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平行生态、城市生命共同体

2016-11-15 11:42宋丽丽
鄱阳湖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草坪园林人类

一场大雨就让城市陷入汪洋之中,这样的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都屡见不鲜。大雨把城市生存环境的脆弱及其可持续性的局限暴露出来。在气候变化的今天,城市适应自然变化的窘境日益凸显,因此,思考修复与强化城市可持续生态环境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修复与增强城市的可持续生态能力呢?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以访谈的形式与生态园林专家杨春林先生讨论从中国园林建设的角度进行城市生态修复的设想。

杨春林先生是京城“乐水行”活动的创建者之一。京城“乐水行”始自2007年3月,由京城环保人士自发组织,每周行走在京城河边,是“欣赏河流之美,记录河流之痛”的公益活动。杨春林因其在地质、水文、园林等方面广博的学识,被推举为乐水行队伍的导师,给参加乐水行队伍的志愿者们讲解京城的园林、水文知识。笔者就是在乐水行的活动中认识了杨春林先生,被其普通但博大的人文情怀所感染。他对园林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的钻研颇有建设性意义,笔者希望通过这次访谈,与大家分享他基于园林建设的城市生态修复设想。

宋丽丽:杨老师,在正式与您讨论有关园林与城市生态修复思想之前,我想问一个跟您个人有关的问题:是什么促使您在退休之后,本来可以安享清闲生活的时候,还如此地热衷于如“乐水行”以及“园林课堂”这样关注生态环境的宣讲活动呢?

杨春林:这说来话长,我退休前从事街道办事处行政工作,与园林无关。我之所以在可以安享清闲生活的时候,如此繁忙地投入到研究与宣讲园林与生态保护关系的事业中,应该说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基于年轻时代读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激励,即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几乎就成了我做人的信念。虽然退休了,但我不能把生命浪费在低级趣味上,应该做点有益于人民的事,做点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事。我受教育程度不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老初一,相当于今天小学六年级的水平,但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刻苦学习。我从小就对北京的三山五园有浓厚的兴趣。一开始只是背诵圆明园、颐和园的所有对联,遇到不懂的典故就去查阅《辞源》《辞海》。接下来就非常想学习园林的历史与建置,于是就去北大请教老师,在北大教授的引导下,去北大图书馆苦读三年园林、哲学等书籍。对北京园林的兴趣推动着我不断自学,钻研园林这门学问,使自己朝着一个有用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方向努力。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一直在思考,作为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北京人,怎么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北京人,才能对得起北京这个地方?我对此做过无数次诘问,写下了下面的文字,也可以说明我为什么如此乐此不疲地宣讲园林和保护可持续生态环境:

我不才,生于京机丹陵之地,左依圆明之巨丽,右临玉峰妙高之灵区;面迎翁山泊山湖之姿容,回望燕脉横空之去势;享品天下第一泉之清洌,粒似珍珠汤似碧玉京西之御米。受如此物华之滋养,湖山壮丽之熏陶;虽身居蒿莱一介布衣,确常怀尽地主之能事。面壁数十载,爬梳典籍。锤勒九边,寻兴我华夏、雪蛮夷毁我名园之良策。常扣握重器之门,却闻燕雀击大鹏之声。于是乎由呐喊转二心,策杖于水边林莽,邀三两知己游走于泉石之间,高谈阔论如何重建民之生存诗意空间。

宋丽丽:作为生存在一方土地上的人,对赖以生存的一方土地的认知,的确与我们的生命意义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出于对北京山水园林的自豪与骄傲,您开始钻研园林,形成了独到的见解。从您的研究来看,您认为园林是什么?

杨春林:首先,我认为园林是一种宜居工程。讲到宜居,我们要追溯到人类对宜居环境的自然选择与进化。人类从自然之中走出来,走出森林,走出深山,开始了文明之旅,建设家园,建设城市,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习得了从原始荒野中被动生存选择,到逐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居住的家园环境的能力。在被动的生存选择中,人类有了住山洞、在树木上筑巢生存的经验。山洞与树木为栖息地的被动选择与南方、北方的特殊地理条件相关。所谓的“北方人穴居,南方人巢居”,就是人类在原始自然条件下被动选择生存家园的产物。随着人类开始主动选择适合居住的生存环境,建造自己的家园,园林就出现了。园林是一种家园建设,体现了人类主动选择适合居住的家园的建设能力。

在主动选择过程中,人类沿用在原始荒野中被动生存所积累的背风向阳、背山面水的智慧。选择向阳的地方,阳光充沛,冬天可以御寒;选择背山的地方,可以挡住寒风,也可以随时上山狩猎、砍柴、采集能源。选择离水近的地方,通风良好,生活用水方便。从近水的选择来看,人们通常都选择河流的拐弯处。河流拐弯处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水面开阔,视野广阔,空气好;二是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湾处也适合鱼类繁殖,水产丰富;三是水流平缓,清风徐徐。这三个特点便于给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提供便利的交通和清新微醺的空气流动。如此选择,既可以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避开灾难,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生存。这些都成为园林建造的基本原则,并在颐和园、圆明园的山水宫殿布局中得到充分显现。如颐和园仁寿殿背后、东桃花沟与西桃花沟的布局就是运用了背山面水、背风向阳、迂回曲折、曲径通幽、顺风顺水的设计原则。古人云:“择水而居,择丘而处。”所以说,园林是表现了人类主动选择自然环境建立家园的宜居工程。

宋丽丽:园林是一种宜居工程,在今天城市建设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杨春林: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今天城市建设所建造的园林只是景观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园林,是把园林当作装饰的花园进行规划与建造,对城市而言,只是起到点缀城市市容以及供市民娱乐休闲的作用;而不能发挥宜居的功能,不能起到给城市带来安全、稳定、完整的社区生活的作用,也就是说,没有起到协调城市中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作用,没有起到调节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冲突的作用,没有发挥融合城市人居与自然环境为一体的功能。

其次,我们必须承认城市建设应该也是个宜居的建设,园林是宜居工程,因此城市本来应该就是园林,而不应该只是用园林点缀城市。园林是文化意义上的生态系统工程,它体现了人类再造自然环境的文化能力。人类从原始自然环境中走出来,开始了文化之旅,但是文化是源自自然的产物。人类的文化创造不能脱离自然,而必须是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产物。园林是一种文化产物,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或者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契合点,是人类文化创造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联的契合点,是一个文化与自然共生的宜居的生态系统。例如,城市中的建筑、公路、河流、草坪、公园、人、车等同属于一个生态系统,构成一个共同体。城市就应该是个园林,园林是一个大的共同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建设,是生态共同体的建设,如此,把城市当作园林建设,方能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和可持续性。

宋丽丽:把城市当作一个大园林来建设,或者以园林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城市的生态系统,不失为构建与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有益的设想。那么园林建设应遵循什么样的基本规则呢?

杨春林:园林建设的首要原则是对自然的模仿与利用。模仿人类在自然中适应性生存条件,以及模仿并利用自然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平衡条件。中国园林建园理念充分体现了人类在自然中适应性生存的模仿,特别重视对人类在自然环境中跟适应性生存至为重要的阳光、风、山、水、气等因素。例如,中国园林建设中非常注重背风向阳、靠山面水以及高洼宽窄、迂回流动等条件。这些原则产生的效果是,能够创建良好的空气流动、合理的光照、适宜的温度,而这些都是城市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适合人居的要素。这些条件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城市在楼房的布局、公路的延伸、草坪的敷设、公园的建设、河流的疏浚等必须考虑的要素。

园林建设的另一个基本原则是生存状态的平衡与关照。今天提到园林,我们不能不提到自然平衡,自然平衡是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基本条件。众所周知,在地球辐射、温度以及山、水、风、气等运动实现平衡之前,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地球已经有50亿年的进化史,而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人类是大自然实现平衡后才得以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种,所以我们人类必须向大自然的平衡学习。模仿大自然经历了千万年的进化而形成的平衡,或者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模仿那些对我们人类适应性生存有益的自然平衡条件。我们的城市建设无法回到原始的自然条件中,我们只能模仿再造,在模仿再造中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微生态环境。园林建设是依赖山、水、风、气、阳光等要素的平衡而建,是为了创造宁静、安全、人与自然和谐的惬意的宜居环境而建。在这个平衡系统中,最重要的考量是关照生命,关照生活在园林之中的生命,让生命在一种平衡的条件里享受美丽、安全与自然的生活,如莫奈的吉维尼花园一样,就是一种可持续的模板。

园林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宜居工程,园林建设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原则,建设一个让自然与人的生命共生的系统。目前,我们的城市建设得离自然原则越来越远,忽略了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种种滋养我们生命的条件。自然进化过程中,山、水、风和阳光等条件给人类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滋养。园林建设就是学会模仿,模仿大自然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循环系统的平衡与关照条件。

宋丽丽: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已经形成,但显然并非按照传统的园林原则来建设。我们都已经看到了城市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与污染、雾霾天气频繁等威胁到城市人健康与可持续生存的问题;最近几年,更是频繁出现一遇暴雨,城市就被淹的情形。从您的“城市是一个大园林生态系统”的理念出发,有哪些可以通过模仿再造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作为呢?

杨春林:首先,我认为最可行的是“草坪一定要低于路面”的生态修复设计。为什么要提出草坪低于路面呢?在中国园林建设的高、洼、宽、窄、迂回原则中,水池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能起到调节局地风和空气流动的作用。把城市中的草坪改建成低于路面,它就可以留住雨水,成为城市中的水池,草坪不再仅仅是消耗水、起到装饰的作用,更能发挥它留住水、涵养水,调节城市空气流动的作用。

提出“草坪低于地面”,留住雨水,是为了适应我们目前自然条件变化而提出来的。历史上,北京通常下雨就要把雨水排掉,以缓解内涝,那是因为北京曾经是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而今天我们提出留住雨水,是因为现代的北京与历史上的北京的自然生态与地理环境不一样了,今天的北京已经从水泽之乡变成了缺水之都。因此我们对待雨水的态度应该“因势而动”。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中,耗水量很大,水资源短缺已经是日益凸显的城市发展问题。由于水资源短缺,气候日益干燥、炎热,今天城市里更应该考虑的不是雨天如何排掉雨水,而更应该是如何留住雨水。留住雨水对于调节城市生态微循环而言,比排泄雨水更重要。城市正受到人口多、车多、路多、楼房多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热岛效应:干燥、闷热、通风差。留住雨水可以起到微调地面温度,形成局地温差,进而影响城市的空气流动,制造小气候的通风作用。因此,我提出“草坪一定要低于地面”,留住雨水,不失为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一个园林方法。

宋丽丽:您提出“草坪一定要抵于路面”的依据是什么?

杨春林:首先,“草坪一定要低于路面”的道理来自于园林中的高低错落形成的水洼地效应。园林中洼地的效应是对自然界自然形成的洼地的模仿。大自然的地理面貌有高有低,受风的影响以及地理变迁的影响,形成各种各样的洼地,大到海洋、湖泊,小到池塘、水洼。洼地的基本功能是留住雨水,它就像是一个个小盆,下雨天接雨水,雨后慢慢地渗入地下。在所接雨水慢慢渗入地下的过程中,它起到涵养局地土壤和植被的作用,从而调节局地的湿度,形成一定的温差。另外,在慢慢渗透的过程中,洼地底层形成淤泥。在农耕时代,淤泥是非常好的肥料,农民们冬天挖淤泥肥地,逐渐形成一种坑塘文化。洼地的生态功能不可小觑,洼地的生态功能产生的坑塘文化对解决现代城市的生态失衡以及不可持续性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如果把北京所有的草坪都变成可以留住雨水的洼地,逐渐地就可以起到调节城市微循环的重要作用。中国园林建设就充分利用了自然洼地的生态功能,利用洼地的原理建园,起到调节局地温度、空气流动以及通风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走进圆明园与颐和园会有丝丝的凉意,而这种凉意是可以通过洼地效应创造出来的。

此外,除了让草坪在高度上低于路面之外,草坪的草也要由本地的野花野草来取代。目前,我们草坪的草是外来物种,它源自降水条件好的英格兰。这种草坪四季常绿,在装点城市绿化上有它的优势,但是从园林生态的角度来看,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它在干燥的情况下无法植根或者植根不深、成活率低、耗水量大、不浇水就难以充分发挥其绿化的功能,而养护这样的草耗费的水资源,对于北京这样水资源短缺的地方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这种草坪需要农药、除草剂加以维护,这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对市民身体健康的威胁。我们说把城市当作园林来建设,实际上是把园林当作生态系统来考虑。因此,草坪的草应该是本地土生土长、适应当地山水气候的野花野草。野花野草的优势在于,它们首先是一种多样性共生的植被,可以呈现出新奇与多彩多姿的美感;另外,野花野草是这一方水土自然生长出来的植被,植根性好,易于成活,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并能够起到涵养水分、滋养土壤、形成独特小生境的作用。野花野草的草坪形成的小生境,反过来改善小环境中的水分、湿度、温度,从而影响空气流动,对城市通风产生影响,有利于恢复城市空气的自净化能力,缓解城市中的雾霾问题。

宋丽丽:谈到雾霾问题,您认为您设想的园林作为一种宜居的生态系统建设,对缓解雾霾有哪些可借鉴的地方呢?

杨春林:雾霾问题归根结底是城市建设的问题。把城市当做园林建设对缓解雾霾可以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城市建设最大的问题是逆生态而行。所谓逆生态,就是无视人与有机、无机物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一味地以人类自身利益为中心,对物理环境、自然万物进行索取与利用,把自然环境当作经济资源榨取利润,把自然万物当作装饰供休闲娱乐。比如城市建房,城市西北部绕山盖楼,掠夺式地抢占上风,上水区域堵住了山地所产生的清新气流南下,使得城市自然气流交换系统的功能丧失,所以城市上空出现逆温层。东南地区高楼密布,挡住了城市气流继续南下,使得北京地区一出现雾霾,浓度最高的地区就是城市的东南地区。再比如城市的河道、树木、草坪、路面完全被当作养眼的花边装饰物一样的景观来建造,完全失去了自然万物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另外,城市为了汽车出行方便,大规模地硬化道路,城市土壤的生态功能彻底丧失。这些都是逆生态的行为,而逆生态的行为必然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诸如雾霾、城市热岛效应、干燥加剧、水资源耗竭等不可持续的后果。最近几年,北京地下水持续下降,而抽地下水灌溉花草树木的逆生态行为,更加重了地下水的下降。不仅地下水下降,甚至大自然中冬天的霜与夏天的露也在渐渐消失。

我认为,目前解决城市不可持续问题的一个重要出路,就是引入平行生态机制。所谓平行生态,就是不把城市中的自然万物当作资源与景观装饰来看待,而是把它们当作共生互动的城市共同体来看待。所谓城市共同体,指的是城市里的山、水、花、草、树木、人、车、楼房是共同存在的统一体。在这个共同体中,要依据园林的背山面水、向阳背风、高低错落、宽窄相间的原则加以整体构建。共同体的每一种存在物,不是从景观装饰物、资源利益上考虑,而必须从生态整体存在的可持续性来考虑。在植被上,平行生态特别强调本土性,也就是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生长的自然物的重要性。比如花草树木,适合北京当地的山水气候环境的野花野草更有利于北京这个地方环境的整体循环。在河流上,平行生态机制强调河流的流动性,流动的河流才有生命,才与自然万物发生互动关系。北京穿城而过的二十几条河流不应该仅仅是景观河道,而应该是能够自然流动的河道,应该有水生植物,应该富有生命力。让河流流动起来,比修建华丽整齐笔直的河道更重要。河流只有流动起来才是活的河流,河流活起来,河流的自净化能力恢复起来,才能带动一方水土的生态活起来,在这方水土之上建立的城市的自净化能力才能产生,生活在城市这个环境中的生命才有可能持续生存。

园林建设是引入平行生态的媒介,引入平行生态可以使城市朝着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方向建设。只有当城市形成了一个健康的生命共同体的环境,城市才有可能是持续健康的。

结 语

杨春林先生从中国园林建设的理念出发,提出修复与强化城市可持续生态环境建设的设想。这也许是非学院化的,甚至是颠覆性的,但是,它对于思考走出城市脆弱与危机四伏的现状而言,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意义。首先,他颠覆了城市与园林关系的固有观念。他提出城市建设就是一种园林建设,打破了园林是城市中一种休闲娱乐场所的观念。其意义在于,它把园林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契合点的理念带入到城市建设之中,使得城市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其次,他提出引入平行生态机制:诸如草坪低于路面,改用本土的野花野草等设计,颠覆了原有的草坪、河流只是城市中的绿化美观装饰的观念。其意义在于,纠正城市中逆生态的消耗水、为城市而城市的美观与绿化设计,把城市中草地、河流、树木甚至楼房、公路、汽车都当作一个相互联系与互相依赖的整体来考虑,使得城市朝着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方向,而非仅仅作为各种中心诸如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的载体来发展。这些思想给城市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可操作的明确目的性。

[访谈人简介:宋丽丽,比较文学博士,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北京 100084)]

猜你喜欢
草坪园林人类
《园林》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小草坪
在园林里遇见自己
人类第一杀手
中国园林“缀玉集”
谁变成了人类?
我们都爱大草坪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爱护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