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有效评价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的作用

2016-11-14 22:11韩海英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5期
关键词:课堂纪律组员成员

韩海英

一、有效评价约束了学生行为,改善了课堂纪律

传统教学方式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不学都是自己的事,于是,开小差、同桌交头接耳的现象屡见不鲜,课堂纪律需要教师不断提醒维持。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中,教师制定了有效的小组评价制度,如果有组员或组长干与学习无关的事,会给相关组员或相关小组酌情扣分,相反,积极参与学习、认真讨论问题或是纪律表现较好的组员或小组会有相应的加分奖励,最后根据得分情况评出优秀组员和优秀小组。这样的评价制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责任意识,为了不给自己或本组扣分,他们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加入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来。可以说,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制度有效改变了原先的局面,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极大地改善了课堂纪律。

二、有效评价调动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制度中有优秀组员的评选,这就要求组内每个成员对知识有自己的看法,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互相阐述交流还能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中每个成员为了获得优秀组员或优秀小组的奖励,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较容易解决了。它为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合作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有效评价增强了团体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各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共同提高,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合作学习环境。在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的监管指导下,各小组的组长要负责监督组员每节课回答问题的次数,并将其作为评价优秀组员的依据之一,这样,不仅避免了学优生抢答“镜头”,又能督促学困生主动参与,从而保证了每个成员都有承担学习任务中每个具体职责的机会。为了与其他小组竞争,获得优胜小组,各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可以说,是有效的评价制度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组员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使得同学之间建立起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感情的过程,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溶入集体中,增强了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有效评价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竞争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主动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由于有相应的奖励评价,比如,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会有不同的奖励分值,组间抢答也有相关奖励等。于是,教师往往在明确学习任务后,学生都会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思考、讨论、合作、探究,气氛活跃而有序。教师通常会在各小组之间,进行点拨、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各组成员为了让本组得分更多而获得优秀小组,他们积极回应别组的问题,甚至抢答,都不甘于输给别组,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猜你喜欢
课堂纪律组员成员
两只挂钟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关注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效率
我家的新成员
基于课堂纪律管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研究
还是不错的
课题组成员
课堂纪律应具有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