“亚健康”母猪有哪些表现

通过长期的养猪实践摸索,结合临床症状可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母猪通常有以下表现:

1. 食欲下降。患猪食欲下降,饮水减少,精神萎靡,常常呆立或卧于墙角,不愿活动,懒于照顾仔猪。

2. 皮毛粗乱。患猪被毛干枯粗糙,没有光泽,皮肤或苍白无血色或苍老似盔甲,在颈部皮肤上有铁锈色出血点,严重的会出现条状黑色出血带。

3. 面部颜值低。患猪面部脏污,眼圈周围暗淡,眼睛发红,留有泪斑;泪斑持续时间越长,表明母猪亚健康状态越严重。

4. 粪便异常。正常的母猪尿液呈淡黄色,但亚健康母猪尿液少且呈深黄色,往往大便干结,排泄量减少。

5. 生产能力下降。母猪不能正常发情或发情后屡配不孕,导致空怀、流产增加;产力不足,容易发生难产,产仔数量少,成活率偏低,或仔猪健康欠佳。

6. 应激反应过大。当遇到外界不良刺激时,应激反应过大,常常惊恐不安、怪叫,有的停食或少食;免疫抑制性因素增加,容易突发疾病,死亡率上升。

三、如何调控母猪“亚健康”

无论何种因素造成母猪“亚健康”,都会导致免疫器官损伤和抗病力下降,因此,改善和恢复免疫力至关重要。如在品种优化方面选择当地品种进行改良,提高抗病力;严控饲料质量,防止药物滥用;提高生猪福利待遇,加强环境控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应激;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母猪的定期保健,规范抗生素应用和猪场病原监测。

1. 加强饲养管理,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促进母猪的正常生长。猪的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来调节体温,因此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但猪又是好洁动物,喜欢清洁、干燥和舒适的环境。从猪的行为来看,猪并不笨,特别是母猪知道爱护仔猪,要为其创造一个舒适的安乐窝。一般情况下,母猪舍最适宜的温度为15~23℃,相对湿度以60%~70%为好。但当前农村一些养猪户不注重猪舍结构,仍采用传统的老式猪舍,夏不防暑,冬不避寒,既潮又臭,空气污浊;加之,现代养猪方式大多属于封闭式饲养,使猪基本失去了自由,这样饲养环境完全取决于人为控制。当养殖者不注意或不给它们创造适宜的环境时,母猪只能委屈忍耐,最终导致生产水平降低。养殖者要因地制宜改造圈舍,确保冬暖夏凉,以利通风换气,科学处理粪便污物,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努力给母猪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否则提高母猪养殖效益就是一句空话。

2. 供给合格饲料,禁止饲喂霉变饲料,确保营养全面均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饲料中存在霉菌毒素、某些重金属(如铅、镉、汞、砷)和化学物质(如氟、卤素、农药等)残留超标;饲料中营养成分配比不合理;临床治疗中抗生素滥用等,都可能损害免疫功能,使母猪出现亚健康状态,导致慢性病多发高发。因此,选用的饲料必须优质安全,禁止饲喂霉变饲料,保证营养全面均衡,还可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定制饲料产品,针对性地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制剂(如绿益态、肠泰等)和防霉脱霉产品(如新霉吸安),并增加饲喂生物发酵饲料,以增强猪的抗应激能力,提高抗病力,修复肠道,化解体内毒素,促进营养吸收,促使母猪由亚健康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3. 定期应用中药保健,减少抗生素用量,解除机体的免疫抑制状态,优化繁殖机能。母猪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是体内造血机能降低和免疫器官受到损伤,已经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利用中草药、植物提取物、微生态制剂等产品做必要的保健是很好的解决途径。如平时可利用多糖类产品对猪群进行保健调理,以调节免疫功能,逐渐修复损伤的免疫器官;在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可在饲料中添加美益生+并可清,在饮用水中添加绿益态;产前1~2周,可在饲料中添加钙制剂,避免母猪缺钙引起产力不足,进而提高泌乳性能、泌乳量和哺乳仔猪成活率、断奶窝重。同时,要积极预防产期多发病。母猪分娩体能消耗大,从产科方面讲,属于气血双亏,需要及时排除恶露,活血化瘀,催进子宫复位,为下一次生产做好准备;早产或流产母猪,更需要及时净化子宫,调节母猪的生殖平衡。但现在有的猪场采用产前产后大量注射抗生素的办法进行所谓的消炎,盲目、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反而破坏了母猪的生理机能,延缓甚至严重影响到生产性能的恢复。笔者在实践中对分娩前后母猪采用添加中药制剂(如美益生、康宫散)的方法,不仅有利于防治母猪慢性或隐性乳房炎、子宫炎,通过母乳防治仔猪黄白痢等多种疾病,而且对促进断奶后母猪的正常发情配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供参考。

4.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福利待遇,控制各种应激因素。在过冷、过热、拥挤、驱赶、惊吓、断奶、转群、运输和突然改变饲料等状态下,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会增加,从而使免疫功能受损,导致出现应激反应,久而久之呈现亚健康状态。因此,应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适时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工作;平时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换气,供给充足且清洁的饮用水,定期进行清污消毒。在接种、断奶、转群、输精、配种、运输前后3~5天,在饮用水中添加绿益态、电解多维等,及早预防,以减小应激;遇天气突变,尽量避免猪群流动和防疫注射;平时不要随意驱赶、惊吓母猪,猪场周围避免高分贝噪音,尽量保持环境安静。

5. 坚持程序化免疫,严格实施引种检疫,逐步建立起健康种猪群。目前,我国大部分猪场同时存在着多种病毒感染的现状,应根据病原学调查结果,做好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口蹄疫、伪狂犬病和细小病毒病等的程序化免疫,并跟踪检测抗体水平,及时采取补免等措施。在引种时严格实施检疫,及时淘汰老残、生产水平低下的母猪,逐步建立起健康种猪群。

总之,母猪亚健康已成为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造成猪场生产水平下降、成本增加、严重亏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性措施,科学调理。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阳城县南环路畜牧局 邮编:048100)

猜你喜欢
亚健康猪场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