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11-19 18:52徐萌周月红廖尚上莫小书姜艳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伊托必利甲钴胺胃轻瘫

徐萌 周月红 廖尚上 莫小书 姜艳

[摘要] 目的 观察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50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治疗组接受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联合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 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胃脘胀满痛、 嗳气反酸、饮食减少等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治疗组改善症状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显效快,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伊托必利;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2(b)-0033-03

糖尿病胃轻瘫是5~10年以上病程的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有报道[1]胃排空延缓者占59.99%,表现出早饱、嗳气、厌食、上腹胀满、餐后饱胀、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状,主要的特点为胃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以及胃扩张。由于其症状的多样性、不典型性,故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 且疗效不甚满意,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该研究主要是观察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现分析2015年1—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胃轻瘫,并符合以下标准:①近15 d内未接受促胃动力药物;②年龄40~65岁;③排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以及严重肝肾损害;④排除消化道肿瘤、消化道梗阻以及脏器器质性病变;⑤排除影响胃动力的其他疾病,如食道炎、胃及十二指肠炎及结缔组织病变;⑥伊托必利、甲钴胺针过敏者;⑦不能配合本研究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2.1岁,病程 5~15年,平均病程(8.4±5.1)年,血糖水平(8.7±3.5)mmol/L;治疗组男性 10例,女性25例,年龄46~64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 5~ 16年,平均病程(9.8±4.6)年。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1周均停用抑酸和胃动力的药物, 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治疗组:予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进行治疗:以同身寸取穴法,取患者外膝眼下3寸,于胫骨前外一横指处为足三里穴,局部碘伏常规消毒,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注射器抽取甲钴胺液500 μg,以2.5 mL号针头垂直刺入该穴位0.15寸,上下提插,不捻转,待得气感后(患者有酸麻胀等感觉)注射药液,快速拔出针头,无菌棉签按压注射部位1 min,每日左右交替穴位注射。盐酸伊托必利口服,50 mg/次,3次/d, 餐前服用。对照组:盐酸伊托必利 片口服,50 mg/次,3次/ d,餐前服用。10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随访 6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中医临床症状( 治疗前后及随访 6个月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包括胃脘或脘腹胀满 、 胃脘痛、 嗳气反酸、 饮食减少等9个主要症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分5级进行评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

总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2012年版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中医临床症状、 体征完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复发:1个月后随访患者,如果出现包括胃脘或脘腹胀满、胃脘痛、嗳气反酸、饮食减少等9个主要症状,则提示复发。总有效率= 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率和复发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比较两组改善症状所需时间,治疗组(8.31±2.15)d,对照组(10.69±3.0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组有1例患者诉足三里针刺引起下肢胀痛,尚能耐受;余所有患者均无皮肤过敏反应、胃肠反应、发热、休克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胃肠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常见的原因[2-3],大约有60%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胃排空障碍。从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症状表现,属中医 “呕吐”、“痞满”等范畴,其主要病机在于消渴日久,气阴不足,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滞窒运化,中焦气机升降逆乱。目前,伊托必利是临床治中常用的促胃动力药物,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酶活性和阻断多巴胺-2受体两方面的作用,促进乙酰胆碱酶释放并抑制其降解,从而到促进胃和十二指肠动力。伊托必利作用于胃肠道,不容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口服后 30 min血药浓度即达到高峰,该药物是经过肝脏黄素单氧合酶的途径代谢,很少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临床安全性高。但是临床中仍然有一部分患者单用伊托必利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症状。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阳明多气多血,胃与脾相表里,故有健脾胃,调中化湿,通调经络气血之功能。现代研究表明[4-5],针刺足三里能够提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显著调节胃粘膜血流、胃肠分泌和运动功能,对胃肠道的生理活动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胃弛缓时可以使其收缩增强,胃紧张时可以变为弛缓,从而达到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目的。甲钴胺是内源性的辅酶B12,外源性给药可顺利渗入神经细胞内,促进核酸、蛋白、脂质的合成,加快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不良反应较少。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少量的药液对穴位有长时间的渗透刺激和缓释治疗作用,药效可经足三里穴位走行于足阳明胃经,脾胃相兼,标本同治,疗效确切,且安全无不良反应。该文结果显示,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伊托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优于单用伊托必利,能够明显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且该法操作简单安全,适合推广。

[参考文献]

[1] Cherian D,Parkman HP.Nausea and vomiting in diabetic and IdioPathic gastroPa resis[J].Neurogastroenteml Motil,2012, 24(3):217-222,e103.

[2] Faussone-Pellegrini MS, Grover M,Pasricha PJ, et a1.Ultrastruc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diabetic and idioPathic gastroParesis[J].J Cell Mol Me,2012,16(7):1573-1581.

[3] Pasricha PJ, Pehlivanov ND, Gomez G, et a1.Changes in the gastric enteric nerv ous system and muscle:a case rePort on two Patients with diabetic gastroParesis[J].BMC Gastroenteml, 2008,8:21.

[4] 苏薇薇,范尚廉,郭荣斌,等.针刺对血浆胃肠激素和胃分泌机能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1898,9(3).

[5] 孙大勇,黄裕新.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13):192-194.

[6] 谢宝强,周青美.甲钴胺与法舒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49.

(收稿日期:2015-11-10)

猜你喜欢
伊托必利甲钴胺胃轻瘫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奥美拉唑、伊托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
伊托必利联合复方聚乙二醇在老年便秘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观察
伊托必利在便秘患者结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
邱保国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