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徐氏家族与遂园雅集

2016-11-18 04:09刘军
寻根 2016年5期
关键词:雅集昆山

刘军

马鞍山风景秀丽,山清水秀,自古以来,昆山的殷实人家,喜欢围绕马鞍山修筑私家园林,山前山后曾分布着众多秀美庭园,如夏家园、乐彼之园、栩园、青阳溪馆、翠云居、文笔居、片玉山房、武陵园等。一些地方望族在他们建造的园林里,传播地方文化,延续地方文脉,形成了昆山雅致宁静的园林文化景观。

在马鞍山西麓,明代吏科给事中许从龙辟养馀园,据王世贞《养馀园记》记载,该园“右负城,左瞰山,竹木森秀,台谢馆滔之类错居,而各有所窈窕靓深,洁不容唾,规池矩沼,负抱婉转”。

同样位于马鞍山西麓的三友园(又称三益园),原是葛氏别墅,后于康熙乙卯(1675年)由昆山叶奕苞、徐开任和太仓吴扶风三人筹金建筑。该园背溪临池,奇石峻畸,时称西岩胜景,它不仅拥有超凡脱俗的风景,也蕴藏着叶、徐、吴三人的友情。叶奕苞有诗赞三友园之地貌与风致,云:“仰头一线辟雄关,意匠凌虚结构间。选胜直须夸巨眼,赏奇谁共对孱颜。”自豪畅快之情,溢于言表。

园主叶奕苞等人常在此招饮文友,诗文唱和。如康熙十六年(1677年)中秋,应叶奕苞、徐开任之邀,陈维崧、潘耒、徐元文等人在三友园雅集,陈维崧写下Ⅸ念奴娇·丁巳中秋玉峰徐季重叶九来招饮三友园》,有描摹三友园夜色的名句:“插天峭壁,被风吹,月浪洗来逾绿。”意象高洁,意境奔放,想象瑰丽,令人印象深刻。

在马鞍山北麓,有一座非常美丽的园林,最初的名字叫“附巢山园”。根据史料记载,它最早的主人是顾震寰,字附巢,后被葛芝的祖父所买,改称“北园”,葛芝在此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北园后售予李氏,再后来被葛芝的朋友徐开任所购。葛芝这样形容北园之美:“从园而望,山环抱焉。岩石峻洁,草树幽邃,至是有加。盖昆山之胜,于斯为最已。”后来,徐开任将北园转给侄子徐乾学,徐氏改北园为遂园。遂园有着丰赡的文化历史内涵,是亭林园内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

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又号东海,徐开法长子,顾炎武外甥。顺治十一年(1654年)由府学生员拔为贡生,后在康熙九年(1670年)取得了探花的功名,历官至左都御使、刑部尚书职。

康熙癸酉(1693年)中秋,前户部尚书王日藻、按察使许缵曾在松江秦望山庄举办耆年会。秦望山庄由王日藻罢归后营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告老归乡的徐乾学与前广西道监察御史盛符升,两人一道自昆山启程,至华亭赴耆年会。徐乾学作诗感谢许缵曾、王日藻的盛情邀请,日:“穷巷久无人迹到,仙家新有鹤书来。伫看蟾兔当三五,洞府华觞许暂陪。”

松江秦望山庄耆年会到场老人不多,留下的诗文较少,比较起来,康熙甲戌(1694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由徐乾学、盛符升和徐秉义在遂园举办的耆年会,参与人数更多,持续时间更久,声势规模更大。且徐乾学本人亲自主持、持续编撰耆年会相关诗文集,并邀请画师绘下当时场景,邀请宾朋赋诗题字,不断扩大和加强此次遂园雅集的影响力。

徐乾学说:“耆年之会,始于云间王许二先生秦望山庄,水竹清幽,东南胜美,今岁暮春,盛诚斋与余兄弟,续举斯会。”当时,正逢徐氏遂园修葺一新,徐乾学、徐秉义和盛符升三人做东,联合邀请众多老年文友来此雅集,应邀而至的有:举人通判常熟钱陆灿(83岁)、翰林院检讨长洲尤侗(75岁)、右春坊赞善太仓黄与坚(75岁)、华亭王日藻(72岁)、提学佥事长洲何楝(70岁)、举人常熟孙呖(69岁)、华亭许缵曾(68岁)、司经局洗马上海周金然(64岁)、前左春坊左谕德无锡秦松龄(58岁),这9位老人的年龄,加上三位主人的年龄,为842岁。因为种种原因,徐乾学邀请的几位老人,如侍讲缪彤、学士韩慕庐等三人未能赴约,不然,可凑成千岁宴。

受邀的老人,集中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60岁以上,又大多曾在朝廷为官,现已告老还乡,是德高望重的士绅阶层,门人较多,交游甚广,在地方上有很大的文化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他们来自江南吴文化圈,如苏州、无锡、太仓、常熟、松江、上海一带,形成一个过从甚密的文化圈与人情网。这一地区是富庶的鱼米之乡,经济较为活跃,文化也很繁荣。参与遂园雅集的老年学者大多拥有自己的私人园林,如秦松龄的寄畅园、王日藻的秦望山庄等,这些在当时闻名遐迩的江南园林,成为园主与文友酬唱雅集的所在,助推了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文化史和园林史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前来赴约的老年学者,均与徐氏兄弟以及盛符升的私交甚好。昆山三徐在江南一带名重一时,影响巨大,此次雅集也再一次显示了徐氏家族的号召力。尤其是徐乾学,在朝为官多年,且擅长诗文,因此在官场和文坛,积累了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

为了办好此次耆年会,作为东道主的徐乾学、徐秉义和盛符升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如遂园的修葺,老人的选定,酒食的安排,陪从的人选等,都精心设计,用心谋划。修整之后的遂园,宁静淡雅,亭馆闲丽。徐乾学等人制定了《耆年会约》,提出七点注意事项:(1)在上巳节前十日,将邀请函送至各位老人,要求风雨无辞。(2)胜游雅集,不宜张设盛筵,多用丝竹,老人饮食起居,听便勿强留。(3)园林山水,娱目赏心,凡有吟咏,分题招韵,随意挥洒,可以补作,如若不然,则行金谷之罚。(4)每年拟再集,每集以三日或五日为期,惬心适意、简单率真。(5)除门人渊源外,一概以年龄长幼为序列。(6)门人子弟,愿陪侍者,便请偕来。(7)务稍节约,宴集时,从者不用犒金。每日早晚,四人一桌,疏肉四器,车夫量给酒钱。

据尤侗《悔庵年谱》记载,在遂园雅集时,有一姓洪的人,他的女儿被人强卖,此女哭泣不肯离去,尤侗动了恻隐之心,请诸位与会老人醵金五十两,将其赎回,传为美谈。当然,遂园修禊,最重要的是,在老人们登临山水,促膝谈心,饮酒言欢之余,写下了大量歌咏此次雅集的诗文。

徐乾学整理的《遂园禊饮集》卷一收录了主宾十二人的诗,同时也收录了绀池上人(宗渭)以及徐乾学门人王喆生和子侄数人的诗,共52首。综观这些诗,吟咏的内容大体分为以下几点:

一、颂耆年禊饮,赞玉峰春色,叹昆邑文脉之不绝。如盛符升云:“翠微深处上芒亭,山色林光映草青。解骊人归看蝶散,随波觞至咏云停。”王日藻云:“绿野光风春满座,桃花新水客凭栏。流觞盛事传今日,峰顶人从树杪看。”何楝云:“流觞解禊欢无极,击鼓催花醉不醒。莫道马鞍丘壑少,他年还溯子云亭。”徐乾学云:“梁鸿溪并陆机亭,帆驿中间桂桨停。谷水萦回环睥睨,玉山苍翠满阶庭。”周金然云:“红泉碧树白沙汀,中有群贤解禊亭。金谷宁须苛酒数,草堂端不愧山灵。”徐秉义云:“禊日园林尚薄寒,群贤鼓舣江干。忍辱洛下耆英合,地作山阴曲水看。”老人笔下的马鞍山,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外,更赋予了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诗人们将遂园雅集与王羲之的兰亭雅集、白居易的香山九老会等并置,意在强调和凸显此次聚会的重要性,同时,他们又将陆机、顾阿瑛等昆山先贤纳入吟诵范围,展现昆山生生不息的文化发展脉络。

二、叹韶光易逝,表忠君之心,歌太平盛世,咏国泰民安。面对日渐老去的容颜和日渐佝偻的身体,这些长寿老人在诗歌中会表达生命老去,荣光渐衰的感伤情绪。不过,因他们大多有在朝廷为官的经历,所以,虽告老归田,仍心忧天下,其诗也表达了对朝廷和君主的忠心。如黄与坚云:“水木丛攒一草亭,漫从猿鹤叩山灵。归当晚岁头还白,交忆平生眼倍青。”字里行间洋溢着不服老的豪迈气概。年龄最大的钱陆灿云:“四海知名新改鬓,两朝长养旧弹冠。”既有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慨,又有对国家安稳,政治清明,以及能安享晚年的喟叹。

三、寄情山水,独抒性灵。尤侗的诗在众老人中别具一格,其诗云:“昆冈之英草堂灵,春日江南聚客星。白发花间听乐句,紫衫竹下品茶经。停云霭霭人常健,暮雨潇潇酒未醒。我向玉山追老铁,还吹短笛过维亭。”借用了元代文人顾阿瑛、杨维桢玉山草堂雅集的典故,引出遂园雅集。尤侗不谈忠心报国之情,不感伤老之已至,而是全身心投入此次禊饮,在忘情与忘我之间,挥洒性灵,诗行中奔突着强烈的主观精神和个体意志。最后一句尤为豪迈,杨维桢号铁笛道人,晚年自号老铁,善吹笛,常参与顾阿瑛的玉山草堂雅集。尤侗来到杨维桢曾活动过的马鞍山,睹物思人,既有怀古之幽情,又显襟怀之洒脱,具有儒侠之气。

不约而至的诗僧宗渭,也依韵作诗二首。诗句如“酒香花气沾衣润,树色岚光逼座寒。不道永和风未远,争来野老隔溪看。”展现了这位出家人潇洒不羁的性情,在遂园雅集上,他将佛家清规戒律搁置一边,释放自己的性灵,与众文友乐在其中。

徐乾学子侄、孙辈,和门人王喆生作为陪从人员,参与和见证了遂园雅集,他们也依兰亭韵赋诗,诗文收录于《遂园禊饮集》,其中不乏形容老人醉酒、赏戏、嬉游的精彩诗句,如王酷生诗云:“何须俯仰悲陈迹,只向空山问醉醒。”

除了雅丽深致的诗文,此次耆年会还产生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作品,即徐乾学请宫廷画手禹之鼎作《遂园耆年禊饮图》。禹之鼎(1647-1716)尤擅长画肖像,是名重一时的清代画家,与众多朝中权臣私交甚好,长期为徐乾学等人作画。据钱陆灿的《遂园耆年禊饮图记》可知,禹之鼎通过细致观察老人们在聚会上的外貌、衣着、神态、举止等,揣摩与会老人的神韵,绘制而成。全卷分四个场景:第一景在堂外池边,坐着周金然、黄与坚、王却非和许缵曾四位老人,他们或捻须,或伫思,或执卷,各具神态,惟妙惟肖。第二景在开满桃花的曲折小径上,有一手探棋盘中棋子的尤侗,有与尤侗对弈欲落棋子的何楝,以及在旁边监局的诗僧宗渭。第三景在遂园池塘之桥上,徐乾学手指池水,势欲过桥,右边扶着徐乾学的是其长子徐艺初,膝前六岁左右的娃娃拉着徐乾学的衣带往前先行者,是徐乾学的曾孙。而稍远处,左边树下站着三人,为徐乾学之侄徐树声,以及徐乾学之孙徐德俶和徐德份。第四景在迤逦长廊树石间,左边坐着入禅定的盛符升,有坐于石上,长身白皙、骨理神秀的秦松龄,有右手扪膝,左手捻指,低语不闻的徐秉义,有佝偻站立的钱陆灿,还有抱膝看山的孙呖。

徐乾学原计划于当年中秋,继续召集原班人马,在苏州虎丘举办耆年会。并将其后所作的诗歌收入《遂园禊饮集》卷二,共55首,多主宾唱和之作。这一卷中,除徐乾学的赠诗外,主人之一的盛符升也写了一系列酬谢诗,分赠给王却非、钱陆灿、尤侗、孙呖、秦松龄、何楝、周金然等人。

不多久,徐乾学又收到了一批应和之作,他将其编入《遂园禊饮集》卷三,共38首。作者多为华亭、青浦、太仓、昆山、吴江、嘉定、长洲、嘉善的远近文人,如徐昂发、梁逸、吴殳、顾湄、张大受、吴祖修等。至此,在徐乾学的精心操持下,《遂园禊饮集》已编成三卷,无论是修禊之日的兰亭韵诗,还是之后的和诗,内容均围绕着遂园耆年会展开,玉峰遂园成为当时雅致知性的江南生活文化意象之一。

当年七月,徐乾学去世,他没能等到虎丘中秋再聚,也未能看到晚些时日康熙召其回京的圣旨。据(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记载,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康熙南巡,二十三日傍晚,他在昆山城外的三里桥泊舟靠岸,作诗《驻跸昆山》,有跋曰:“赋得劲节疏枝带晚风之句,赐礼部侍郎昆山徐秉义。”传旨云:“诗中第三联专为尔兄弟而发。”该诗第三联为:“落照昆山掩玉色,远分秦望系人思。”表达了康熙对昆山三徐,尤其是徐乾学的感情。第二日上午,康熙登临马鞍山,览文笔峰,赋诗《雨中登文笔峰》,后由北山而下,过凤凰石,至遂园。徐秉义率子侄在园门接驾。康熙赏赐徐秉义书法作品和宫扇,并一一询问徐乾学和徐元文的墓地情况。老百姓得知康熙在此,争先恐后拥在门外一睹圣容,因人多拥挤,还有人跌落在地,遂园也因康熙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

喧嚣过后,复归沉寂的遂园,不因主人们的故去而销声匿迹,也不因康熙的临幸而声名鹊起。后继的与遂园禊饮相关诗文源源不断,持续发酵,遂成一道绚烂的文化霞光,照亮着逐渐没落的徐氏遂园。

后来遂园日渐荒芜,雍正年间,园废。乾隆元年(1736年)改为普义园,收埋无主暴露棺骸。园内杂草丛生、荒冢累累,诗人们用感性文笔,为后人勾勒出遂园的萧条与寂寞。吴江诸生郁扬勋有诗《憩徐氏北园池上》,记录了遂园初废时的惨淡光景。云:“溪堂杂菱荇,沙屿散凫鹄。围棋曾几何,已动西州哭。因悲平津邸,事变惊凉燠。三咏华屋诗,徘徊倚修竹。”这首诗是沈德潜的朋友多年前游遂园时,从壁间抄录,沈德潜喜欢其闲远含蕴,有注:“司寇公北园余及见其盛衰。作者此诗应在初零落时,故有世事变凉燠之感,今则废为义冢矣。曲池之平,华屋之倾,古今一辙,可胜既然。”

能让后人铭记遂园的,不只是那些诗文,还有禹之鼎作的《遂园耆年禊饮图》。徐乾学去世后,宗渭拿着这幅图,遍访当年参会老友,请他们在图上题诗。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终在近百年之后,由两位后人将其推向更广大的文友,扩大了该图的影响。他们一位是江苏无锡的秦瀛,一位是安徽歙县的徐宝善。

秦瀛(1743-1821),为当年参与遂园雅集的秦松龄之玄孙。为呼应百年前的那场耆年会,秦瀛广请老年文友题字于图上。嘉庆五年(1800年)十二月,时年78岁的书法家梁同书为《遂园耆年禊饮图》作跋,云:“得见此卷,正如追陪末座,进退揖让间,岂非一大幸耶?”嘉庆十一年(1806年),时年76岁的朱珪,就曾数次为秦瀛的这幅图题字,诗云:“玉峰尚书遂园禊,百年盛世今未央。耆英十二典型宿,徐公昆弟星角亢……知人论世必求是,浮云逝水空苍茫。”嘉庆十二年(1807年)五月,时年75岁的翁方纲题诗,曰:“尚书告归第五春,儋园遂园祓禊辰,徐孺之榻谁主宾,香山洛社八百旬。玉山草堂界溪滨,三百年事拈重新。仲瑛后又十二人,仲也果亭折柬申。”

徐宝善(1790-1838),字廉峰,嘉庆戊寅举人,庚辰进士,翰林院编修,为徐乾学的五世孙。徐宝善也有一幅《遂园耆年禊饮图》,或称为《玉峰遂园耆年禊饮图》。他如秦瀛一般,也遍请文友为该图题诗题字,先后有龚自珍、张际亮、黄爵滋等题诗。

徐宝善后来将此图交与儿子徐志导、徐志恭收藏,他们也请文人作诗,叶名沣作诗《题遂园耆年禊饮图并序》。再后来,徐宝善之孙圣秋请两准盐运使方溶颐为该图题字。

秦瀛和徐宝善都有《遂园耆年禊饮图》,到底哪一幅图是禹之鼎的真迹呢?晚清一代名相祁寓藻在给徐宝善所藏图上题字,云:“今此图有记无诗,廉峰言当时秦对岩先生家有副本,今归苏州某氏,或即壹斋(黄钺)所见与?”方睿颐也有记录:“圣秋(徐宝善之孙)日别有一卷在京师,前人题咏殆满,惜乎予未见之也。此卷惟湘灵先生一记,及黄勤敏公二诗,图则为禹鸿胪所图……据勤敏云,朱文正公所题之图与此大同小异,亦禹鸿胪笔。此卷气韵较胜,断为初本,信可宝也。”如此看来,徐宝善保存的这幅图只有钱陆灿的记,而无其他人的题诗,在京师的另一卷禊饮图,写满了前人题咏诗句,这与诗僧宗渭在徐乾学去世后,请所有与会老人题诗其上相吻合。据徐乾学六世孙徐征麟在成丰元年(1851年)七月的回忆:“《遂园禊饮图》题咏一卷,本藏传是楼,不知何时遗佚。锡山秦小岘表丈得之于苏郡某氏,重为装裱,并载,同时诸钜公题志及侍郎公自为书后。”因此,可推断秦瀛那幅《遂园耆年禊饮图》当为初稿,徐宝善这一卷或为副本。后来,秦瀛所藏禊饮图流落民间。

检晚清金石学家、文献学家、收藏家叶昌炽的《缘督庐日记》,光绪戊寅(1878年)十一月十九日,作七律两首,即《题潘硕庭所藏遂园禊饮图和西圃师原韵》,有句云:“上巳湔裙歌采兰,韩诗欲索解人难。弟兄并擅龙文誉,宾主谁司牛耳坛。王谢一门客继轨,羊求三径许追欢。最怜传是楼中物,一样零缣劫已寒。”可知在清末,《遂园耆年禊饮图》归吴县藏书世家潘志万收藏。

如今,《遂园耆年禊饮图》已不知所踪,大量与之相关的文化信息淹没在浩瀚的时间长河里。1983年,昆山县人民政府拨款重建遂园,由同济大学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吕典雅精心设计,在曾经的荒芜之地上恢复遂园古迹,建造新的景点。遂园逐渐成为马鞍山北的核心景点之一,其典雅娟秀的江南园林特质,常引得游客流连。

作者单位:昆山市博物馆

猜你喜欢
雅集昆山
“下一个昆山”之争
静女其姝、谁其佑祺
昆山之路为何震撼人心
好玩不过雅集
第一回 十里洋场风光劲
第二回 笑谈之间音绕梁
第三回 文人气质一脉香
雅集,一门“复古”的时尚社交
黄昆山
辟雍雅集·“大美寻源——当代优秀书画家作品展”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