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1例

2016-11-19 06:47余云华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易损心血管病左室

余云华 王 华 张 亮 郑 兴



·病例报告·

青年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1例

余云华 王 华 张 亮 郑 兴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32岁,因持续胸闷7 h就诊,既往有吸烟史13年。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实验室检查:肌酐123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62.9 mL/min,肌钙蛋白>102 ng/m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4 mmol/L,三酰甘油3.3 mmol/L,自身抗体检测未见明显异常。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显示右冠状动脉全程血栓负荷重,左室后支开口闭塞病变;前降支中段心肌桥,收缩期狭窄80%~90%(见图1)。沿导丝给予球囊扩张后,左室后支开口狭窄改善,前向血管显影;沿导管注入替罗非班10 mL(5 mg/100 mL),送入抽吸导管至左室后支,抽吸出红色血栓1块;沿导管缓慢注入尿激酶50万U(20 min),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近段血栓仍明显(见图2),血流TIMI 3级。术后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及替罗非班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抗凝,瑞舒伐他汀调脂等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2个月后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左主干、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均未见明显狭窄(见图3),前降支中段心肌桥。术后继续随访3个月,无胸闷、胸痛等不适。

图1 首次发病时冠状动脉造影图像

2 讨论

吸烟和血脂异常为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1]。小于45岁的吸烟人群较不吸烟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增加8倍[2]。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相对少见,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多见,住院期间死亡率低,预后较好[1,3-4]。

图2 左室后支经球囊扩张、血栓抽吸后造影图像

图3 发病2个月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可能与受损血管内皮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有关。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存在明显动脉狭窄数年前,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即已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等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升高,一氧化氮(NO)合成和分泌能力降低,从而导致血管痉挛和血小板黏附聚集,在此基础上形成闭塞性血栓。过量吸烟、饮酒、饱餐、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等因素可造成机体内环境紊乱,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在行冠状动脉造影前,这些患者可能已出现血栓自发性溶解,血小板聚集仅是短时间阻断血流,或引起血流明显减少甚至中断的持久重度冠状动脉痉挛已经解除[5],因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其他可能的发病原因还包括:冠状动脉小血管或微血管病变、血液病引起的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低血压以及冠状动脉解剖异常[6]。Lin等[7]报道了1例12岁男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因为纤维肌发育不良,后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苏文华等[8]报道了1例44岁男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因为冠状动脉自发夹层,后成功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该患者出现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病变,系由多方面因素所致。其一是病变处存在不稳定斑块,斑块的反复破裂,导致血栓病变出现;其二是该患者长期高脂饮食、吸烟,导致三酰甘油升高,脂质易沉积于血管内皮,使血管内皮的稳定性受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明显增加。对于这类患者,需注重对易损斑块、易损血液及易损患者的全面综合管理[9-10]。戒烟、强化抗血小板、调脂、拮抗交感神经兴奋治疗及介入治疗是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反复发生的重要措施。

[1] Shiraishi J, Kohno Y, Yamaguchi S, et 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oung Japanese adults[J]. Circ J, 2005,69(12):1454-1458.

[2] Oliveira A, Barros H, Maciel MJ, et al. Tobacco smoking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 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J]. Prev Med, 2007,44(4):311-316.

[3] 胡昌兴, 徐广马, 林英忠, 等. 40岁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特点[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1,20(4):300-302.

[4] 林 楠.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特点[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9,25(9):712-715.

[5] 周瑶瑶, 张俊峰. 急性心肌梗死后自发再通现象的研究进展[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3,40(4):224-226.

[6] 黄超联, 曾 勇, 朱文玲, 等.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因分析[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32(10):897-898.

[7] Lin MC, Lee WL, Fu YC. Successful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a 12-year-old boy with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a case report[J]. Cardiol Young, 2015,25(1):177-180.

[8] 苏文华, 穆宁晖, 张有明, 等. 自发型冠状动脉螺旋状夹层政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1例[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5,42(2):136-136.

[9] 吴平生, 张远慧, 许乙凯, 等. 易损斑块及易损患者的新定义及危险分层[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32(3):283-285.

[10] 熊 慧. 易损患者的特点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21(9):1-3.

(收稿:2015-10-14 修回:2016-06-13)

(本文编辑:胡晓静)

350001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内科(余云华,张 亮,郑 兴);237000 安徽六安市中医院心病一科(王 华)

郑 兴,Email:zhengxing57530@163.com

10.3969/j.issn.1673-6583.2016.05.018

猜你喜欢
易损心血管病左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姜黄素诱协同阿托伐他汀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与机制
更正声明
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疗效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