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四步解疑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2016-11-14 21:37刘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1期
关键词:教师应师生关系思维

刘丽

通过走访调查和教师观察,不难发现,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过多地依赖教师和参考书,不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地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展开了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相关研究,如,针对不同的文体,可以根据相应文体的知识点形成提问模式,固化给学生。但是,有不少学生是课堂上听得认真,课下落实不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引导似乎就成了填鸭式的灌输,学生的兴趣渐渐淡化,收到的效果也不及开始研究时好。“四步解疑法”正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结合导学案中的“四步解疑法”培养自身质疑问难的能力,就成了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先为学生讲解“四步解疑法”,让学生熟知“四步解疑法”;再让学生摸索“四步解疑法”中各环节的提问技巧,根据“四步解疑法”分步骤尝试自主质疑;最后教师再根据提问标准,评价学生自主质疑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反复实践,提升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需要从以下两点去准备:(1)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2)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探索性质的读书,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更易发现问题。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这样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提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要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要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学生是聪明的学生,是爱动脑的学生。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可以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可以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二、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这些问题,有的提得较好,有研讨的必要,有的很幼稚,无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他们认识到提问要围绕中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和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讨论之后要予以小结,阅读时,要留意文章的字、词的运用,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词句的好习惯。经过教师的示范和小结后,学生再读课文,很容易发现新问题。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

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1)对题目提出疑问。(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4)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5)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6)对打比方提出疑问。(7)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8)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9)对标点符号提出疑问。(10)对时代背景提出疑问。(11)对不明白的现象提出疑问。(12)对景物的描写提出疑问。(13)对结构的安排和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阅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教师应师生关系思维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