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师范生排演课本剧的“五步法”

2016-11-14 21:44苗苏莉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五步法课本剧师范生

摘 要:课本剧是语文学习活动的形式之一,师范生在校期间开展课本剧学习活动既符合语文学习的需要,又符合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需求,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师范生排演课本剧的“五步法”。

关键词:师范生 课本剧 排演 五步法

课本剧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语文情感,提高语文素养等,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学习活动。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在校期间排演课本剧,既是提升师范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更是一种适应职业需求的教育教学能力。在课本剧学习活动中,多数同学普遍比较喜欢排演的过程,因为在排演中能够挖掘自己的潜力,表现一个与生活中不同的自己,获得意想不到的情感体验。但是对于师范生而言,既是课本剧活动的实践者,更是课本剧活动的学习者,通过实践活动,他们必须要获取经验,为今后的职业发展铺垫。因此,教师在指导师范生开展排演时,应让师范生准确地掌握课本剧排演的几个步骤,在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定、选、练、排、演”的“五步法”,用于指导师范生开展课本剧排演。

一、定:确定剧本,博采众长

正式排演之前,要最终确定剧本。如果排演的群体中,每位同学都创作了一个剧本,那么该采用谁的更合适?这将考验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同时也将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每个剧本,大家都要进行讨论衡量,从演出的实际出发,如演员、道具、服装的限制等选择最适合演出的,如果不能确定的时候,教师要及时鼓励博采众长,把相同剧本中的精华荟萃,重新修改,确定剧本。剧本一旦确定后,师生还要进行再次讨论,明确剧本中的矛盾冲突、主题中心、结构情节、人物关系,研究人物特征、场景设计、舞台调度、服饰动作等,统一认识,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

二、选:选择演员,挖掘个性

“戏剧艺术的中心要素和根本要素,是演员的表演艺术”[1],课本剧的排演中,演员的挑选十分重要。学生来演课本剧,自然演员就是自己,而师范生之前有过课本剧表演经验的人很少,就连有过舞台表演经验的人也很少。而且,师范生剧本中有很多是改编自小学课文,许多角色是小学生。因此,在选择演员和分派角色时,谁来出演更合适?这一环节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尊重学生,建议不要指定,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如果遇到多个人选择同一角色的情况,除了安排AB角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初期角色会演的方式最终确定。

学生排练时,可以分组进行,该小组既可以是老师指定,也可以由同学们自由组合,每组可以选择一位组长,负责统筹安排。要发挥组长的作用,让其根据本组同学在表演、化妆、形象、朗诵等方面的不同特长,沟通协调本组演员的具体安排。如果组内有“性格演员”固然很好,但在实际排演中,学生周围更多的是“本色演员”。笔者在组织学生排演《红楼梦》片断时,有一位学生外貌上小脸,尖下巴,外型上有些象林黛玉,但实际性格却是个“假小子”,很多人都认为她肯定不能演好,但是该组同学斟酌再三,还是请其出演林黛玉的角色,没想到,这个学生排演中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最后演出时,连声音都变了腔调,酷似柔弱的娇小姐,让所有同学刮目相看。其实,选择演员正是对学生个性潜力挖掘的过程。

课本剧一般不长,多则几个或十几个演员,少则只有一二个演员,但更多的同学还是想展示自己的。因此,最后的演出成功并不是主要目的,应更着重于鼓励学生的全员参与,在排演中提升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三、练:训练语言,塑造角色

课本剧作为戏剧,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训练戏剧语言的要求对于师范生来说也同样重要。尽管每天师范生都要进行三字一画的训练。但是,对于戏剧中如何“说话”的艺术要求却知之甚少,因此演员确定后不要急于进入表演,要教会学生区分日常说话与台词语言的拿捏,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表意传情,如何将声音清晰地送入观众耳中。因此演员要首先进行语言及台词训练,教师此时要起到更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也可以请有专长的同学协助指导。教师指导的重点,应放在速度、语调、节奏、语气的掌握上,对于能够推动情节,表现人物特征的人物对话,要斟酌揣摩,最大程度地发挥语言的魅力。师范生演小孩子或小动物时难度比较大,既有年龄的原因也有心理的原因,但是表演时一定要避免孩子腔、故作天真腔。

塑造人物角色,进入角色的世界往往是学生最难实现的。有些同学排演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无法沉入角色,表演时甚至会自己“笑场”。笔者认为塑造人物角色应当坚持“背—炼—静—演”四个步骤,“背”即熟背台词,不讲究台词的抑扬顿挫,先让学生把所有的台词记得鬼瓜烂熟,本组之间可以相互提问;“炼”即炼铸台词,不仅仅是练习台词,而且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台词的处理,根据课文的主旨要求,人物的性格特点恰当地处理声音;“静”即静心静听,不发声音地想象演出情景,在安静的环境中倾听自己台词的表现力;“演”即内心情绪外化,服从整体调度,将角色的内心情绪用自身的肢体语言自然地呈现。课本剧的排练,不像戏剧表演,没有以导演为中心,更没有专家的指导,更多地要发挥学生的自我作用,只有学生主动地理解剧情,分析潜台词,才能使角色具有神韵。

排演课本剧虽然没有话剧那么细致、复杂,看起来只要把内容演出来即可,实际上,如果认真揣摩,细致排练,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做,就能拓展师范生知识外延,真正发挥课本剧的内涵作用。

四、排:分节排练,凝练细节

课本剧由于剧目时间一般不长,可以采取先粗排,再细排的方式。首先演员们进行粗线条连排,明确整个戏剧过程,在连排中如果发现大的情节上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先把情节脉络理清后再进行细排。细排应建立在学生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拿捏比较到位的基础上进行,采取分节排练的方式,将剧本分成段,然后集中排练涉及到人物交叉、人物关系、角色发展及人员调度等部分,要注意在细节上体现人物的性格。

如《半截蜡烛》中有一段情节:德国军官围着藏有情报的蜡烛下看着地图,妈妈、哥哥两次借口都没有能把蜡烛拿走,眼看着蜡烛快要燃尽,情报有可能泄露,小主人公杰奎琳勇敢而又平静地走到德国军官面前,可爱地索要烛台上楼睡觉。学生排练时,大多处理成杰奎琳对着台口说话,说明内心的紧张,然后再去索要蜡烛,每个演员的性格未能充分展示。但是有一组同学却给演员设计了一组动作,先是拿起身边的玩具小熊,轻轻地哼起当地民谣,辅以背景音乐,德国军官被音乐声吸引了,缓缓地注视着小杰奎琳,妈妈和哥哥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紧张地盯着蜡烛,小杰奎琳哼着歌自然地走到军官面前,要求拿着蜡烛上楼睡觉。一切显得紧张又自然,而且由于背景音乐的加入,时间似乎一下子停顿,更带来一种紧张的压迫感。细节的处理使矛盾冲突异常明显,也让观众似乎看到了德国军官内心情绪的转化。

由此可见,课本剧虽短,但是细节是其成功的关键,教师指导时要让学生精心设计细节动作,大胆地处理角色,让每个剧目因为细节而生动起来。

五、演:制作道具 正式演出

师范生多才多艺,很多都是能工巧匠,要发挥师范生的这一特长,鼓励学生准备道具时尽可能费用低廉,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如将饮料瓶截断后裹上一层黑纸,拴上两根细绳就成了古代人的发髻;将废旧的绿色地垫剪一剪,黏在板凳上,竖起来就代表了草地;扯一块黄色的布,几笔描画就成了皇帝的龙袍……在服装道具的准备上,教师基本不需要过问,学生几乎都可以完成,也为他们今后指导小学生排演课本剧提供了锻炼机会。

课本剧正式表演的时间可能只是十几分钟,但是整个排演过程却让学生真正提升了语文素养。演出者通过实际参演切身感悟着语文的魅力,观众通过欣赏课本剧,发现了课文中所未曾体味的真实之美,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

注释:

[1]谭霈生,路海波:《话剧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234页。

(苗苏莉 江苏徐州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221116)

猜你喜欢
五步法课本剧师范生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演出来的精彩不一样的风情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谈写字教学“五步法”
“五步法”战胜公开发言恐慌症
IFRS15对通信行业收入处理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