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发展对商贸流通格局合理化的影响分析

2016-11-19 07:43敦蕾刘娜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石家庄050061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流通

■ 敦蕾 刘娜(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石家庄 050061)

区域物流发展对商贸流通格局合理化的影响分析

■ 敦蕾 刘娜(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石家庄 050061)

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就是物流服务,尤其是处于电商时代的发展环境下,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商贸流通产业的建设布局。在物联网时代下,物流业作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尤其是在区域物流整体规划的建设布局上,合理化的区域物流规划及建设能够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产生正向的推进作用,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区域物流的发展,提升区域物流的创新水平。

区域物流 商贸流通格局 物联网 空间集聚 创新驱动战略

引言

近几年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它已经从原先的末端产业变成了先导性产业,并逐渐成为决定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互联网使得线上与线下的交易活动得到更高程度的融合,商贸流通企业也能够不断满足客户对于交易移动化、即时性、支付便捷性等方面的需求,这就使得商贸流通业需要强有力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来做支撑。此外,区域物流的发展能够不断调整商贸流通产业的布局,使其更具合理性。本文基于区域物流对商贸流通业格局合理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布局规划提出有利对策。

相关理论概述

(一)物联网

物联网,顾名思义即是指“两物之间相互连接的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的运作原理就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以及其它类型的技术把硬件与网络相互连接,以达到信息共享与传递的目的。物联网的管理和监控均通过智能化手段来进行,可以利用GPS的全球定位功能实现物流的实时跟踪。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崛起的,是互联网发展的一种延伸,它正是一个将物品和虚拟网络链接起来的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万物的互通与互联。

在可以预计的未来,物联网势必将成为全球化的超级产业,能够涵盖计算机、传感器、半导体等多个专业技术领域,在实践的运用与推广中还需要生产大量的设备,因此物联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是目前实际工作中对于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物联网已经逐渐深入到智能家居、旅游、工作、医疗等领域,在未来的实践中还会与物流、交通、金融等多个产业紧密相连。因此,商贸流通产业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与物联网的融合应更加深入,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自身运营效率,并且进一步提升区域物流的创新能力。

(二)区域物流

所谓的区域物流,就是指一个集成化的物流管理体系,它是为了实现该区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需求而打造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应该能够适应该区域环境的特征及变化,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

区域物流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空间结构与服务规模,它能够实现区域内物流信息及服务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对于商贸流通业的集约化与集成化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两者在现代化的建设路程上相得益彰。

(三)实体物流网

实体物流网是多个收发货物的地方及物流道路所建立起来的一个网络系统。“实体”,顾名思义是指具体的、实实在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流点。“物流”通俗来说就是运输方式,也叫物流线路,广义的物流线路可分为路上、水上和空中三种,狭义的物流线路就是具体规定的物流路线,可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据此不难看出,实体物流网就是贸易生意的传统送货收货方式,是贸易发展的最初阶段,其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在经济全球化下,商品贸易自然也要适应全球化这一要求,才能不被社会淘汰而更好地稳固发展,实体物流网中最重要的包括两点,即物流线路和物流节点。显然限制了自由贸易的太多条件,无法做到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贸易。例如,一个在北半球的货物需要运输到南半球,对于实体物流网来说需要一条从北半球到南半球的物流线路,其次还要在这些线路的必要处设有物流节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对贸易的发展十分不利。

图1 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结构图

表1 我国交通网络覆盖率

(四)商贸流通格局合理化

基于产业自身的发展而言,商贸流通格局合理化指的是商贸流通产业在区域规划与布局上的合理性,商贸流通产业基于这一格局具有良好的物流承载能力、区域创新能力、流通能力、产业运作与优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的商贸流通格局应当具备的优势。基于产业的联动效应而言,商贸流通格局的合理化还具有更深层的涵义。商贸流通产业作为我国的先导性产业,它必须具备良好的资源整合能力与产业协同运作能力,那么商贸流通业在规划布局上就必须要考虑与其它产业进行关联,从而促进产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业间的关联效应,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格局的合理化水平。

区域物流发展对商贸流通格局合理化的影响分析

区域物流的建设包括了四大方面,分别是区域物流承载能力、区域物流规划水平、区域物流的创新力以及区域物流的运作和优化能力。区域物流的承载能力是指该区域物流体系的运输承载水平、服务承载能力,它反映的是该区域物流体系的服务承受能力,若该区域的物流承载能力较低,那么该区域商贸流通业的产业格局就会小而低下。

区域物流规划水平指的是该区域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区域物流体系服务功能的健全性。区域物流规划水平对商贸流通产业格局的合理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该区域的物流规划及设施建设比较完善,那么该区域的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布局就会更具合理性,并且也能够为该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带来正效应。

区域物流的创新力是指该区域物流体系的综合创新能力,它对于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布局能够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区域物流的运作及优化能力对于商贸流通业的产业格局主要是起到促进作用,通过物流体系的优化来带动该区域商贸流通业格局的协同优化,从而促进两者运作效率的提升。

(一)区域物流承载能力

区域物流承载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我国商贸流通业布局的合理性,在我国各个区域内铁路建设、航运建设、航空建设以及公路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区域物流承载能力逐渐提升,物流设施的综合程度不断提高。

区域物流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实际上对于商贸流通业的流通效率起到了极大的提升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健全物流网来降低流通成本,省去了很多繁杂且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从而促进了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建设。

通过表1可知,我国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在21世纪20年代,我国的普通铁路网络预计将覆盖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快速铁路网络计划覆盖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航空业务则会将我国90%的人口量全部覆盖,我国流通体系的建设正趋于完善,基础物流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区域物流的承载能力。

(二)区域物流规划水平

区域物流规划水平指的是该区域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格局的合理性与完善性,区域物流规划水平对商贸流通业格局的合理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商贸流通业整体综合水平并不高,虽然有众多的流通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规模都较小,并且很分散,不能形成高层次的流通服务体系,也更加不能形成龙头驱动效应。

区域物流的规划建设主要包括高端物流人才的引入、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级政府对物流格局规划的大力支持,在推动该区域物流规划水平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更多专业交易市场与批发集散市场的发展与壮大,使得商贸流通产业的运行机制更趋于合理化。

(三)区域物流运作及优化能力

区域物流的运作及优化能力的提升能够同步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在提升,因此我国的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高档化与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的商品积压现状却令人堪忧,商品的供需矛盾也日渐暴露和激化,因此提高区域物流的运作及优化能力具有现实的急迫性与必要性。通过提高区域物流体系的运营能力,能够进一步加速商品的流通效率,从而能够不断应对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变化,使得该区域的区域物流体系以及商贸流通产业的各业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区域物流创新力

区域物流的创新能力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布局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够为现代化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创新能力无论是对于一个企业还是对于整个产业体系来说,都是关键因素,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已经逐渐从线下走到了线上,创新战略的实施则是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后续发展以及实现战略转型的有力武器。

随着区域物流规划水平、运作效率及发展规模的不断提高,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物流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创新,积极发布相关政策为我国区域物流的管理与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能够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技术变革与管理模式创新,加快商贸交易一体化的建设进程,使得商品信息条码化和标准化,促进商贸流通产业格局更具合理性。

商贸流通格局合理化发展对策

(一)加强对商贸流通业布局的政策支持

商贸流通业的规划与建设离不开政府及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通过增强商贸流通业的规划水平、优化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商贸流通业的综合能力。由于商贸流通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具有“点、线”的结构属性,因此我国政府在此基础上将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格局划分为九大商贸流通区域,并且这九大商贸流通区域的划分符合了经济和行业的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九大商贸流通区域的交通通达性、空间关联程度、行业互动融通程度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具体可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东南沿海商贸流通区、西北商贸流通区、西南商贸流通区、山东半岛区、长三角流通区、珠三角流通区以及中部流通区。商贸流通区域的建设与区域物流的规划建设息息相关,商贸流通区的周边必须配备有相应的物流服务基础设施,那么围绕该流通区的物流服务体系便可形成集成化的发展规模,与商贸流通区域形成相呼应之势,从而促进区域物流服务体系与商贸流通区域体系资源的双向流动与整合调整,逐步形成商贸区域一体化的产业服务空间格局。

(二)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商贸流通业在服务业态层面上具有生产性的服务功能,这一功能能够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其发展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逐渐注重环保、节能产业的建设,在积极推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中,除了要充分把握政府的政策导向外,还要进一步强化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实体物流网与虚拟物流网。

如图1所示,现代的综合运输体系不仅包括了线下的实体物流运输服务,还包括了线上的虚拟物流运输服务,虽然商贸流通产业属于传统的实体行业,但是虚拟物流网的建设与运用却是大势所趋,并且虚拟物流网的建设主要是为了辅助实体物流网而存在,它还需要依托实体物流网来获得生存。

此外,我国商贸流通业流通渠道与体系建设不健全,出现了贸易流通的商品质量不过关,农产品在流通中所处的主体先导性作用难以发挥到最大效益。因而,改善贸易流通渠道,包括渠道体系的多样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这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赖于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国家政府的有利政策出台,地方政府的实际落实,在农村贸易流通的基础设施、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以此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农林牧渔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的发展,扩大城乡消费者的需求量,并实现农产品在流通中的主体先导地位。最终化解农业产品的销售以及消费品购买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商贸流通业产业布局的合理性。

(三)提升区域物流运作及优化能力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产业的向前推动离不开信息网络,尤其对于物流行业而言,没有完备的信息化是无法使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无论是对于传统行业还是高新产业而言,信息化建设对于改变物流体系的流通模式与产业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在物流体系中,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广东省揭阳市的“淘宝村”—军埔村就是依托信息化平台,结合自身周边大型商品批发市场的区位优势,依靠政府在资金、资源、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获得了运作资金,进一步促进了军埔村电商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为建立商贸流通体系打开了一个切入口。

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商贸流通产业实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虽然商贸流通产业是在实体环境下发展和运作的,但是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包括库存信息、财务信息、商品信息、物流信息,商贸流通企业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掌控,从而能够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下合理地安排采购和销售,进一步减少企业的成本开支,同时完善自身的产业链,提高行业的流通效率。

(四)推进物流创新驱动战略

物流创新驱动战略是指进一步加强对区域物流的创新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与应用,不断增强区域物流的创新水平,同时也能够满足商贸流通产业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商贸流通业布局的合理化建设。

要做到切实推进物流创新驱动战略,一方面,需要在各个物流区域里引入更多的人才,包括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保障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同时协同带动管理模式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物联网的运作模式,将EPCgloble网络、传感网技术、RFID技术作为载体,由GPS全球定位系统对商品进行实时追踪,然后通过M2M技术平台及时地反馈到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上或者是商贸流通产业链条上的各参与方处,这样就可以做到商贸流通产业链上的各参与方都能够对产品的整个物流进程实施全面的掌控。

物联网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商贸流通业的各参与方可以对其产品进行实时跟踪、监控,避免商品在配送过程中出现被偷盗、调换、错投等现象。

(五)引入第四方物流

在商贸流通业的配送环节上,有许多商贸流通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商,这在提高流通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大大节约成本。但是这样的模式在物流体系当中,对于资源与系统功能的整合还是不完备的,因此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物流系统的管理难度。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由美国的埃森哲咨询公司首先提出,是一个专门为其他方提供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规划建设、供应链管理活动的物流集成体系,它能够满足整个物流系统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最新技术和社会资源,减少货物配送时间,提高产品流通及物流运输的效率,提高供应链过程协作与供应链过程的再设计能力。

结论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改革机会,与此相对应的商贸流通物流体系也产生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商贸流通产业中,物流服务是基础性的配套设施,区域物流的规划建设对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物流体系的创新能力与发展程度能够对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同时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也会反哺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

本文从区域物流对商贸流通格局合理化的影响分析入手,进而对区域物流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提出可行性策略,首先,加强对物流发展的政策支持。其次,进一步强化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提升区域物流的运作及优化能力,积极推进物流创新驱动战略,最终实现区域物流与商贸流通产业两者的协同进步。

1.曾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区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提升研究[J].商业时代,2014(25)

2.夏连月.我国物联网技术推广模式比较及选择[J].商业经济研究,2015(6)

3.蒋源,王伏华.物联网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1(11)

4.宋洪芳.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发展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1(8)

5.徐鹏,王玉珏,李健.物联网技术综述[J].企业经济,2011(7)

6.袁东亮.物联网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2

7.王伟.物联网时代电子商务运营和管理方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

8.杨栋,田力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物流下配送问题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8)

9.晏玲.物联网对电子商务商品流通的影响探析[J].商业时代,2011(17)

10.张里阳.区域物流发展对商贸流通格局合理化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5)

F713

A

敦蕾(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刘娜(1978-),女,河北正定人,讲师,双学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流通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