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适其体 诚敬其人

2016-11-16 17:12袁道厚熊亚翎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临池壮志楷书

袁道厚++熊亚翎

因印结缘,得识长沙周壮志贤棣。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志弟请我为他刻了二方印,记得其中的一方是“寓意笔砚间”,这似乎为我们以后漫长的交往留下了寓意和伏笔。随着交往的深入,我便对壮志弟这“寓意”的“意”有了深刻的领悟和了解!我以为有三层内涵。

一是志向。壮志棣台自幼酷爱书画,常涂鸦,不得要领。大学时代,幸遇三湘耆宿刘世善先生。先生授其临池之法,始窥书法门径,遂知书学源流。从世善先生学游十几年,深得先生学问之道。先生学问深邃,意气平和,诗书双擅,导之立德立言立行。以为书法之道,学问为上。故壮志弟恪守师训,孜孜学问,熟读典籍,精研书学,砥学文史。公务之余,以书法篆刻养神。学习书法篆刻,不只为当一个书法篆刻艺术家,而是把学习书法篆刻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以“点”带面,立体延展,更以书法旁及湖湘文化的挖掘,涉及篆刻艺术的鉴赏。政务之余,与安多民社兄一道编撰《肖形印精品赏析》,为篆刻欣赏另辟新径。在《长沙篆刻》中介绍李伏雨的书法篆刻,又在《美术报》为李早社兄鼓呼,也曾亲自主持操办道厚六十回湘书法篆刻展览,为推介湖湘篆刻艺术不遗余力!

二是追求。书法追求平实。凡看过壮志弟书法的,均称道有一股“静”“适”的气息,“安”“雅”之气扑面。这与他个人的追求分不开的。四川冷柏青先生说其有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武汉杨坤炳社兄以诗人许之。我看志弟书法,不故弄玄虚,不丑怪,是雅体,与其师道有关。当今,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甚嚣尘上,而志弟能静下心,认认真真地临摹法帖,楷书从颜鲁公入手,遍临颜书,浸淫《颜自书告身》。从颜书上溯褚登善之《雁塔圣教序》,遍习褚派书法,最后以二王为依归。行草书以孙过庭《书谱》为底,得力于王觉斯为多。隶书学习《张迁碑》《鲜于璜碑》,方圆兼备,在方笔中透着清新气息。壮志学习书法,笃信启功社长师笔不师刀之说,透过刀锋看笔锋。

我看志弟书法,领悟了孙过庭《书谱》所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紧守传统的笔墨。我读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高其持论“篇法有起有束,有放有敛,有唤有应。大抵一开则一阖,一扬则一抑,一象则一意,无偏用者”,愿与之共勉。

三是为人。湖南地势西高东低,衔远山吞长江,既有山的挺拔,又有水的潋滟,山的韧劲水的柔情造就了志弟为人的心性。志弟为人我以为用三个字概括“诚、敬、勤”。第一,为人坦诚,做人坦荡。诚恳不骄饰,率真不媚俗。每件事情尽力尽心尽责去办好,做不到的不承诺。君子有信,一言九鼎。他是把书法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第二,为人敬肃。书如其人,外恭内敬,从志弟楷书可以体会得到,志弟大有季布一诺的古风。第三,为人勤勉。壮志正当盛年,公务繁忙,但忙里偷闲,临池不辍,把一桩面仄而小众的志趣渐变成生命的欢喜。他学书不走捷径,从费力不讨好的楷书入手,一笔一画,不趋势,不趋利,踏踏实实,为人亦是如此。学习书法同时,又学习篆刻。拓边款之技不逊西泠高手。明源知流,鉴赏能力之高,实属罕见。“谁人可慢?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慢人者反尔”,曾国藩的治学与修养留给后世许多借鉴,壮志弟学书与做人恰好有着这样的修为与坚守。

前贤云: 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志弟习字有恒,成绩卓显,时值盛年,勇猛精进,望以贞固之力持之,遍临名迹,取长补短,与时偕行,前途未可限量!

猜你喜欢
临池壮志楷书
楷书的教与学
佟云霞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归暮遐思
油田工人
破桩
韵和子雷《柳》
现代舞与书法结合创作浅析之《临池》
壮士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