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检查和ABI测定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2016-11-15 02:25杨庆华贾贤达茹建平杜文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9期
关键词:踝臂颈动脉硬化

杨庆华, 沈 文, 贾贤达, 茹建平, 杜文泽

(1.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功能科, 河北 张家口, 075100;2.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人民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颈动脉超声检查和ABI测定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杨庆华1, 沈文1, 贾贤达1, 茹建平2, 杜文泽1

(1.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功能科, 河北 张家口, 075100;2.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人民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和踝臂指数(ABI)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50例患者为研究组,5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安静状态下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等,检查双侧颈动脉有无斑块、狭窄及闭塞;测量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 进行多普勒频谱定量分析,记录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 同时检测ABI。结果研究组斑块检出率、狭窄率、闭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颈动脉管腔内径减小,IMT增厚, RI、PI增高, AB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及ABI测定为无创检查手段,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颈动脉超声检查; 踝臂指数;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流供应障碍, 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的损伤引起脑组织局部缺血坏死,是中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而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之一[1-2]。CAS是全身动脉硬化的表现之一,是大动脉内层经过长期慢性、退行性炎症性病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3]。研究[4-5]表明,CAS和踝臂指数(ABI)降低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作者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及ABI进行测定,探讨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50例患者为研究组,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6],经CT或MRI确诊,均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并排除心源性病人及手术、血管内治疗的脑卒中,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61~82岁,平均(65.8±6.2)岁。另选取无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等相关疾病5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2~83岁,平均(66.2±7.3)岁。

1.2方法

安静状态下采用日立图腾超声诊断仪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等,探头频率7.5~10 MHz。检查双侧颈动脉有无斑块、狭窄及闭塞;测量颈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IMT); 对颈动脉进行多普勒频谱定量分析,记录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ABI检测,受检者取仰卧静息5 min, 分别测量上臂、踝部动脉收缩压,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收缩压高值与双侧上臂动脉收缩压高值之比为ABI,若双侧下肢ABI均需测量,则选较低的ABI值。

2 结 果

研究组斑块检出率、狭窄率、闭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ICA管腔内径减小,IMT增厚,RI、PI增高,AB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ICA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ICA管腔内径、IMT、RI、PI、ABI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由于CAS斑块形成导致颈动脉狭窄,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或血栓而导致本病[7]。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除少数脑卒中患者能在发病后3 h内获得溶栓治疗,使血管再通而改善病情,大多数患者均错过这个时间点,因此多数存活者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且存在高复发风险,因此早期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成为临床所关注的热点[8]。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管壁硬化、内膜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其中CAS与脑卒中关系密切[9]。CAS引起缺血性脑卒中机制主要是: 动脉壁的粥样硬化斑块不断变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进行性狭窄,导致末梢低灌流;不稳定斑块在高速血流冲击发生破裂,暴露的胶原与脂质激活血小板,形成血栓及斑块脱落产生微栓子,引起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出现狭窄后无法满足大脑所需供血,造成分水岭区供血不足而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0]。轻度颈动脉狭窄时,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机制维持脑组织正常血液灌流,若病情不断发展,末梢灌注压不断降低,最终失代偿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因此临床早期确诊CAS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可减缓或逆转其进展[11]。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操作简单、可重复性等优点,可动态监测CAS,有效评价狭窄程度[12]。本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检出率、狭窄率、闭塞率分别为72.0%、18.0%、6.0%,其发生率也明显高于体检者(P<0.05),说明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对颈动脉内斑块及狭窄程度进行评价。

IMT增厚是CAS疾病早期指征,其次是斑块形成及管腔有效面积的减少,IMT增厚对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有报道[9,13]称,IMT每增加0.15 mm,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危险性就增加69.0%。RI主要反映被测点远端血管床阻力,RI值升高,提示ICA远端狭窄,血管灌注不足,可导致微栓子形成而引起脑梗死;PI主要反映血管顺应性及弹性,可提示供血动脉生理病理特征,PI值增高,脑血管储备功能降低,脑血流灌注不足,在血压出现较大波动时易引起缺血性脑卒中[14]。生理情况下,年龄越大血管弹性越差,以阻力血管弹性下降明显,导致血管阻力增加,RI、PI值增高[15]。本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管腔内径减小,IMT增厚,RI、P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颈动脉超声测量管腔内径、IMT、RI、PI可用来评价CAS及血流参数情况。

ABI测定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一种非侵入方法,研究[16]显示,ABI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与IMT具有同样预测心血管事件的能力。脑动脉硬化时,外周血管压力传导平衡失调,导致踝臂血压比值下降,ABI降低,在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中,TIA和中风发病率显著增加,因此可通过测量ABI变化来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17]。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评价ABI指标中指出,当ABI<0.9时,认为血管功能异常。有研究[18-20]表明,外周血管疾病患者ABI<0.9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大大增加,认为ABI降低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有较高价值。本结果显示,研究组AB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ABI值越低,颈动脉硬化程度越严重, ABI可用来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及ABI测定均为无创检查手段,可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二者联合应用于CAS人群的筛选,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李琴, 李晓民, 李晓慧, 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超声学研究[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 21(3): 20-22.

[2]靳文勋, 尹莉, 刘永强, 等.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J]. 河北医药, 2010, 32(5): 578-588.

[3]黎红华, 陈洪汉, 周佩, 等.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安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0(3): 166-169.

[4]玛依努尔·买买提, 牛晓珊, 党辉, 等. 踝臂指数、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9(5): 450-453.

[5]梁振波, 卢艳明, 杨冬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及CRP检测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8): 1348-1351.

[6]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 376-379.

[7]董艳娟, 张春驰, 周冬翠, 等.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 36(34): 1-3.

[8]张娜, 李林森.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新认识及有关中药的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 2013, 36(4): 302-306.

[9]李载红, 杨炳昂, 钟文津, 等.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与踝肱指数相关性研究[J]. 新医学, 2015, 46(7): 475-478.

[10]刘国荣, 王大力, 张文丽, 等. 颈动脉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10): 1067-1070.

[11]范晓迪, 刘建勋, 林成仁. 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 30(3): 300-304.

[12]张艳. 缺血性脑卒中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超声影响学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15): 25-26.

[13]杨明秀, 邱小鹰, 瘳书胜, 等.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 广西医学, 2013, 35(11): 1468-1470.

[14]惠冉, 杨慧, 李明, 等.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和踝臂指数对比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28(6): 68-71.

[15]刘小英, 侯玉立. 大脑中动脉经颅多普勒脉动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J]. 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4, 21(5): 375-376.

[16]李慧, 王晗, 王玉才, 等. 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肱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1, 28(3): 559-562.

[17]高鹏, 何志. 躁臂指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36): 98-100.

[18]李建斌, 桂丹. MR弥散加权成像和64排螺旋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应用比较[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6): 838-840.

[19]丁兆生, 周芳, 林马明, 等. 氟西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24): 17-19.

[20]付洪伟, 李嫚.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 20(8): 1129-1131.

Clinical value of carotid ultrasound and ABI detec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YANG Qinghua1, SHEN Wen1, JIA Xianda1, RU Jianping2, DU Wenze1

(1.DepartmentofFunction,TheSecondHospitalAffiliatedtoHebeiNorth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100; 2.ThePeople′sHospitalofXuanhuaCounty,Zhangjiakou,Hebei, 0751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carotid ultrasound and ABI det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Methods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while 50 cases with health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In a rest state, the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plaque, stenosis, and occlusion of CCA, carotid bifuracation, and ICA. IMT was measured by Doppler frequency spectrum quantitative analysis. RI and PI were recorded. Meanwhile, ABI was detected. ResultsThe plaque detection rate, stenosis diameter, and occlusion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carotid luminal diameter was less, IMT was more thick, RI and PI were higher, and ABI was less in the study group (P<0.05). ConclusionCarotid artery ultrasound and ABI are non invasive examination methods, which can provide important

for the diagnosis of ischemic stroke.

caroti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BI;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2016-05-17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60034)

R 743.3

A

1672-2353(2016)19-020-03DOI: 10.7619/jcmp.201619006

猜你喜欢
踝臂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2型糖尿病患者踝臂指数降低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短期内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再住院的关系▲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下肢血管彩超联合踝臂指数对老年下肢血管疾病的价值分析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9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踝臂指数与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观察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