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运动队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

2016-11-14 01:08郭传燕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运动队体育锻炼大学生

郭传燕



高校运动队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

郭传燕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探讨高校运动队在高校的影响力,分析其对大学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的积极作用,以期提高大学生体育认知水平和体育锻炼行为,为高校体育教育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

高校运动队;大学生;体育行为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试办运动队以来,高校运动队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了解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现状,以及高校运动队对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积极影响,以此达到更好的利用运动队的影响力,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正确引导学生行为,培养体育意识、养成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了近年来有关体育学术期刊和体育教育专著,了解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信息,检索相关资料,对涉及大学生体育行为、体育态度及高校运动队建设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

1.2问卷调查

为了获得大学生对高校运动队的看法以及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原始资料,选取广西桂林3所高校300名学生,其中男生180人,女生120人进行抽样调查。

1.3逻辑分析

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论证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因素分析

刘一民(2002)认为:“体育行为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这些活动即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1]体育行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因此影响体育行为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2.1.1学习任务较重,惰性大

现在高校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调查显示:大学生业余时间男、女生分别有52%和63%选择了“看书学习”。即使在双休日,也是将学习作为其主要活动。通过对高校的课程设置调查发现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专业必须课、专业限选课、公共课还设置了许多选修课,内容较多。大一、大二学生忙于专业基础课,大三忙着参加各种辅导班、忙考证,大四忙找工作。学生为能顺利地完成学业,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调查显示30%的学生认为除了上体育课,没时间参加体育活动。自觉性和惰性性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主要原因。有些大学生明知体育重要,也清楚体育的健身价值,但在实际行动中表现欠佳,自觉性差。尤其是女生,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

2.1.2缺乏体育锻炼的动机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对广西部分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见表1),其中健身约占36%,缓解压力43%,娱乐30%,减肥60%(女生),时尚好玩27%,应付体育考试21%。其中值得注意的喜欢体育明星在大学生参加体育行为中也占一个原因,且占到了36%,可见榜样的力量也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1 大学生体育行为动机情况

2.1.3对体育认知不足

体育认知是指人体获得外部体育的有关信息,并把外部信息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性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2]调查得知:50%的学生在读大学之前很少看体育节目,对体育了解很少;22%的学生基本没参加过体育活动(除上体育课);只有32%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由于体育认知的水平整体不高,对应的体育行为相对较低。另一项数据显示:85%的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有价值的,但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惰性较大,加之不合理的作息时间,多数大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这样就造成了体育认知与体育行为之间的差距。

2.1.4体育兴趣、习惯制约体育行为

心理学研究指出,兴趣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实践培养起来的。[3]就体育而言,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是体育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一旦对体育学习具有兴趣,他们就会有强烈的行为表现,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4]在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显示:32%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40%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太累和太苦(女生为主)很难坚持,有10%的学生 “不喜欢运动”,21%的学生选择了“周围人的不理解”,18.5%的男生和24%的女生选择了“没有符合自己的体育项目”,32.1%学生认为气候、环境、设备、教师影响(表2)。学生体育兴趣低,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直接制约学生体育行为。

表2 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

2.2高校运动队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积极影响

高水平运动队现已成为许多学校品牌战略的重要砝码,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很多优秀的体育人才,在体育、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直接影响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2.2.1榜样示范,提高大学生体育认知水平

在高校,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等系列活动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一个亮点,是大学校园体育运动展示的窗口,经常吸引许多大学生前往观看。对于那些很少参加体育活动和对体育了解不多的同学,他们通过观看校队比赛和训练,对体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大学生体育行为是受体育意识影响的,校队的体育行为天天在他们身边发生,带动和影响一大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5]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越来越明确,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就越来越多,这样就产生了以点带面的连锁效应,带动了整个院系、班级甚至校园的体育锻炼热情,增强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并在各类活动渗入学生的体育意识,并使其体育行为发生一定的改变。高校运动队对于体育精神的诠释和激发,体育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带动了人文关怀和人的全面发展。当大学生们目睹了运动队平日的刻苦训练,见证了运动队的比赛成绩后,更能体会体育的魅力所在。

2.2.2培养体育行为的有效途径

许多大学生通过高校运动队接触、了解和认识体育的,从而改变体育观念的。研究表明高校运动队可以激发大学生体育热情,改变体育锻炼态度,将已有的体育锻炼热情转化为持久的动力,培养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并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效果。

大学生对高校运动队的认识。大学生在认识高校运动队的态度上常常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态度,调查表明:大学生对高校运动队的关注和喜爱程度较高。其中75% 的学生表示对学校运动队感兴趣,6O% 的大学生愿意观看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42%的大学生表示愿意观看运动队的日常训练,39%的学生关心运动队的比赛成绩。尤其是当有外校来自己学校比赛时,被调查的学生80%表示愿意前去观看。

2.2.3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平台

高校每年都举办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和足球、篮球、排球等赛事,凡是参与比赛的学生都会自觉地进行赛前训练,使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剧增。通过举办各种友谊比赛,带动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趣。在关注体育赛事的同时,大学生们也获得了解不同项目体育赛事的规则,理解和认识体育运动呈现出来的精彩之处,深深地被体育运动的精神所感染,体育欣赏水平也随之有了大幅度提高。

竞技体育比赛不仅是比技术、比战术、比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比意志、比拼搏精神、比团队的合作。运动场是运动员个性、思想情绪、意志品质表现和显露的地方,运动员的一言一行,赛场上的作风和精神面貌,都会强烈地感染和影响周围大学生的思想和情绪。

2.2.4营造良好体育氛围

运动队的比赛向观众诠释了体育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作风。笔者认为,一支球队,一个项目,能带动整个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形成良好和谐的体育氛围。高校运动队中的运动员是高水平运动技能的拥有者,有些是学校里的体育明星,这些体育尖子回到自己所在的院系,就会成为所在院系的体育骨干,他们的行为能够提高校运动队的形象、竞赛成绩和日常训练,同时直接影响、辐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提升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2.2.5影响着大学生对体育的关注和广泛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高校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都代表了学校在该体育项目上的较高水平,运动员健美的体魄、较高的竞技水平和娴熟的运动技巧,不但给大学生感官上美的享受,同时给平日看似平常的体育项目增添了魅力,让大学生领略到体育项目精彩别致的一面。尤其是一些紧张激烈的比赛,能够吸引众多的大学生,使大学生们自发的组织拉拉队为其加油。同时展开对比赛的评论,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和兴趣。许多大学生常常因为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而喜爱上了某项体育运动。[5]

3.建议

3.1加强高校运动队建设,发挥高校运动队的榜样示范作用,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转化为持久动力,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3.2充分利用高校运动队的影响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体育观念,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调动他们的体育行为的积极性。

[1] 刘银斌.清华大学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的调查[J].中国学校体育,1999。[2] 韩盛祥.对体育认知结构的认识与应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3(10):24-27.

[3] 李薇等.体育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6):59-69.

[4] 王海源等.对德国大学健身体育的认知与诠释[J].中国体育科技,2005(4):33-35.

[5] 胡晓飞等.北京市五所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62-65.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3.042

郭传燕(1973-),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副教授,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运动队体育锻炼大学生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大学生之歌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江苏省职业学校啦啦操运动队训练现状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