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式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实施

2016-11-19 06:37黄莲花李光明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黄莲花+李光明

【摘 要】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现状出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了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42-03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已成为引领汽车行业前进的领头羊。汽车类专业人才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此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作为汽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成为该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2+1”培养模式下,教学内容需要调整,教学方法需要改革,需要有一套适用于汽车类学生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实现高效课堂,是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汽车类专业课程改革中,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总学时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削减。因此,如何高效利用好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及在总学时大量削减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保证教学的质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大多数的项目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学生任务(项目),学生只需要照要求完成项目制作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停留在机械完成教师给定的任务,并未考虑到在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思考在课堂上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以提高独立思考、理论与实践结合及创新等能力,让学生向“自主探索—合作研究—交流讨论—成果展示”的学习过程转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导学式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主动去探求知识。在“导”和“学”过程中,“导”是教师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是学生的活动,它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导”中学习,教师“导”要以学情为基础。导学式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整个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学情去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思考、练习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整个课堂学习的过程都是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的动态、开放的合作学习过程。“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实现教学目标,获得更高达成度的一种教学活动规范形式。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应用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构建与完善课程教学计划和大纲及教学内容、手段、方法,解决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专业课脱节现象,使基础课能更好的为专业课服务。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性、积极主动的教学模式,使该课程更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例,该门课程按照新的课程内容设计理念,以“够用”为原则,重组课程内容。围绕汽车类专业涉及的相关知识,以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实际应用为载体,有效地选择授课内容,设计了若干个任务单元,在任务单元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理论内容由浅入深,技能操作由简单到复杂。理论教学中穿插实践操作,实践教学中融入理论知识。优化课程内容,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在保证整体水平的前提下,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导学式教学方案制定。传统的课程教学特点是先教后学,导学式教学法是教师依据教学理论,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与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科学筛选教学内容。把所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七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有子任务,如表1所示。

(二)分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学习(一般由4-6人组成)是课程教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如由45名学生组成的教学班,可分成9个小组,每组尽量兼顾男女生比例,组长由本小组成员推荐担任,每小组都有一张学习卡,记录小组学生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学生个别调整,实现学习合作与互助。每个小组分别设立副组长,由组长指定,便于更默契地配合工作。组长和副组长负责本组学习纪律、学习效果监督,明确责任,人人参与小组内部讨论,努力培养小组成员团队精神。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实施小组长责任制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施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团结协作的品质,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改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教学环节。为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基本环节:一是教师导学,教师课前(最少提前一周时间)发给学生“学习任务卡”,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后,在课后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预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合作展示的问题。二是分小组学习,小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根据教师给定的任务,分工合作,学生先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然后组内合作交流、讨论,做好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的准备工作。三是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各学习小组针对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做好PPT展示、讲解,随后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最后由教师点评。四是总结提升,各学习小组根据组内展示的成果,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或需改进的关键技术;在这过程中,小组合作的经验及成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具体展示出来,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分析小组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还需解决的问题;鼓励小组成员正视所存在的问题,完善下一次课学习合作计划。五是小组内考核评价,由组长根据组员完成任务的情况给本小组成员进行考核与评分。六是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各小组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评分。

(四)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改变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该考虑多种因素,教学过程中带入多种评价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

1.小组间的竞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小组间组织一些具有竞争性的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一轮竞赛结束后,公布正确答案,并在黑板上公布得失分情况。经过多轮竞赛,累积各小组的得分。这种小组竞赛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小组间互评。由教师出题,对方小组成员指定另外小组内的任意一个成员来回答问题,该成员回答问题的质量就是该小组的得分。这样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被提问到的可能,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不想学的成员也会在组长及本组其他成员的监督下学习,这种由集体协作产生的群体压力,促使每一个成员都全身心投入学习。

3.随机抽查。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互助学习小组,通过讨论、交流获得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独立操作机会,并随机抽查某个小组成员学习效果来评价学生学习质量。

4.小组自评。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小组责任制,小组长有义务监督本小组成员的学习,也有权力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学习结束后,小组长要给本组成员评价打分。

5.教师考核评价。由教师进行,一种考核方式是教师任意抽查小组成员进行考核,该小组成员的考核所得分即为本小组得分。做得好就加分多,做得差就加分少。既给个人加分,又给组内加分,课堂上回答问题或当堂点评较好可给个人加一分,给小组加三分。这样,不但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成员的责任心和小组的凝聚力也加强了,小组间的竞争在公平和平等的基础上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总之,无论评价标准怎样,应把握淡化个体,强化小组的原则,学生个体的荣耀是小组的荣耀,学生个体的失败是整个小组的失败,某个学生不完成学习任务,可以扣他个人1分,以示警戒。但也要扣小组整体分值,这样着急的不再只是老师,而是组长和该组的其他成员。学习的进步也不再是学生个人的私事,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小组的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另一种考核方式是根据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综合评价。

四、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15级学生,分别随机抽取汽检2015-4、汽检2015-5班的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不同班级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汽检2015-5班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讲授,汽检2015-4班的学生采用导学式小组合作教学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效果。对两个班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采用导学式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的考核成绩最高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考核成绩,表明采用导学式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效果比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学习效果好,见表2。

经过这几年导学式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种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较高。在课堂上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每个学生学习兴趣及展示自我的愿望,课前课上课后表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这种课堂上人人参与、小组内互助互学、小组间竞争合作的学习模式,促进了学生自我调控的意识,推动了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学习效果提高显著,实现了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金鑫.“导学式"教学法在《ERP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2015(19)

[2]王芳.导学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10)

【基金项目】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JZY2011A209)

【作者简介】黄莲花(1978— ),女,壮族,广西武宣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李光明(1978— )男,山东潍坊人,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及测控技术。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导学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初探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浅析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